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郭潤文:我們選擇模特的標準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漂亮,而是符合審美品味

郭潤文:我們選擇模特的標準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漂亮,而是符合審美品味

那些年我們畫過很多不同職業的模特,畫過空姐,畫過人民大會堂的服務員,畫過演員、銀行的職員等。我們對模特的選擇標準,並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漂亮,而是要符合或接近我們的審美品味。

寫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同兒時的情節,回到最初的原點,每一年的「二月寫生」如同自己又回到原點。

雖然,我們的寫生活動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文化現象,但於我們心中,我們依舊只是做著我們喜歡而願意去做的事情,這就夠了。

我們可以把這種很特殊的一個群體現象當成藝術事件來傳播,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活動也可以傳播,當然不是一次,它是20年,等於是20次,這樣就有價值了,在全國沒有過這種情況,它很接近於西方美術史上的印象派、巴比松畫派那種形態,它們都是自發的群體活動,最後被美術史認定為一個學派、一個流派。

2018年3月最新寫生

最初,我們對服飾也沒有過多要求,你穿什麼來,我們就畫什麼著裝,慢慢挑剔起來,才逐漸形成了現在成熟的想法,對模特、服飾等有了我們自己的要求——郭潤文

擺模特一直是郭潤文的工作 每次幾乎都是一上午的時間在擺模特

郭潤文寫生現場

郭潤文寫生作品

局部

郭潤文寫生現場

郭潤文寫生作品(未完成)

局部

局部

局部

郭潤文寫生現場

郭潤文寫生作品(未完成)

郭潤文寫生現場

郭潤文寫生現場

郭潤文寫生現場

郭潤文寫生作品

郭潤文寫生作品

局部

局部

第七位模特 很紅火

模特擺好姿勢後先拍照片 找好畫的角度

郭潤文寫生現場

郭潤文寫生作品

局部

局部

郭潤文寫生現場

2018郭潤文寫生作品

《黑眼睛》布面油畫 63cm×49cm 2017年

小青63cm×49cm2017年

窗外80cm×50cm2017年

寫生二十年隨便

對於模特形象的描繪,也是一個變化、學習的過程。前十年基本是針對模特本人的氣質進行表述,她是一個什麼類型的人,是學生或者職員,她的穿著肯定符合本身的職業要求,後十年就有了比較嚴格的要求,帶有了一定的主題性。寫生既要再現,更要表現,表現不是從你落筆的一刻起,而是從你擺模特的那一刻就已開始。每一次對於模特動作、服飾或配景的思考,都考驗著畫家的審美情趣。有的畫家喜歡描繪本質的形象,我更喜歡將模特形象進行改造,通過動態、服裝、髮式與配景等,以期達成或接近心中理想的標準。

藝術歷程

父親喜歡畫畫的基因遺傳給了我

郭潤文:其實我學畫畫是出於一個非常偶然的狀態,應該這樣說,小時候朦朧中對繪畫的意思是有的,這可能是跟我父親的遺傳也有關係,因為我父親雖然是個外科醫生,但是他年輕的時候是曾經想學想考美院的,他的願望就是想考取西湖美專,就是現在的中國美院。他的一個非常要好的鄰居,一個小夥伴就考取了這個學校,後來成了我們中國著名的一個藝術家,叫連逸卿。我父親在家族裡面是最小的一個,他的兄弟姐妹一母所生的有十二個,他是最小的一個。我祖父這一輩人是一個相當傳統的商人,他們就認為學畫畫肯定是屬於那種有錢人家裡的公子哥玩的把戲,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事情,就是把他給制止了,不同意我父親考西湖美專。

母親怕我被「下放」不讓我讀書了

我真正學畫畫實際上是從我跟我母親下放到湖北的農村,在金門,是叫五七幹校,在五七幹校裡面我還很小,才十四五歲,就在農村讀書,過了兩年十七歲了,才又從農村返回到武漢,回到武漢我家裡,我母親就堅決不讓我讀書了,因為如果我要說再讀書的話,就跟我哥哥、姐姐他們一樣,會再一次下放到農村裡。

