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元前475年,標誌著戰國正式開始,春秋戰國是被哪個大歷史學家劃分的?

公元前475年,標誌著戰國正式開始,春秋戰國是被哪個大歷史學家劃分的?

《黃池之會》

趙鞅在滅掉范氏和中行氏八年以後,又出席了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的黃池之會和吳國人爭老大。爭的不耐煩的時候,趙鞅叫囂說:天都黑了怎麼還爭不出個結果來,不如各自回家劍鼓整厲以死決戰,看誰打得過誰,誰就是老大。按史書說:吳王恐懼就讓晉國人先歃血了,不過也有史書說是吳王先歃血的。

《如火如荼》

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是出自決戰前夜的吳軍陣中。

到了公元前475年,趙鞅就按照自然規律死掉了,他的兒子趙無恤接了班。這一年是公元前475年,被司馬遷先生光榮的定為戰國的起點。這也就是我們這個故事《戰國群雄》的真正開始。而此時的時光,正是公元前五世紀的上葉。

《趙無恤》

幾年以後吳王夫差敗亡了,眼看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打的快死的時候。趙無恤還派了使者,想去慰問吳王。趙無恤說了:當年黃池之會,我爹和吳國人歃血為盟到現在,吳王不行了,我得去看看。於是趙無恤的使者鑽入被越國人層層包圍的姑蘇城和神態凄涼的老吳王夫差,拉了一通家常,算是仁至義盡了,然後就屁顛屁顛的走了。趙無恤比他的老爹趙鞅性格溫和謙遜很多,因為趙無恤出身低賤,他是姨娘生的,而且還是來自敵國的姨娘。因為母親的低賤導致自己的自卑。更要命的是母親是被俘虜來的。而趙鞅當時是性慾發作,沒控制好,於是就有了趙無恤。所以只把這娘倆當成下人來對待。平時連飯桌都上不了。

趙鞅幾乎也沒有時間去理會他,趙鞅的兒子實在太多了。而對於趙鞅來說,兒子多了反而使自己很心煩很為難。尤其是選擇繼承人這方面,看看這個,摸摸那個,似乎都合適,似乎又各有所長。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一個意外的人出現了,他不僅決定來了繼承人的問題,還間接的決定了趙家的走向。更提高一步來說,是決定了晉國的命運。

《姑布子卿》

這個人叫姑布子卿,這個人在歷史上是不出名的,他是一個特殊行業的人,這個行業就是相術。在這個行業里,他是當之無愧的祖師爺,從事相術這個行業的人,在2000多年以前的戰國,那屬於現代的科技工作者。如此說來,姑布子卿那就是大科學家。他說的話那就是專家發言,權威認證了。說起來吧,這個來自於鄭國的算命大師姑布子卿和趙鞅私交相當的好,有一回,姑布子卿就到趙家串門了,哎,說好聽點是串門,說難聽點就是蹭吃蹭喝。而這個時候趙鞅正在為繼承人的問題頭疼。一看到算命大師來了,就讓姑布子卿給自己出出主意。因為之前趙鞅聽說過,你姑布子卿有這方面的特異功能。今天就來個實戰驗證,看看您老人家到底準不準。

趙無恤成長之路

趙鞅就把自己的兒子都叫進屋裡了,呼啦啦一大片,一轉眼擠滿了一整屋子。從老大開始按照年齡排列,看的姑布子卿頭腦發暈,他從高到低挨個掃過去,看一個捏一個,都搖搖頭,從頭搖到尾。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一個當卿的都沒有,沒有一個人進的了老人家的法眼。趙鞅猶如當頭棒喝,當場就蒙了,我辛辛苦苦生了這麼多兒子,居然一個適合做卿的料都沒有。難道我老趙家就應該亡族滅種嗎?趙鞅心裡想揍死姑布子卿的心都有了。姑布子卿接著又開口問了剛才進門路上看見的一個劈柴火的小夥子。那是你兒子嗎?這小子倒是有當上卿的骨相。趙鞅摸了半天腦袋才想起來,好像是有這麼一個兒子沒來參加這一場面試。於是趙鞅立馬叫人把趙無恤找來,趙無恤進門來抱著罐子,一進來就問誰需要添水?趙鞅讓他放下罐子,站好立正給先生看一下。

