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育兒路上的第一場修行,我送你這套終極修鍊大法

育兒路上的第一場修行,我送你這套終極修鍊大法

文 | 毛頭麻麻

六個月前,寶寶喝奶睡覺,生活是easy模式(別質疑,跟後面相比,你一定會懷念6個月前的嬰兒時光)。大約從6個月起,寶寶的飲食開始逐步向成人靠攏,進入了添加輔食的新階段。吃喝拉撒,吃是頭等大事,這是對你發出的第一個挑戰。相信很多媽媽和我一樣,在添加輔食的初期都會有些迷茫沒有頭緒。輔食到底要怎麼吃,幾點吃,吃幾頓,怎麼平衡和奶的關係?熬了幾個夜,寫了一篇自己的心得。根據毛頭的成長曆程而來。相信這篇文章能回答你所有的疑問。

| 圖片:自主進食的毛頭

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權威組織和育兒專家都建議,所有的嬰兒應該純母乳或者配方奶餵養直到六個月大,最早不早於四個月,最晚不晚於八個月。這個階段不要過於強求孩子必須進食量。鼓勵孩子對飲食產生興趣,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

六個月開始,寶寶出生時體內儲存的鐵基本消耗光,所以這時期應該開始添加含高鐵的食物,如:高鐵米粉、瘦肉類。

媽媽們根據自家寶寶的一些反應來確定添加時間,如寶寶滿足以下大部分條件,就表明寶寶已經做好添加輔食的準備啦。

1.挺舌反應消失,餵食的時候不會把食物頂出來;

2.寶寶對大人吃飯很感興趣,會專註的觀察大人吃飯並嘗試搶大人的飯來吃;

3.只喝奶體重不增長;

4.少許幫助能夠坐起來;

5.能抬頭伸手抓物件;

6.看見勺子知道張嘴,放入嘴裡可以含住勺子。

初次接觸輔食應該如何開始?

1.建議從高鐵的單一米粉開始添加,比如高鐵的大米粉。6個月後寶寶們出生時從母親身體里攝入的鐵含量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尤其是母乳寶寶,普遍缺鐵,所以要通過食物補充來確保足夠的鐵攝入。單一米粉是只含一種米,初次添加米粉,建議從大米米粉開始。單一的米粉比較好消化,不會加重寶寶腸胃負擔。

2.初次嘗試的量在3-5g左右,也就是1-2平勺奶粉勺那麼多,這是並不強調量,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觀察寶寶的狀態及接受情況。

3.米粉添加時間:第一次吃米粉建議在母乳前吃,以免寶寶吃完母乳沒有飢餓感不愛嘗試米粉。每次米粉喂完後,立即用母乳餵養或配方奶奶瓶餵飽孩子,每次進食都要讓寶寶吃飽,使寶寶的進食規律不會形成少量多餐的習慣。我身邊也有一些媽媽在兩頓母乳間喂輔食,這個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接受情況自行斟酌,形成一個固定的習慣就好。

4.開始添加米粉的第一周每天1頓,隨上午那頓奶一起即可,毛頭當時一般在九十點左右,因為吃完有足夠的白天時間可以觀察過敏反應過敏反應包含:嘔吐,腹瀉,濕疹,拒食等)一旦出現過敏要立刻停用,嚴重的話及時就醫。另外會有一些品牌會有低敏米粉適合過敏體質的寶寶。

5. 第一次吃米粉需要觀察3天,無任何特殊反應即可以加入蔬菜泥,觀察過敏反應需要2-3天的時間,所以在加任何一樣新食物都要連續吃2-3天沒有過敏現象的情況下再加入另一種。

輔食怎麼吃、吃多少?

