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四品│陳楚明詩書畫

二十四品│陳楚明詩書畫

▲特別推薦:點開二維碼掃描,欣賞3D版《端居集》

題記:本來要寫一些關於設計的心得的,但這期是楚明兄的集子,他是行家,我就不班門弄斧了。然後為了爭取到「原創」,就說一些我所了解的楚明兄吧。

▲陳墨是金(2016年8月·鄭州)

楚明兄是我所見過最努力和認真學習的人。

與楚明兄相識,是在10年前我剛入中楹的時候。

剛開始有書畫版塊,我被放到那裡當版主,其實版主也就是發發帖回回帖什麼的。我記得楚明兄當時就開始用「吳鉤」這個ID,一直到現在。他當時就已經是那裡的版主了。最開始他開了個帖子,叫《吳鉤欠削集》。我當時二十七八歲,血氣方剛的年紀,當時看到這個帖子,第一感覺就是:這人得有多欠扁欠揍,才起這麼個倒霉帖子名字啊。點進去一看,被震撼到了——清雋勁道的鐘繇式小楷,十分虔誠地寫著經書,一筆一划都不捨得放鬆。我當時就很崇拜,通過回帖和信息,一來二往,就慢慢熟悉了。

後來,楚明兄逐漸涉獵多家,諸體兼能,或草書豪放,或小楷勁健,或隸書沉著,或篆書疏野,或行書飄逸,或布局縝密,或揮灑自然……從最開始只寫鍾繇一路小楷,到今天的揮灑自如,手到擒來。可見他這麼多年,在學習方面的認真和努力。

再後來,我們又都被轉到中楹詩詞版當版主。

楚明兄開始多寫律詩絕句,倚聲多作小令,其作品篇幅偏於小巧,風格也嫌單一。但近幾年由於詩書雙修的發展需要(楚明兄有一個小團體叫「雙楫七子」,「雙楫」即要求詩書並進;另外,參加各地展覽,要書寫自作詩文,律詩絕句顯然是不夠用的),他開始浸淫在古人的長調古風裡而厚積薄發,如《水調歌頭》《滿江紅》《沁園春》《高陽台》,還有五古、七古、歌行等,韻味和氣勢都出來了,加上他深厚國學功底的滋養,作品已愈發格調高古,氣脈的綰合流動,又彰顯出筆墨的形容和境界:或雄渾,或典雅,或悲慨,或含蓄,或曠達,使觀者得以共鳴。

直到現在,每次拜讀楚明兄的作品,都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光是他字裡行間的那種真氣,還有多年來筆耕不輟所滲透出來的辛勤汗水。

已經記不起楚明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畫畫了,反正他這麼努力的,忽然學什麼或者忽然會什麼,也都不奇怪了。

我不懂畫,但從感官上了解到,楚明兄的畫多以山水靜物為主,其筆下可見梅花之委曲,春樹之纖穠,春山之綺麗,秋景之沖淡,野渡之洗鍊,疏林之清奇,木棉之超詣,壽桃之實境,古松之精神……從他所展示給我們的畫面來看,是格調高雅的,是賞心悅目的,是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的,因為,我們所嚮往的美麗、美觀和美好,在楚明兄的筆下都能感受到。這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啊。

我忽然想到,10年前楚明兄沒有發表他的畫,我覺得並不是他當時不懂畫、不會畫,而是他在有計劃地走自己的路。但凡有計劃的人,都是認真的人,都是努力的人,所以這樣的人,得到成功眷顧的比例會高很多——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因為我至今尚未成功,所以我一直在向楚明兄學習,學他的認真和努力。

認識楚明兄這麼多年了,還沒有一次機會好好說說話,喝喝酒(兩年前在鄭州匆匆見一面,不過半小時就各自趕路去了),我心裡真是覺得不痛快。

說到這裡,我想到金銳兄之前和我說過一個事(這人最近徹底淪為段子手了,他所說的事的真實性尚未查證),應該是在我還沒認識楚明兄之前。他說,有一次他們扯閑篇,當聽到楚明兄說「我認識莫非」的時候,他很詫異,就問:

「你認識莫非?寫書法的那個?」

「是啊。」

「而且還寫詩?」

「對啊!」

金銳兄以為楚明兄當時所認識的「莫非」就是我,其實不然,廣州還有一個「莫非」,而且據說也是真名。就這個事,我後來和楚明兄聊天時說過,以後我到廣州,想見見這位「莫非」仁兄,楚明兄就兩個字——必須的!

直到現在,我還在為這個約定努力和認真著,我想,楚明兄一定也是。畢竟,他是一個一如既往努力和認真的人,更是一個不遺餘力努力和認真的人。

▲廣告:想出書,聯繫我。2018年起,啥時候都行。莫非 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莫非楹聯 的精彩文章:

聯墨│書法那些事

TAG:莫非楹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