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載人深潛技術首次「牽手」考古

我載人深潛技術首次「牽手」考古

先進的科技手段「牽手」水下考古。「探索一號」科考船18日從海南三亞啟程,前往西沙群島北礁海域執行我國首次深海考古調查。本次調查個別潛次下潛深度或將超過千米,即我國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區」。這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獲悉的。

據了解,本次深海考古調查計劃安排6個潛次,每個潛次作業時間6至8小時。6名水下考古工作者將搭乘4500米級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對西沙群島北礁區域進行考古調查,主要工作深度為50米至200米左右,根據工作需要,個別潛次深度將達到400米至1000米。

目前我國水下考古缺乏深海領域工作經驗,工作大多集中在40米以淺海域。此次調查是我國水下考古深海作業的初次嘗試和探索,也是我國載人深潛技術首次應用於考古工作,對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義重大。

深海所首席科學家彭曉彤認為,從未到達過的水下深度以及6到8小時的連續工作時長,考古工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心理素質。

2017年9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深海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並於今年1月成立「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致力於推動我國深海考古事業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韓國:中國正果斷轉向高質量增長
論文查重很必要,但不是萬能靈藥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