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個旅的兩名少校下連當兵,掀起陣陣精武風!

這個旅的兩名少校下連當兵,掀起陣陣精武風!

來源:北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乾成、王勝鈺、馬鵬

春風拂過的四月,鮮花盛開,春意盎然,處處充滿生機。近日,第80集團軍某旅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一報到就到基層連隊當兵鍛煉,少校「降為」列兵,但每個人的臉上卻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到該去揭秘這批「客人」背後的故事。

據了解,陸軍陸續組織院校和科研機構幹部到見習鍛煉基地進行當兵代職,該活動是陸軍黨委貫徹習主席強軍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落地見效的有力抓手,旨在讓榮譽連隊蘊含的紅色基因、戰鬥作風融入到幹部的血液之中。

首批來到該旅「英雄神炮連」見習鍛煉的是某實驗基地的兩名工程師,由於工作原因,他們從院校直接走進基地,知識淵博的他們,在工作中獨當一面,但缺乏了基層連隊工作生活的經歷,一直成為他們心中的「遺憾」。

當得知自己被上級選送到幹部見習基地鍛煉的通知後,他們十分高興。工程師李博士告訴記者,沒有經歷過「兵之初」一直是自己最大的遺憾,自己一定要珍惜這次寶貴的機會,努力加鋼淬火,打牢思想基礎,堅定強軍信念。

旅途的疲憊一掃而光

剛到連隊,兩位工程師馬上感受到了基層部隊火熱的氛圍和濃厚的戰友情。班長「搶過」行李,戰友遞上一杯熱茶,旅途的疲憊一掃而光。

簡單收拾之後,全班為兩名工程師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授銜」儀式,軍銜由少校換為列兵,當兵鍛煉也正式拉開了帷幕。「列兵李洪廣、孟祥正,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一班的戰士,下面由我帶你們熟悉士兵職責!」

如同每一名初到連隊的戰士一樣,入連的第一項活動就是參觀榮譽室,聽指導員講連隊歷史和榮譽。駐足每個展板前,兩個人細緻的了解連隊厚重的歷史和先輩們驚心動魄的戰鬥過程;榮譽牆前,一整面牆的錦旗和獎匾深深的震撼了兩個人,一股自豪之氣油然而生。「平時的工作主要是和冷冰冰的實驗數據打交道,今天是我第一次觸摸到有溫度的歷史,我深受觸動。」孟祥正感慨道。

當兵鍛煉從換上列兵軍銜開始

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既然是連隊的一員,自己的戰位必須要能頂得上。雖然兩位工程師是連隊裝備的「娘家人」,但操作起來卻是無從下手。經過班長一上午手把手的傳授,兩個人總算是漸入佳境,動作有模有樣,配合也變得默契。李洪廣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參加過連隊裝備的技術論證和實驗,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但今天班長的操作著實讓自己大開眼界,深深的體會到了「武器用到極致」的重要性。體能訓練場上熱火朝天,兩個人咬牙堅持,完成了規定的所有訓練內容,得到了戰友們紛紛點贊,「別看人家是博士,訓練起來一點也不含糊!」

學習裝備操作一絲不苟

撲得下身子才能真正的達到當兵鍛煉的目的,這是兩個人在來到連隊時不約而同的想法,也是上級對此次活動的基本要求。

和普通一兵一樣,他們要當廚房值班員,要擔任連隊崗哨,嚴格落實連隊一日生活制度。

對待自己的責任衛生區,他們拿出科研的嚴謹態度,一絲不苟;集合站隊,他們動作緊張,雷厲風行;每天的新聞點評,他們結合自己的專長,分析的鞭辟入裡,引來大家熱烈的掌聲;休息時間,雖然剛學會「夠級」的他們經常「坑隊友」,但和戰友們的距離卻越來越近,戰士們感到博士也沒有那麼神秘。

當兵鍛煉雖然才走過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但他們的收穫頗多。孟祥正說:「每天的工作節奏很快卻很充實,從基層連隊的工作生活中我學到了很多。連隊厚重的歷史傳統讓我體會到了傳承紅色基因的必要性,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讓我感受到了強軍力量,嚴謹紮實的工作作風讓我學會了積澱。這次當兵鍛煉一定會使我的聽黨指揮的根基更加牢固,獻身強軍事業的信念更加堅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48歲上校連長參軍28年,走出別樣人生!
呼嘯「戰神」轟-6K:航跡在後,目標正前!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