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服務普及的關鍵入口?:亞馬遜 Alexa 的橫空出世

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服務普及的關鍵入口?:亞馬遜 Alexa 的橫空出世

作者:林祐祺 來源:makerpro

2014 年 11 月的時候,亞馬遜跌跌撞撞地推出了一款奇特的 WiFi 音箱,定價美金 199 元。當時主要的假想對手是同樣價格的主流品牌 Sonos Play 1,這是智能音箱第一次與世人見面,雖然還不太聰明,但由於遠場語音控制的娛樂性與新奇性高,因此Echo 的第一仗就這麼打贏了。

亞馬遜 Echo 的崛起與定價策略,正是釘死當時 Sonos 這類高檔 WiFi 音箱的入門款,從AI人工智慧繞個彎,打擊當時 WiFi 音箱的幾個領導品牌。

亞馬遜當年的關鍵決定

當時的亞馬遜做對了現在看起來還是挺關鍵的幾件事情:

第一個,引進當時的主流音樂平台 Pandora,這對於需要串流音樂加持的智能音箱銷路大開,也奠定了串流音樂在智能音箱上的使用者情境佔比始終最高的地位。

再來,就是支持當時也是目前第一的第三方獨立規則引擎 IFTTT,讓 Echo 能一下子連接到 Google 與 Evernote 這些受人歡迎的數字服務,大幅增加了智能音箱的吸引力,亞馬遜陸續也開發針對智能家居產品的 Smart Home Skill APIs,這是重要關鍵點。

amazon.com?—?Alexa Smart Home Skill

從小米的小愛AI音箱的例子來看,當年小愛AI音箱一推出就這麼的火,一大半的原因在於小米生態鏈的智慧家電,已經有如螞蟻雄兵般進入了老百姓的家中,小愛音箱作為一個提升生活便利性的語音人機介面裝置,在上市的第一天,就有接不完的智能家居裝置與智能家電。在數字內容與在線線下服務多數雷同的今日,小米的物聯網平台反而成為了一個超越 BAT 這類互聯網平台的重要關鍵。

amazon.com?—?Alexa Smart Home Devices (Lighting)

回頭看Alexa,最後亞馬遜還開放了軟硬體的開發平台,不論是硬體的 AVS (Alexa Voice Service),或者是基於 AWS Lambda Skill Adapter 的技能開發平台,走向開放的 Amazon Alexa 最後證明了唯有大開大闔的開放態度,才是物聯網平台的致勝關鍵。

串起物聯網的生態鏈

目前看來,亞馬遜 Alexa 在智能音箱平台的領先幅度依然巨大,除了剛開始的時候敘述的那幾件重要的事,把生態鏈的斷鏈點補齊後,開始全力衝刺,差距一開始就拉大,還有以下幾個綜合因素:

1. 家庭場域適合語音介面

亞馬遜除了最早將人工智慧帶入智能家居領域,還在語音交互這邊做了一個很棒的產品規劃經典之作,PM們要好好的學起來啊! 在過去不是沒有語音交互,競爭對手 Apple Siri 與 Google Now 都曾經在手持裝置上推出近場語音交互方式,但都不太成功,原因主要有三點:

對於手機來說,文字類型的輸入法沿用已久,語音輸入要與文字輸入爭取用戶使用時間,相當的吃力,Echo 智能音箱直接強迫用戶只能用語音輸入,大大地增加了語音輸入成功的機會。

遠場才需要語音控制,因為人類很懶不想起身,但是手機就在身邊,何須在近場使用語音輸入,豈非多此一舉?

手機使用情境與語音輸入的矛盾很大,手機是以個人為單位,多數在處理有隱私的事情,且有一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公眾區域,語音輸入沒有隱私,如何能在手機普及?

