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史小記:秦·暗戰之謀

讀史小記:秦·暗戰之謀

秦武王開啟東進模式後,秦、楚、三晉之間有頻繁而又複雜的外交、軍事交鋒,秦楚關係也處在微妙的轉折期。但是,秦武王不善言辭,在口舌之辯上感到力不從心。

(秦楚地緣關係圖,圖片來自網路)

甘茂外為宿將,內為智囊,也是秦武王的忠實聽眾。秦武王對甘茂傾訴,「楚客來使者多健,與寡人爭辭,寡人數窮焉,為之奈何」。一個「窮」生動描繪了秦武王的窘境,一身力氣使不出來,「軟實力」硬不起來。楚國經過楚宣王、楚威王兩代有為君主的努力,在楚懷王前期,國力達到了鼎盛。「惟楚有才」絕非虛言,楚國人才濟濟,秦國既羨慕,也畏懼。

「最強大腦」甘茂卻認為這都不是事兒,他提出了一個令人腦洞大開的辦法。甘茂建議,秦楚交往要講究謀略。如果楚國使者能言善辯、精明強幹,那麼就設法不讓其達成目標,使之無法完成楚王交辦的任務;如果楚國使者夸夸其談、庸庸碌碌,那麼就好好傾聽他的需求,盡量幫他完成任務,回國好交差。如此這般,楚國的英才會逐漸被邊緣化,楚國的庸才會大出風頭,並得到重用。秦楚的正常交往,演變為不聲不響的「暗戰」,可以讓秦國逐步掌握對於楚國的主動權。

(圖片來自網路)

不管是哪個世紀,人才都是最寶貴的資源,甘茂此計釜底抽薪,獨到老辣。可惜秦武王英年早逝,沒有太多時間實施甘茂的建議,但秦昭襄王似乎依然堅持了「暗戰」計劃,持續疲楚弱楚。宜陽之戰,楚將景翠本是率領楚軍對韓執行戰略支援任務。但為了個人利益最大化,景翠先是按兵不動,宜陽失守後又佯裝攻秦,一槍未發而坐收秦、韓兩國重賄,賺得盆滿缽滿,但是楚國喪失了封堵秦國的良機。在秦國的配合下,景翠的里子、面子都掙足了,後來居然官職楚國令尹。一直主張親齊的屈原,本是一位優秀的戰略架構師,卻總是鬱郁不得志,而他的反對派子蘭、靳尚都成為楚懷王的寵臣。

楚懷王本非庸主,但陷於庸佞之中,再加上後繼者「任性」的楚頃襄王,曾經威震天下的大楚內傷不斷。最終,楚懷王接受了子蘭的建議入秦,準備和秦王吃吃飯,開開會,把事兒給了了,結果再也沒有回到楚國。而楚懷王的愛子兼寵臣子蘭,「坑爹」之後還成為了楚國令尹,想必秦昭襄王在夢中也會笑醒吧。

秦王「窮於辭」,而楚王「窮於勢」,暗戰不斷,此消彼長,秦楚格局逐步發生重大變化,秦之幸,楚之悲。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映青山 的精彩文章:

讀史小記:秦·變法之法
讀史小記:秦·宜陽之戰

TAG:雲水映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