做搬磚頭的苦悶「社會青年」

郭潤文:由於我父親的問題,家庭出身不好,哥哥姐姐他們都還在農村裡面待著,那我還接著再讀一年,其實我在農村已經讀到高中一年級了,我再接著讀下去的話,一年以後我又下放了,她就堅決不讓我讀,當時我心裡還挺想不開的,中學,我同學、夥伴都在讀書,我突然間就輟學了,內心裡那種心情可想而知。而且不讀書你還得自己去養活自己,你也不能吃閑飯,就給我找了一個事情做,做什麼事呢?就是做那個基建工程隊修房子的那種,我們當時叫副工,就是幫那些泥水工抬磚、和水泥,就這些事情,勞動強度挺大的,而且挺孤獨的,做副工的人當時都是年紀很大的人,幾乎沒有年輕人的,年輕人不做這個事情,那時候該下放的都下放了,該讀書的還在讀書,剩下的叫社會青年,我那時候就叫做社會青年。

孤獨促成了藝術對我的一種吸引

郭潤文:老人們還欺負我,那時候我才十七歲嘛,所以我其實就一個人很孤獨,就因為很孤獨,所以說我禮拜天一到休息時間也沒事兒做了,就到街上去瞎逛,偶然有一天在我們武漢市的市中心,突然看到一個很大的櫥窗,可以看到裡頭的那些畫工們正在畫畫,其實是臨摹一些古畫,畫孔雀、畫山水。我突然就覺得,哎呀,這種工作簡直是太美好的一件事情了,在外面張望著,就覺得想做這種事情,內心裡絕對是一種愉悅的,是吧,你看的都是那種栩栩如生的那些鳥啊、動物啊,能夠在他們手裡一點一點呈現出來,那是件很美好的事情,突然間就強烈的對那種繪畫產生了一種興趣,突然間的,可能就是孤獨促成了藝術對我的一種吸引。

鄰居工程師是我的繪畫啟蒙老師

我們家當時住了一個筒子樓,就是中間有一條走廊,兩邊是房子,每家每戶就是把爐子都放在門口,走廊裡面,走廊其實剛好一個人可以過,然後走廊邊搞個木板,就作為切菜的地方,然後爐子在旁邊,炒菜就在旁邊炒,其實每天一到炒菜、做飯的時候,整個樓房煙霧滾滾,每個人都在那裡忙自己的,但是大家都可以聊天,那個時候的人其實挺壓抑的,人們之間不來往,只有在這個炒菜的時候還算有點來往,可以很含蓄的聊聊時事,東家長西家短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住在我對面的一家人,女的是一個護士,男的是一個建築工程師。他建築工程師讀大學的時候學過畫畫,並且他對繪畫還非常熱愛,除了上班以外他也畫一畫。

在工廠請病假 出去畫畫

那麼就這樣,我走上了繪畫道路,一直到在工廠裡面辦黑板報,有點一技之長了,也不好好工作了,整天就是開病假出去畫畫,一群小夥伴一起畫風景、畫人物、畫石膏像,天天圍繞這個生活,很迷戀,非常的迷戀,就這樣走入繪畫的領域裡。最後1977年高考來了,但是家庭出身問題,1977年還留著尾巴,我父親那時候還沒有平反。我父親那就是醫院外科主任,文革一來就抓到牢里去了,一直坐到1975年,十年,整整十年時間。但是好在1980年也徹底平反,恢復工資、恢復職位。當然他也已經老了。

寫實繪畫的技法和語言很重要 但精神領域更重要

實際上我覺得寫實油畫最需要我們去研究的,一個是技術就不用說了,如果你要站在寫實的角度,你必須要學習它的技術和語言,這是必要的,但是更加難的事情還是一種精神領域的東西,就是說這個寫實繪畫畫出來,哪怕就畫一個人,這個人所呈現出來的東西跟別人就不一樣,這是第一點,跟照片也不一樣,跟我們通常利用照相機這種現代工具表達出來的,包括電影都不一樣,它就是獨立的震撼人心的一張繪畫,這點是非常難的。

