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十三種裝飾藝術,每一種都美到炸!

紫砂壺十三種裝飾藝術,每一種都美到炸!

紫砂壺有千種化身,萬般變化,每種壺型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但這並不是紫砂壺美的終點,各種裝飾藝術,讓一把紫砂壺愈發明媚,恃美揚威。

磨光:將燒好的成本壺進行打磨、拋光,使得紫砂壺變得光彩照人。這種裝飾藝術出現於康熙中後期,多用於外銷壺之上,現在偶爾能見到磨光紫砂壺,多為晚清時外銷泰國的。

貼花:紫砂壺常見的裝飾工藝之一,多用在花壺上。在壺身、蓋、把、頸等位置,用與壺相同或不同的泥料做成裝飾素材,再使用泥漿粘貼,形成獨特的裝飾效果。

包錫:按照紫砂壺不同造型和要求,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吉祥紋圖製成錫製圖案,鑲嵌在茶壺之上。錫白與紫砂的紫紅珠聯璧合,古樸而高雅。

描金:傳統工藝美術技藝之一,又稱泥金畫漆。在器皿表面,用金色描繪出美麗的花紋。這種裝飾工藝,戰國時期就已出現。

鑲嵌:在半工的坯體上,按照設計好的圖形,刻成燕尾形凹槽,燒制完成後,將金銀絲嵌入槽內,壓緊後打磨平。這種工藝在點線面上皆可加工,紫砂壺飾如此,立顯奢華之貌。

陶刻(甌葉出品陶刻石瓢壺):最廣泛裝飾工藝。在半乾的坯體上,用雕刻刀刻上裝飾花紋。最初是作為制壺人用來刻上款識之用,後演變成裝飾工藝。

浮雕:雕刻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多是應用於建築,與紫砂結合,更增紫砂壺的藝術氣息。

鏤雕:在木石、象牙、玉陶等可雕刻的物體上雕刻出各種圖案、花紋,亦稱鏤空,透雕。手握一把鏤雕的紫砂壺,彷彿欣賞到了微型蘇州園林。

泥繪:用毛筆蘸上稀薄細膩的泥漿在半乾的坯體上作畫,有單色,有多色,繪山水,繪花草樹木,筆觸之下,濃淡區分顯得很有層次感。這種裝飾工藝,在清中期較為流行。

粉彩:與泥繪一樣,粉彩也是用顏色作畫,不過更加多彩,更加艷麗,藍綠黃紅黑白青,各種不同的色彩,描繪出山水境界,引人入勝。

胎中加沙(調砂):將生砂或者熟料加工成顆粒大小、目數相同的顆粒,用作裝飾紫砂壺的原料。直接摻入泥料,叫做調砂。這種工藝做出來的紫砂壺,壺身彷彿綴滿群星,錯落有致,自然而樸實。

胎中加沙(鋪砂):將生砂或者熟料加工成顆粒大小、目數相同的顆粒,用作裝飾紫砂壺的原料。撒在泥胎上面,嵌入胎中,叫做鋪砂。這種工藝做出來的紫砂壺,壺身彷彿綴滿群星,錯落有致,自然而樸實。

絞泥: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泥料,按一定順序相間糅合在一起,再打成泥片成壺型,在燒成之後,壺上就會出現兩種或是兩種以上相間的紋理裝飾。

琺琅彩:琺琅在清代皇室自用的瓷器運用上最為特色,從康熙時期的濃墨重彩,到雍正時期的清新淡雅,再到乾隆時期的雍容華貴,用在紫砂壺上,可謂雙劍合璧,相得益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甌葉文化 的精彩文章:

紫砂壺的「掛水」現象,說明著什麼?
no zuo no die,聽聲音不能辨紫砂壺好壞,只能把紫砂壺敲壞

TAG:甌葉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