1.輔食添加的順序

添加純米粉兩周後如果寶寶接受良好,可以開始添加蔬菜泥,然後慢慢開始添加蛋黃、肉類(雞肉、魚肉、豬肉、牛肉、羊肉)、魚蝦,我的經驗是白肉消化起來會比紅肉容易,所以可以先從白肉開始。

2.不同時期食物的軟硬程度及大小

添加的性狀要從泥狀食物到塊狀食物,少到多,簡到繁。

寶寶的咀嚼能力有不同,根據自己的寶寶具體情況進行添加即可

3.每天添加輔食次數

4.要注意觀察寶寶便便的情況,根據這個來適當對飲食進行調整,比如便秘了就增加一些粗糧,對哪種食物消化的不好要酌情減量。

5.上班做好輔食計劃表。自己要上班交給老人帶娃的媽媽,不如做一張輔食添加計劃表,把明天或者近三天的食譜寫進去,讓老人參照執行就可以。

輔食的製作

關於添加米粉無過敏現象後應該如何添加菜泥果泥肉泥以及簡單做法:

【蔬菜添加】

1.蔬菜洗凈,用鹽水稍浸泡5分鐘;

2.菜葉放入滾開的水中數秒,焯燙(尤其是菠菜一定要焯燙後在給寶寶食用,這樣可以減少其中的草酸成分)

3.待綠色變成深綠色稍微變軟即可,用研磨碗或者輔食機打成泥,土豆,紅薯,南瓜,胡蘿蔔等根莖類蔬菜先洗凈,去皮,切塊,蒸熟後打碎成泥直接加到米粉中即可。

【水果添加】

蘋果,梨等質地稍硬的可以稍微蒸一下五分鐘就好,也可以直接掛泥。

蔬菜水果類的還是建議現吃現做。肉類魚蝦類可以一次做好一些,冷凍保存,但一般存放不要超過一個月

【肉類添加】

肉類建議從雞胸肉開始添加,因為雞肉是最不容易致敏的,雞胸肉不含脂肪,蛋白質含量比較高。

做法:雞胸肉切小塊,放入水中煮熟,可以加一片姜去腥,冷水下鍋才能煮出血沫,開鍋後撇掉血沫煮20-30分鐘,然後用輔食機打成泥。

豬肉牛肉也參照這個做法,牛肉煮的時間可以適當加長。也可以做成肉鬆,肉鬆更加香,可以提高食慾。

【魚類添加】

選擇刺少的鱈魚、三文魚,新鮮的鱸魚。

做法:加幾片姜或檸檬汁蒸熟,用研磨碗碾碎或輔食機打碎,注意要剔除所有魚刺。

【蛋黃添加】

水煮最好,雞蛋羹也可以。開始時只能將1/4個蛋黃碾碎食用,可以加在粥里或者米粉里,以後逐漸添加2/1到1個。半歲到1歲的寶寶每天不能超過1個蛋黃,不需要天天吃。1歲到2歲的寶寶可以隔天吃整個雞蛋。

輔食的保存

如果可以,現做現吃是最好的,像蔬菜水果這些都好說,現做也不麻煩,肉類就會有點麻煩,做一點也要大費周章,所以很多媽媽都需要上班沒有時間的話,可以把肉類做好,冷凍保存,一個月內食用完畢。肉類中還可以加入各種食材一起打成泥,分成一塊一塊的冷凍,每次吃一塊,很方便營養也全面。

另外煮雞肉排骨牛肉的時候,可以加胡蘿蔔南瓜等一起煮,既可以讓肉有蔬菜的清香。還可以獲得一鍋雜蔬高湯,高湯也冷凍保存,做麵條啊粥啊的時候放兩塊,非常鮮美。

不建議添加的食物!!!

1歲內的寶寶輔食中不加鹽,少糖,少油!

1歲內不吃鮮牛奶,蛋清,帶殼海鮮,大豆,花生等!

1歲內不能食用蜂蜜!

不建議吃乾果,一是乾果高過敏風險,二是容易嗆住引起窒息。如果孩子大一些媽媽想要嘗試食用乾果一定要碾碎餵食,不要讓孩子單獨吃以免出現危險!