相反的亞馬遜把音箱定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產品,放在廚房或者客廳供一家人使用,在這種情境一般都不會有隱私的疑慮,講的都是家庭對話,符合語音輸入的情境,因此,才能在家庭使用的場合脫穎而出。

Amazon Lab126 曾經開發出多種產品,包括Kindle、Fire Phone、Alexa Echo

2. 硬體補貼主打生態系開放平台

這在過去的時代並不多見,亞馬遜即使在打得壯烈的 Fire Phone 都沒有投入這麼大的硬體補貼來推廣,原因是智能音箱的產業公式是:

智能音箱生態系 = 智能家居/家電 (物聯網) + 數字內容 + O2O服務 + 購物

智能音箱的戰爭是檢驗各大互聯網公司綜合實力的場域,除了作為基礎的人工智慧之外,圍繞的生態系服務的豐富度與深度,同樣對於用戶體驗也是至關重要。而亞馬遜推出的 Alexa Skill 技能開放平台,已經成為智能音箱接入第三方服務的標準形式,成為美中各大競爭者學習的對象。

智能家居智能裝置與智能家電,是智能音箱進入家中最難做的部分,這部分牽扯到智能家居自動化與能源管理,是未來智能音箱 + 智能家居生態系中的決勝關鍵。

數字內容也是一個值得消費者關注的元素,包括在線音樂、有聲書,以及各種有價信息,包括股市分析等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O2O在線線下服務,則是生活上不可或缺一塊,比如送餐、洗衣、打掃等。

購物服務則是最後一塊拼圖,有新零售平台的集團公司,把這部分當作是未來重要的收入來源。

用戶經常使用的 Alexa Skill 技能

3. 云云串接,降低硬體整合風險

Alexa 採用的智能家居平台架構是 Cloud-to-Cloud API 整合,Device Cloud 以下最難做的硬體串接讓 Device Vendor 自行處理,降低了在串接智能家居裝置與 Home Gateway 的風險。這也是讓 Alexa 生態系能夠快速茁壯的關鍵。

4.亞馬遜本身在電商的實力

目前物聯網產品在消費端的通路主要還是在在線電商,智能音箱 Echo 系列在 2017 年「黑色星期五到網路星期一」的四天之間,狂銷了近 1,000 萬組,是 amazon.com 的最熱銷商品。

而在語音購物(Voice-based E-Commerce)的部分,除了 Echo 音箱系列,事實上亞馬遜也陸續推出過 Dash Button 與 Dash Wand,Dash Button 與快消品牌合作,用戶可以直接按壓貼在洗衣機上的 Dash Button 購買合作品牌洗衣粉,Dash Wand 則是一個 Alexa-enabled 條形碼掃描儀,內置 Alexa 語音助手,按壓機身上的按鈕後可與 Alexa 語音助理對話,而當用戶掃描了日常物品比如面紙、洗衣精這類常需要補充的日常用品條形碼時,將自動將其添加到 amazon.com 的購物車中。

總結:亞馬遜 Alexa 開放平台重新定義了智能家居的服務方式與範疇

亞馬遜 Alexa 智能家居平台 + Echo 系列的智能音箱,從 2014 年底上市至今接近三年,銷售數量在短短三年從 2015 全年的三百萬台成長十倍到 2017 全年銷量近三千多萬台,對於智能家居的推廣幫助良多。

總結

過往的智能家居專註在家庭安全的層面,攝影機加上無數的偵測器與控制器,專註在滿足馬斯洛五層需求中較底層的安全需求,頂多再加上一些家庭自動化的裝置,不算是可以走進千家萬戶的消費端產品,也因此智能家居產業多年來找不到一個可以打入家中的入口,包括了PC、手機、智能電視、智能路由器等都沒有成功。

而亞馬遜藉由實現遠場語音交互技術與人工智慧在 WiFi 音箱之上,搭配了文章中所陳述的發展策略打入家庭之中,也帶動了智能家居周邊商品銷售,並且把智能家居的範疇擴大到與家庭相關的所有智能裝置、在線線下服務、數字內容、購物等範疇。

相信只要能夠使人類生活更便利的服務越多,交互產生的價值越大,智能家居進入主流市場的時間並不會太久。

然而,雖然語音助理確實是人類喜歡的溝通方式,但是沒有適合的用戶情境,用戶還是很難買單,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還會陸續探討用戶場景這個重要因素,以及智能家居市場的困境與發展策略。

關於我們:網站內容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之家網 的精彩文章:

智能手機最大革命:車聯網來了!
物聯網項目五個至關重要的安全問題

TAG:物聯之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