對我有影響的藝術家 都藏在我的書架里

其實對我比較有影響的藝術家,還是西方十九世紀以前的藝術家,以及現當代個別的藝術家有影響,這些藝術家不光是寫實,包括他一些抽象的,或者甚至是帶有很強烈的表現意識的,比如說塔皮埃斯、基輔這些藝術家,他們都並不寫實,但是對我影響都挺大。

引進西方藝術家來中國教學

我覺得西方大師他們有個很好的脈絡,義大利畢竟是我們西方美術文藝復興的一個發源地,它有非常濃郁的油畫脈絡的傳習,我們請他們最高學府羅馬美院的教授來上課,他肯定會帶來這些東西,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也不能講克勞蒂他是西方最好的藝術家,但是他肯定有他最優秀的品質,這種品質往往跟中國藝術家的品質是完全不一樣的,他更地道,更純粹一些,我就看上了他這種最地道、最純粹的東西,讓學生感覺到我們這種繪畫裡頭不摻雜別的什麼東西,而是純粹的繪畫藝術,這一點是克勞蒂最重要的一個層次,還不僅僅是我教你一招一式怎麼畫,而是一種他的品質,影響我們的學生。

拍賣市場崩盤期 往往寫實繪畫能救市

實際上是這樣的,架上繪畫在拍賣市場上,這個領域裡頭,這麼多年來,不能講架上寫實,傳統繪畫少了,而是當代藝術,你剛才講就是它比較多,多的原因是因為有幾個人有了很好的成績,比如張小剛、周春芽,岳敏君、劉偉這些,你算算,我數了一下,迅速的數了一下,大概不超過十個人,這十個人是在每一場不同的拍賣過程中,都是佼佼者,他的每張作品都成為風頭,這樣無形中就影響了,給人產生一種感覺,就好像當代藝術這一塊振興起來了。

作品欣賞

持花籃的女孩 80x50cm 2012

持花籃的女孩 局部

物語 75x150cm 2007年

物語 局部

出生地 120x205 2003年

長夜 2014年

長夜 局部

本命年 135x120cm 2003

黑色的海 50x80 2014年

後台 160x170 2010年

郭潤文作品

郭潤文-戰士-180×110-布面油畫-2010

他說:「我之所以畫畫,是因為很孤獨,孤獨使我畫畫,並將伴隨我一輩子。我是個精神上很自我的人,善於冥想,喜歡回憶,對外界事物十分關注,但又因生性內向不好參與,卻深信如能終生在一個能觸及自己靈魂的領域裡干點名堂出來。」

郭潤文-阿杏-150×75-布面油畫-2011

郭潤文-巴渤先生-61×46-布面油畫-2010

我的繪畫作品追求的藝術秉性就是一定要畫出我所感動的東西。這是一種外在事物或社會生存環境使我產生的感動,我想要把這種感動表現出來,這是我追尋的。我的繪畫所要表現的感動建立在一種慢熱的狀態中,而不是突發性的,不像一件驚心動魄的事情,一個突發事件,令人十分的震動、驚訝。我不是從這個角度,我需要的是一種慢熱的、人文的感動,這種人文的感動是什麼?是一種細嚼慢咽所體會的精神品質,它使我產生一種依依不捨的眷戀情緒,我要將這種情緒在我的畫面中表現出來,這是我所追求的。在我的畫面中看不到驚心動魄的場面,看不到突發性事件的影響,我的繪畫是來自精神含意層面的,人物的表情、手勢、服飾、環境、氣氛所透露出的一種舒緩的感染力。

「細細的咀嚼,細細的品讀才能夠體驗到的。但有一個原則,就是我的繪畫第一眼的視覺感受一定要吸引人,雖然是傳統繪畫,但是很強烈,在展館中會很迅速地捕捉到,吸引人們走向作品前駐足欣賞,細細品讀。」

