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加菲貓是公還是母,為何連維基百科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加菲貓是公還是母,為何連維基百科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加菲貓的性別是公的還是母的呢?

一直以來,維基百科上面關於加菲貓的性別標的都是「公」。有一天有一個編輯呢,他發現加菲貓的作者曾經在一個訪談上說:「加菲貓,我塑造這個角色,它是一個沒有性別,不分種族,沒有年齡的,大家都喜愛的動漫作品。」於是他就把這個維基百科上加菲貓這個條目里的性別改成了「無」。

但很快另外一個志願者說:「不對,在這部作品裡,其它動物稱呼加菲貓的時候用的都是『he』,所以它是公的。我要把它改回來。」於是,加菲貓又被改成了「公」。又有些人認為說,即使你列了五十條證據證明ta是公的,但是有由加菲貓自己親口說出來的嗎?沒有。所以這個條目又被改成了「無」……

因為在維基百科上,所有人都可以編輯同一個詞條,很多時候會發生大量的衝突。短時間內,這個頁面被改了幾百次,產生了很大的爭議,管理員一看不行,事態控制不住了,只好把這個頁面鎖掉。

再後來加菲貓的作者出來澄清,說加菲貓是公的。那最開始把加菲貓性別改成「無」的這個人就憤憤不平,他覺得你怎麼說話前後矛盾呢?現在加菲貓的維基百科頁面,性別這一行已經被刪掉了,沒有了。

維基百科通過超鏈接的形態,讓知識能統一地以大百科全書的形式展現,像這種用信息技術來生產知識、傳播知識的過程,我們把它叫做知識計算。它讓知識變得可生長,也讓普通人能夠以更加便捷的方式獲取知識。


知識計算拓撲結構的變遷

從早期的論壇,到百科,再到問答等等,知識計算的產品越來越多,它們都是利用不同的拓撲結構組成龐大網路,實現不同信息之間的連通。

BBS的拓撲結構通過版面和話題,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進來,但是因為它容納的東西太多,內容龐雜,這就導致知識分享的效率其實是很低下的。像Quora、知乎這樣的一種形態,它的拓撲結構是利用了社交網路,利用了用戶之間相互關注的關係,而信息流式的APP,用的是又是精準計算的方式……

每一次知識計算技術的飛躍,都伴隨著拓撲結構的一個變化。但我們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剛才舉的加菲貓的例子,只是最小的一個,還有各種各樣更大的衝突,例如身份驗證難題。

程序員霍炬是一個非常高產的有質量的作者,有一次他在微信公眾號上寫了一篇很火的文章,後來被另外一個公眾號給洗稿了。霍炬很較真,他就把對方告到法庭。

在法庭上,對方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說:你怎麼證明原來那一篇文章就是你寫的呢?OK,這是一個問題,對吧?怎麼解決呢?當場找了一台計算機,輸入用戶名密碼,登陸進了微信公眾號後台。法官說,好,這可以證明這是你的。但這是一個非常不嚴謹的證明,對吧?

我們有沒有辦法通過拓撲結構的變化,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2009年,我們獲得了一個新的技術叫區塊鏈,大家可能最近都已經被種種關於區塊鏈的信息轟炸過一輪了。區塊鏈能夠在虛擬世界中間建造起不需要人類參與的信用,並且還能形成一個影響巨大的一個激勵系統。


區塊鏈的拓撲結構是什麼樣的呢?

這是一個簡化的區塊鏈,在這裡面,通過不斷產生「塊」,能夠把所有內容,通過一個固定的時間頻率,比如說10分鐘或者5秒鐘,形成像蛇一樣不斷增長的這麼一個塊。

另外一種結構,這種結構叫DAG,這張圖截的IOTA的項目,叫Tangle(纏結)這樣的一個結構,它叫做有向無環圖,每一個新的交易,都是通過它的上一級交易和它的子交易,一起來共同構成的。

好,這種新的拓撲結構,能不能用在我們前面說的知識計算這件事情上呢?

NO,它不行,為什麼呢?我們現在所有的公有鏈,設計都很成問題。大家知道比特幣全世界所有的節點,只在干一件事情——做了一份統一賬本,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高度冗餘的結構,冗餘到全世界所有節點只干一件事情。

以太坊也是,所有的計算機,幾萬台,最後只完成了一台計算機的功能,而且這台計算機還得照顧網路最差的那一台,所以它天然不可能實現非常高的效率,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公有鏈不能用,太差了。


開源點亮的曙光

但是我們仔細再分析一下,所有的公有區塊鏈,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都是開源的。

開源運動是指程序員把自己寫的代碼向全世界公開,所有人都可以共同使用,這個運動非常深入人心。這位叫Linus Torvalds,他是鼎鼎大名的開源運動的旗手,他是Linux的創始人,他做了一個非常牛的東西叫做Git。

發明Git之前,Linux的所有代碼,都是存儲在一些其它的中心化管理軟體裡面,曾經用過的一個管理軟體叫做BitKeeper,後來因為一些原因,BitKeeper拒絕Linux再使用它的這個技術來存儲代碼。Linus花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在斡旋,最後沒成功。於是Torvalds就想,算了,不如我自己寫一個吧,他花了10天寫出了Git。


Git是怎麼樣的一個拓撲結構呢?

在Git裡面所有的計算機都是平等的,每一台計算機,可能是這個Git庫的主人,也可能是從另外一台計算機裡面,去獲得克隆出來的代碼,但是你克隆到你本地之後,這就跟你的這個主人的代碼,沒有任何區別。

換句話說,所有的這些網路是一個對等結構,它還有另外一個特性:人們可以互相交換自己做過的修改,比如著名的開源軟體phpBB 。

Git的工作方式非常直接,非常輕便,它非常符合人的直覺,效率也非常高,Git出來之後,迅速把以前的所有工具都秒殺了。

那麼Git是不是可以對知識計算進行區塊鏈改造呢?

我們能不能把Git變成一個跟數字貨幣相結合的生產力工具呢?

前面我們說到大家爭著去修改加菲貓的頁面,是因為大家只能看到一個版本的關於加菲貓的信息,但實際上一百個人會看到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目中對於某個事的解釋是不一樣的,你可能需要看到不同人的看法,但是我們現在的維基是做不到的。

有沒有可能把維基本身也像Git這樣分散化,變成對等的網路呢?

我們的問答是不是也是可以這樣呢?

在這樣的一個多中心或者去中心的結構裡面,信息能產生更多的激蕩和交匯,現在公有鏈的這些存證和激勵的理念,可以加入進來,讓知識計算,像一個有節奏律動的生命體一樣,蓬勃生長?

這些問題都是下一代知識計算要解決的問題。

編輯丨漫倩

校對丨其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首秀預告,五星聚首之第一星——陶冶
收藏是抑制人性貪婪的過程,應當遵守這三大原則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