關於喝水

在添加輔食後,寶寶的飲食已經從單純的喝奶發生了改變,這時需要為寶寶適當補充水分,否則容易便秘。6個月開始可以嘗試用鴨嘴杯或者吸管杯。白開水好,不建議給寶寶喝任何菜水,會有煮菜後的農藥殘留,果汁也要盡量避免,糖份過高,也不利於培養清淡的口味習慣。

輔食工具的選擇

說到工具,恐怕又是媽媽們最喜歡的買買買環節了,但是千萬不要盲目剁手,因為好多東西實踐下來發現非常雞肋,要理智選擇,後面會有我自己覺得不錯的產品推薦。這個我有單獨一篇博文介紹,大家可以翻一下。

建議必備款的有:

餐椅:不想追著喂飯就必須買,寶寶也需要吃飯的儀式感,坐進去就意味著要開飯。選擇的要點一是安全,不容易翻,二是好清潔。

勺子:一般會選硅膠或者塑料材質,也可以選擇溫感勺子,但我建議不管什麼材質不要太花哨,會分散寶寶注意力,不能專註的吃飯。

碗:根據不同月齡會有不同的選擇,小一點的時候普通塑料碗,不鏽鋼碗都可以,大一點要準備培養自主進食了,可以買吸盤碗或者注水碗,吸盤碗防打翻,注水碗防止吃得慢食物變冷。另外要注意是不是可微波材質。

圍嘴:防水圍嘴即可,最好是上軟下硬那種,不會勒到脖子。到開始自主進食了就要穿反穿罩衣,不然吃一頓飯就要洗一次衣服,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

輔食冷凍盒:肉類、高湯,通通放進去冷凍。一格一格的取出來也很方便,一格正好一次的量。

非必須但我覺得要買的有:

輔食機:蒸打一體,非常方便。寶寶吃的每次也都那麼一點,不想大費周章的還要洗好幾個鍋和碗

輔食剪:寶寶1歲後需要用,到時候可以吃一些碎塊狀的食物,不用輔食機打那麼碎,之間剪成塊塊。

刀具:買了分類案板和陶瓷刀,抗菌好清洗,和大人的區分開,生熟也可以區分開,推薦。

電燉鍋:煮粥非常方便。

戴森吸塵器:雖然看起來和輔食沒啥關係。我一直在培養毛頭自主進食,但是飯後的場面簡直讓我哭到撒手人寰,擦擦洗洗到懷疑人生,尤其是蛋黃這種掃掃不得擦擦不得的怪食物,還有餐椅縫隙里,戴森配合各種吸頭讓清潔變得非常簡單了,才能讓我打掃的時候不那麼暴躁。

個人覺得沒P用的有:

研磨碗:難用,不實用,菜類的肉類的根本碾不碎,軟的水果和魚類倒是可以,但勺子也能達到一樣效果。

咬咬樂:寶寶小的時候控制不好容易擠到哪都是,而且習慣了這種進食方式就很難進行正常的進食訓練。

雙頭勺:一頭刮果泥一頭餵食,沒用,普通的不鏽鋼小勺完全可以,還不便宜。

各種灌裝肉泥:不太適合中國人口味,毛頭吃了一陣米粉後就向粥啊麵條啊過渡了,成品肉泥和這些主食也不太搭,他也不太愛吃。

零食碗:用途很迷,好像就是個袋蓋的普通碗,外出帶零食的話,儲奶袋完全能滿足,而且毛頭不愛吃零食,對我很無用了。

最後特別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話「有的時候,決定孩子幸福感價值感的不是父母的認知,而是他們的態度。」養孩子,最基本的就是要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去對待。靜待花開

??作者:毛頭麻麻,母嬰育兒頭條文章作者,正經MBA,500強人力高管,人生夢想是說相聲。一個被帶娃耽誤的段子手,專註吐槽兒子老公一萬年,在吐槽中與生活鬥智斗勇,積累了無數笑對人生的寶貴經驗。致力於分享有溫度的育兒經驗。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三歲能定八十?真相在這裡
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這5個育兒常識!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