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別急著質疑戰斧老了沒有戰鬥力,美帝空襲仍然最信賴它

先別急著質疑戰斧老了沒有戰鬥力,美帝空襲仍然最信賴它

4月13日,美英法三國借口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再次對敘發動空襲,利用水面艦艇、潛艇、飛機平台發射了包括「戰斧」巡航導彈、AGM-158B「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彈藥」(JASSAM-ER)、Missile de Croisière Naval(海軍巡航導彈)、「風暴陰影」防區外導彈在內的上百枚導彈,攻擊了敘利亞境內所謂化學武器研究機構和儲藏點。期間英國的「機敏」號攻擊核潛艇被俄海軍圍追堵截而未能進入發射陣位,成為聯軍中唯一沒能參加空襲行動的平台。

美國蒙特雷號導彈巡洋艦發射巡航導彈打擊敘利亞目標

在整個空襲行動中,聯軍僅有兩架B-1B轟炸機和一架擔任掩護任務的EA-6B電子戰飛機進入敘利亞領空。此次空襲是標準的利用防區外武器實施外科手術式的精確點穴打擊。為了避免事態失控,駐紮在敘利亞境內的俄羅斯S-300/400防空系統和各型戰機並未參與防空攔截,只有敘利亞的防空部隊使用多種蘇系防空系統實施了攔截。俄羅斯宣傳蘇式防空系統一共成功攔截了71枚導彈,敘利亞則認為成功攔截了13枚,作為攻擊方的美國表示,敘利亞發射的約40枚地空導彈沒有產生任何效果,所有巡航導彈都準確命中了預定目標。

大馬士革東北部拜爾宰地區被炸毀的科學研究中心廢墟,可以看到附帶損傷控制的很完美

國內網友在感嘆「弱國無外交」的同時,一張由敘利亞地面防空導彈部隊發射的山毛櫸M2E防空導彈飛行時留下的尾焰軌跡刷爆了朋友圈。有網友稱這枚山毛櫸M2E防空導彈在黑夜中奮不顧身4次變軌,最終擊落了那枚處於末端機動突防中的「戰斧」巡航導彈。這枚防空彈因此被譽為「全世界最努力的導彈」,奮不顧身地投入到保家衛國當中。擁有高科技、信息化戰爭標籤,也是美軍王牌打擊武器的「戰斧」巡航導彈神話似乎一夜之間破滅了。

事實上,這張圖片是由於拍攝者在拍攝時沒有固定鏡頭,鏡頭抓捕高速飛行的導彈時造成的不連續延遲軌跡,山毛櫸M2E防空導彈並沒有如此幾乎90度的空中變軌能力,就而且美軍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也不具備如此強大的末端機動能力。

這才是敘利亞發射的防空導彈的正常軌跡

那麼,開發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戰斧」巡航導彈是否垂垂老矣,還能勝任當下的戰場嗎?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正處於冷戰高峰期的美蘇兩國為了防止核軍備競賽失控造成不可接受的後果,簽署了限制洲際彈道導彈戰略武器條約,為了彌補由此帶來的力量空白,美蘇都開始發展採用飛航式的遠程導彈。隨後以集成電路、晶元、小型渦扇發動機、新型航空材料為代表的新技術相繼突破,為發展巡航導彈奠定了技術基礎。

戰斧的典型內部結構

1972年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開始研製用於防區外縱深打擊武器,1976年BGM-109「戰斧」首次試飛成功,並於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戰斧」導彈是美軍三軍通用的、全天候多用途亞音速遠程巡航導彈,整個導彈家族主要包括BGM-109A型的海基對陸戰略核導彈、BGM-109B型反艦巡航導彈、BGM-109C常規對陸攻擊導彈(單彈頭)、BGM-109D常規子母彈的對陸攻擊導彈、BGM-109G陸基戰略核導彈等各個型號。發展至今可謂是家族龐大,一般簡單分為搭載核武器戰鬥部的戰略打擊型以及搭載各型不同用途常規戰鬥部的戰術戰斧。

發射出筒的戰斧

1987年美蘇簽署了《中導條約》,美國採用機動發射車發射的陸基型戰術「戰斧」和戰略「戰斧」都被分批次公開拆毀,只剩下艦載、潛射和空射型核常兼備的戰略、戰術「戰斧」導彈。不過美軍在實際戰場上通常是通過轟炸機、水面艦艇、潛艇發射「戰斧」導彈,陸基戰斧的裁撤對於美軍影響並不大。

