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遠芳侵古道——由"繪素澡心"畫展想到的一些問題

遠芳侵古道——由"繪素澡心"畫展想到的一些問題

本文大概

1055

讀完共需

4

分鐘

由中國書協主席沈鵬題寫的"繪素澡心"——王小椿中國畫之江陰春曉展在春意正濃的江陰立澄美術館登場。王小椿父親江蘇,母親黑龍江,是南北交融的"產物",所繪則是"宋人丘壑,元人筆墨"。他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居北京宋庄一個有著將近5萬各色自由藝術家的悲欣交集的藝術部落,過著獨立藝術家生活。

前年,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洪武曾專程赴北京宋庄調研,傾聽職業藝術家的所思所處,受到普遍好評。

鄭剛 宋庄風景系列之二

58×78cm 2016年

事實上,開放多元的中國社會,已經有一批"放養"的藝術家蓬勃成長起來,有一部分絲毫不遜色"正統圈養"的優異才俊。這裡無須對王小椿個人做過多宣傳,而是他的古風濃郁,守舊如新,中國文化符號強烈又嵌以個人情感的繪畫帶給畫壇啟迪與意義。

長期以來,中國藝術界一直存在傳統與現代,守舊與創新的衝突與調和。只要不違背,不妨礙藝術自身規律的左右進退,任何作法,任何說法都應該被允許。國畫界的新文人畫,書法界的流行書風,篆刻界的寫意派均不是洪水猛獸,均可以大度看待。

但很奇怪,當那些非常有才華的年輕藝術家真的非常安靜地沉浸中國藝術的傳統寶庫深入挖掘的時候,恰恰又會遭遇許多責難與謾罵,似乎一定要把書畫篆刻引導到"金蛇狂舞"的醜八怪狀態才算佔據高地,才算才華橫溢。

殊不知,中國藝術寶藏固然不缺乏怪力亂神者的經典,可其主流仍然是脈搏古今的和平豐贍氣象,哪怕是漢唐藝術,哪個不正大光明而氣結殷周!在古代,即使是那些偏向粗曠猛浪的藝術,其底子還是交織著不逾矩的經緯線,托起中國藝術萬歲不敗的神話。

趙佶 聽琴圖

絹本設色 147.2cm×51.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佶 梅花綉眼圖

絹本設色 24.5×24.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晉唐書法,宋元繪畫是書畫界津津樂道的永恆話題。"復古"的旗號不惟中國有,義大利文藝復興難道不是借古開今?強調復興之路的當下,中國多少被忽略的"宜子孫永寶"的書畫擷英應該好好繼承光大。

復古入古之路非天才加勤奮有頭腦者不能為也。歷史上真正超一流的書畫大家沒有一人不首先走復古入古之路,並且直到他們的生命終結之前斷不會放棄復古入古的旅程。

臨帖讀帖,臨畫讀畫,摹書寫生,中國書畫始終是形神一體,目擊道存,一旦分離便傷精神體魄。宋元繪畫之所以後世景仰,技巧與哲思兩者的互相生髮是不二高端,"皆筆墨之功,又超筆墨之外",氣韻生動,恍然天成。

今天的學畫者"言必宋元",而一細究,畫壇能有幾人在刻苦鑽研?絕大多數學老師,或學近現代時流,再要麼去尋找"歪門斜道",正本清源做學問的苦行僧式的學習反而遭遇疏遠,徒效浮華,安得精筆妙墨!

中國人喜歡講道,做人要厚道,為藝要重道。博大精深的中國藝術之道需要得道之人守望開道,"道可道,非常道",遠芳侵古道,其藝道之謂乎!

王小椿作品

| 蔡樹農

編輯| 沛然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你想要的2018年各美院校考考題都在這裡
今年是南懷瑾先生誕辰100周年,一場紀念書法展在蘇州舉行

TAG: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