郭潤文-婷婷-60×50cm-布面油畫-2006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最主要表達的是油畫本體語言,比如那一時期的西藏風情系列,這是一個掌握傳統繪畫技術和積累的過程,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後,我感受著當代藝術多元化發展的節奏,接收著不同的藝術樣式和訊息,同時,我的技術已經能夠讓我自如反映當代社會和我內心的想法,於是,我的繪畫產生了觀念性,表達對於時間、空間錯位的思考,抒發內心的懷舊情結,突出具有時間滄桑感的印痕;進入21世紀之後,我的繪畫越來越單純化,我希望通過一個簡單的人物形象與環境,直接表達人物的特徵與精神世界,直到現在,我感覺我的繪畫越來越簡潔、概括。」

郭潤文是利用這些圖示追求一種神秘氣息,他們離我們視乎很近又似乎很遠。人物形象往往難以捉摸,有著寬廣的彈性空間。

郭潤文-戴眼鏡的女孩-布上油畫-35×25-2005

郭潤文-地平線

郭潤文-孤獨-150×75-布面油畫-2006

郭潤文-肖像-布上油畫-52×43-1998

郭潤文-穿紅衣的女孩-55.5×45-布面油畫

郭潤文-大家閨秀-180×115-布面油畫-2006

郭潤文為了捕捉一種神秘氣息,往往把不同時間的物體進行組合,跨越時空,在矛盾中尋求統一,達到藝術效果。《大家閨秀》畫了兩個優雅的女孩。女孩的精神面貌是現代的,但是畫中的道具、服飾分明是以前的。他在一次談話中說出了自己對《大家閨秀》神秘氣息的捕捉,他說:「大家絕對不會覺得我僅僅表現一個女孩的肖像,人們會反思:這種人物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出現過,或者根本就沒有,難道在三四十年代就沒有嗎?它裡面存在著人們所需要懷念的氣息在裡頭,是過去女孩那種美麗、純真、智慧的綜合。這是過去人們對大家閨秀的一個標準,因為她們受到的家庭教育非常好,所處的社會環境也符合造就這種大家閨秀的條件。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東西。」

郭潤文-老人-35×40-2004

郭潤文-演員-61×46-布面油畫-2010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沉浮的過程,要經歷起起伏伏。我的成長歲月可謂顛沛流離,複雜而坎坷,因為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當我成人之後,生活進入平穩的狀態並一直到現在,這也是我之所以有著懷舊情結的原因。從不安到歸於平靜,在生活中,我便更能細緻地體會我身邊的點點滴滴,回憶我曾經經歷過的往事,這也造就了我特殊的繪畫心境——既有回憶所帶來的激情和悸動,也有直面現實產生的冷靜與冥想狀態,我在繪畫中不斷思索不同心境在畫面上的融合方式,因此繪畫對我而言,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一個矛盾的掙扎過程。」

郭潤文-正月十五-80×50-布面油畫-2009

郭潤文-聆聽-150×75-布面油畫-2009

郭潤文-舒緩的樂章-60×40-布面油畫-2010

郭潤文-物語-150×75-布面油畫-2007

郭潤文-姿態-150×75-布面油畫-2003

郭潤文-本命年-135×120-布面油畫-2003

郭潤文-排練-168×105-布面油畫-2008

郭潤文-守望-155×235-布面油畫-2009

郭潤文-出生地-120×205-2004-第十屆全國美展評委作品

19郭潤文-端坐-130×50-布面油畫-2006

寫實繪畫很難,需要一輩子去琢磨!」郭潤文目光淡定深遠。

名 ·畫記MINGHUAJI

名畫記微信公眾號與您分享優秀藝術家作品、最新展覽、活動等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畫記 的精彩文章:

皮肉之下的靈魂——弗洛依德經典素描作品
相由心生,心隨相轉——李寅虎國畫作品欣賞

TAG:名畫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