陸基戰斧發射車

「戰斧」巡航導彈的首秀髮生在服役8年後的1991年海灣戰爭中,首次實戰的「戰斧」當屬聯軍各型號的精確制導彈藥中最耀眼的明星。「沙漠風暴」就是由發射「戰斧」導彈來拉開戰爭序幕,美軍利用驅逐艦、戰列艦、巡洋艦、核潛艇和遠程轟炸機發射了52枚「戰斧」巡航導彈,首先對伊拉克的總統府、國防部大樓、國家電視台、指揮控制機構、雷達站、機場等關鍵目標實施打擊,破壞其指揮控制和防空網路,為後續各型戰術飛機實施空襲提供條件。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夜間發射戰斧

深入敵境實施精確打擊,伊拉克人連聯軍的作戰平台都沒發現,就遭到了重創,這種外科手術般遠程打擊帶給國人深深的震撼。美軍在整個海灣戰爭期間共發射了288枚戰術「戰斧」,發射總數當中的80%都是用於戰爭初期打擊關鍵節點破壞指揮系統和防空系統,導彈命中率達到了80%,讓全世界認識到什麼是「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

「戰斧」導彈採用了省油設計的小型渦扇發動機為動力,射程達到2500公里。為了能在海上發射並準確攻擊伊拉克境內的高價值目標,導彈飛行時採用高精度慣性制導和地形匹配加上PGS全球定位系統修正制導,並且能夠在末端進行地形輪廓匹配識別制導,使得「戰斧」導彈以15到150米的超低空貼地飛行突防,飛躍崇山峻岭和沙漠後準確命中目標。

飛行中的戰斧

為了給「戰斧」導彈提供精確的航線規劃,必須要對預先飛過的地區進行衛星、偵察機等高空平台測量拍照,製作成數字地圖。不過早期的數字地圖精度和解析度都不足以支撐導彈全程自動飛行,必須要在航線上用GPS全球導航系統設置精確的導航點,防止導彈偏航。最後還要對目標進行全景拍照製作地形輪廓圖像,為導彈末端識別和制導提供參照物。

戰斧Block3結構圖

由於每枚導彈的航線都需要全程拍照測量製作數字地圖,任務規劃時間過於長,使得「戰斧」無法攻擊移動目標,只能打擊建築物、機場工事這類固定目標。而且飛行途中無法改變航線,一旦被雷達提前發現,採用亞音速飛行的「戰斧」不比航模靶機難打多少,一般的高射炮都能輕鬆擊落。更重要的是,在到達預定攻擊點爬升高度捕捉識別目標,必須要利用預設的圖像進行末端地形輪廓匹配識,才能精確飛向目標。一旦目標進行合理外形偽裝,導致目標外形輪廓和預先儲存在導彈里的數字圖像不吻合,那麼地形輪廓匹配系統就失去了對目標的識別能力。

科索沃戰爭中被塞爾維亞防空部隊擊落的戰斧殘骸

海灣戰爭時期有20%的「戰斧」導彈沒有命中目標,不是因為繁重耗時的任務規劃中由於導航點、數字地圖失誤造成飛行途中就偏航,就是因為伊拉克軍隊利用了偽裝網等防禦工事改變了目標外形輪廓,使得預先儲存的識別圖像失去了甄別意義導致導彈無法命中目標。而且早期「戰斧」導彈由於結構複雜,零部件多,容易受到不同作戰環境變化而制約,由於又是高精密的導彈,平時維護儲存也相當麻煩,難以做到即戰即用。

戰斧的生產車間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戰斧」導彈也進行了不間斷的改進發展,先後發展出了BlockⅠ、BlockⅡ、BlockⅢ和現在最新的BlockⅣ。BlockⅠ為七八十年代最早的初期型號,BlockⅡ主要更換了更加先進的渦扇發動機和高精密電子元器件,以及末端攻擊彈道由水平改為躍升垂直俯衝。目前使用最多的BlockⅢ對海灣戰爭中存在的精度不高、目標識別能力弱、任務規劃時間長、數字地圖和導航路線編輯繁瑣等缺點進行針對性改進。取消了地形匹配輔助制導系統,增加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GPS模塊,並對地形輪廓匹配系統進行升級。

