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白雲」遇上古詩詞,竟出了這10個千古名句

當「白雲」遇上古詩詞,竟出了這10個千古名句

白雲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當「白雲」遇上古詩詞,竟出了這10個千古名句。

1、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杜牧《山行》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第二句:「白雲深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裡居民的通道。

2、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雲中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3、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裡,千萬年來只有白雲飄飄悠悠。

詩人崔顥登臨古迹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上黃鶴樓,目睹了這首詩後,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

4、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這兩句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蕩漾,曲折有致。

5、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宋代·寇準《詠華山》

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雲都很低。

寇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當時罕有的神童,據說這首詩是他七歲的時候寫的。當時他的父親大宴賓客,其中一人讓他以華山為題寫一首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了這一首五言絕句。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詩還要快出許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6、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南北朝·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你問我我山中有什麼。那我就告訴你,這個山中只有白雲,我擁有白雲。只有在山中,我才擁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會有好的心情。所以我不會也不可能把它贈送給您。

這是陶弘景隱居之後回答齊高帝蕭道成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

首句即照應題目。齊高帝之問,帶有勸其出山,頗不以棄功名、隱林泉為然。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雲。」話雖簡淡,含義卻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沒有華軒高馬,沒有鐘鳴鼎食,沒有榮華富貴,只有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雲。在迷戀利祿的人看來,「白雲」實在不值什麼;但在詩人心目中卻是一種超塵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雲」的這種價值是名利場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潔、風神飄逸的高士才能領略「白雲」奇韻真趣。 所以詩人說:「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雲青山林泉,可惜我無法讓您理解個中情趣,就像山中白雲悠悠,難以持贈一樣。言詞間頗替齊高帝感到惋惜。——詩人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謝絕出仕之意。 此詩寫得輕淡自然,韻味雋永,歷代傳誦。

7、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願白雲將自己的思念帶給千里萬里之外的友人,願那一輪明月載著我的愁思隨著溪水帶到友人的身邊。

「白雲」「明月」兩句寫思情的綿長悠遠,自己常望著雲和月懷想梁耿。「千里萬里」狀關山之阻隔難越,「前溪後溪」狀自己所處之境地——苕溪有東苕溪與西苕溪之分。放眼能見的只是飄在萬里長空的白雲,而友人在何方呢?白雲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帶給天邊的友人呢?皎潔的月光照著溪流,它也該同樣照著隨流水遠去的友人。

8、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白雲依偎著安靜的沙洲,在緊閉的房門周圍都長滿了春草。

白雲絮絮,繚繞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緣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則「春草閉閑門」,蓬門常閉,碧草當門,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說一路莓苔給人幽靜的印象,那麼這裡的白雲、芳草、靜渚、閑門,則充滿靜穆淡逸的氛圍。渚是「靜」的,白雲、芳草也是靜靜的。門「閑」,不遇之人,來訪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閑」。一切都顯得恬靜自然,和諧默契,不受絲毫紛擾。在自然景物的觀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靜的心緒,來訪不遇的悵然,似乎被這清幽、寧靜的環境,帶有內省參照的「禪意」所沖化,漸趨恬然。

9、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秋水澹澹,白雲、城闕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輕輕地搖動著。白露凝為水珠,明亮亮地綴在草木之上,泛著晶瑩的光點。這兩句是景物的實寫,儘管沒有正面描寫月色的皎潔,卻從側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愛。「搖」滴」二字,以動寫靜,恰好反襯出彼時彼刻萬籟俱寂的特點。

10、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

——李攀龍《送明卿之江西》

作為一個「逐客」,比一般浪跡天涯的遊子有更多的寂寞感和孤獨感。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平日接近的親友都疏遠了。現在獨自乘著西行的船,漂泊異地他鄉,成了天地一孤舟了。詩人對此怎不感嘆,於是發問道:如今有誰同情他,又有誰來送行呢?詩人站在江邊,望著友人的「孤舟」漸行遠。忽然好像發現了什麼,啊,原來那孤帆遠影上空,飄著一朵白雲!多情的白雲啊,您代我相送明卿兄一直到大江的西岸吧!「白雲相送大江西」這句詩,堪稱神來之筆。它是飽含著惜別之情的抒情筆法,又使人想像到當時詩人目送孤舟遠去之景。筆意洒脫,與上句「孤舟逐客」聯繫起來,又傳出一種凄涼之感。

歡迎大家在評論里補充分享含有「白雲」的詩詞名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納蘭容若唯美古詩詞賞析,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這些經典詩詞名句,你都知道出處嗎?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