測試中的戰斧Block IV

「戰斧」早期型號的航線規劃由美國本土的戰區任務規劃中心完成,當時的導彈計算機水平不高,微電子元器件無法做到小型化的同時提升運算能力,只能由基地內的TMPC用巨型計算機完成導彈航線的規劃,然後用軟盤的方式空運到戰區,最後交給作戰單位輸入到導彈計算機內。這樣不但繁瑣費時,還容易編輯過程中出現大量錯誤,更關鍵的容易貽誤戰機。到了BlockⅢ型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改進了戰區任務規劃中心,增加海上任務規劃系統,使得從任務下達到打擊由過去的數天甚至更長時間直接縮短至24小時以內,這對打擊的時效性來說是質的飛躍。

潛射戰斧導彈,注意其助推器

目前最新型的BlockⅣ最大的特點就是依託網路中心戰、增加導彈智能化、採用隱身塗料降低雷達反射面積以及簡化後勤維護、降低生產成本。網路中心戰和智能化的應用使得BlockⅣ能夠在戰區上空盤旋幾個小時進行目標搜索、識別,這個過程既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由數據鏈人工輸入坐標後,導彈自主改變航線去攻擊別的目標。而且,導彈一旦接收到敵方雷達波就會自動規劃航線迴避,躲到雷達掃描的盲區,從而降低了被發現的概率。

戰斧BlockⅣ採用了「鯨形鼻」整流罩,可有效降低正面雷達反射面積

更加令美國國會欣喜的是,第四代「戰斧」由於採用了驚人的以高技術降低成本的方式設計,成功實現了提高技術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使得導彈採購成本控制在了150萬美元以下,這也是如今美軍裝備所有防區外導彈中最便宜的一種智能化、網路化導彈。事實上第四代戰術「戰斧」就是典型的運用高科技手段,在提高武器性能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這也是美國在擁有AGM-158系列聯合防區外導彈之後還繼續生產使用「戰斧」的重要原因。

AGM-158系列無疑是更新潮的防區外打擊武器

和廣大網友通常的認知不同,武器的技術含量越高,生產成本未必會大幅增加。比如一度被認為是天價的F-35戰鬥機,其研製生產過程中也利用先進技術來不斷降低成本的,隨著生產線成熟和規模化,F-35的飛離成本已經從最初的1.5億美元降低到了9600萬美元左右,和三代半的陣風戰機報價不相上下。「戰斧」巡航導彈一直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改進,至今依舊是世界上最先進、最成熟的巡航導彈,甚至可能還是實現網路化和智能化的同時又是最便宜的一種戰術打擊巡航導彈。

戰斧的空炸打擊效果

當然,這個世界上從未有十全十美的武器,四代「戰斧」也不列外,儘管採用了新型材料、更加先進的發動機和燃料,但是為了追求更大的航程實現外科手術式打擊,導彈只能採用亞音速飛航的方式進行長途奔襲,一旦在末端躍升攻擊段被地面防空雷達捕捉到就很容易被攔截。這種情況下只能依靠發射足夠多的數量,採用不同方向、不同航線進入,以增加突防概率。

目前敘利亞政府還未提供戰斧被擊落的確實證據,圖為法國海軍巡航導彈殘骸

AGM-158B導彈的殘骸

除了正在發展的未來超高聲速全球打擊飛行器和高能武器,目前的常規武器還沒有出現突破不了的防空網和攔截不了的防區外導彈。炒作「戰斧」導彈已經落後並嘲笑人家無力再戰、「美軍王牌打擊武器的戰斧神話破滅」等等諸如此類的結論,實在是一件自欺欺人的做法,對潛在的威脅我們理應保持足夠的警惕和客觀的認識。

醒醒,戰斧還老當益壯呢

這裡是嚙花熊的防務觀察,本文系軍事自媒體號「嚙花熊」原創,首發於騰訊企鵝號,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或平台轉載。本熊每天都會為諸君帶來不同的軍事解讀和裝備分析,喜歡就加個關注吧!關注「嚙花熊防務觀察」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軍事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嚙花熊 的精彩文章:

求別再吹「空中三蹦子」了,我們真正急需的是突擊直升機
直20和直8G相繼服役,小塊頭直9可低調進軍特種作戰

TAG:嚙花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