趙無恤立刻被大師九折腦袋摸,摸了半天情不自禁的說,此真將軍也。這個故事也是被記入正史的。姑布子卿看中了趙無恤,認為他才是當上卿的料。倒是趙鞅開始疑惑了,應不應該聽姑布子卿的呢?實踐出真知,趙鞅決定通過幾次考試來選拔繼承人,並且開始留意這個胡人為自己生的兒子,趙鞅重點選了長子伯魯和趙無恤。按照規矩來講,嫡長子的優勢最大,但是趙鞅偏偏不喜歡按規矩出牌,於是趙鞅把自己一生的心得寫了一篇訓誡之辭,讓他們拿回去研讀。說:都背下來,三年以後要考試。三年以後,趙鞅給兩個兒子改了一次突然襲擊,當趙鞅問訓誡上的內容時,趙無恤對答如流。而那個有頭有臉的長子伯魯,回答的卻是結結巴巴,根本背不下來。於是趙鞅就問你們的訓誡去哪了,伯魯完全記不起來,估計早就丟掉了。而趙無恤卻一伸手就從袖子里拿了出來。原來這三年來,這篇訓誡根本沒有離開過他的身體。趙鞅長嘆一聲心想,我老趙家確實要由這個雜種來繼承啊。其實趙盾的老媽也是他們的敵人,那也沒什麼丟人的吧?

理論上趙無恤完勝,接下來進入下一個考驗,這次考的是實踐。要考活學活用。把兒子們叫來以後,趙鞅給他們談人生談軍事談治國談愛情,沒想到這個話題一開始,都講不過趙無恤,趙無恤侃侃而談,把這些話題發揮的淋漓盡致。於是趙鞅又把兒子們拉到山上搞野營拉練,這一次的考試規模比較大,趙鞅的所有兒子齊上陣。這一次公平競爭,每個兒子都有機會,趙鞅的想法是,盡量不要漏掉一個有用之才,趙無恤不就差點被自己漏掉嗎?來到了山上,趙鞅對兒子們說:我呀把一個寶壺藏於恆山之上,你們去找找看吧,先找到的有賞。兒子們都高興極了,能夠遊山玩水還可以有意外收穫。簡直賺大發了。

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沒有領會到趙鞅的意思,沒有意識到這事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考試。而獎品就是趙家那一把最華麗的交椅。於是孩子們就駕著車到恆山上尋寶了。恆山就是我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它遠離富裕的晉南地區,是赤狄白狄的活動區域。在晉國上百年的北伐之中,戎狄被消滅的差不多了,殘部都被壓縮在恆山以東北地區。進入河北省的西部,也就是河北蔚縣一帶建立了代國。於是趙家的孩子們就散開了各自去找父親所藏的寶藏。期望能得到父親的獎品。可是難就難在,這恆山太大了,沒有個三五年也不容易找到寶藏啊?

趙無恤上位

大夥在山上鬼混了半天,寶壺的影子根本沒看到,只好空手而歸了。只有趙無恤找到了。當趙鞅知道趙無恤找到了寶壺之後,他明白自己的時代該結束了。趙無恤相對於其他兒子的興高采烈,很平靜。身上有一種不符合自己年齡的沉穩氣質。趙鞅就問:既然你找到了寶壺,拿出來給我看看吧。趙無恤沒說話,站在原地凝望著北方的那個方向,那裡又一個國家,那個國家是趙鞅做夢都想得到的,就是代國。代國民風彪悍,士兵驍勇善戰,代地遠離戰火連天的中原大地,這一切都讓趙鞅念念不忘。

趙無恤對老爹說:恆山地勢險要,居高望去代國盡收眼底,憑恆山之險攻取代國,即是我等囊中之寶物。夠了嗎?夠了,這就足夠了,趙鞅聽了這話就可以放心的走了,因為自己的兒子趙無恤會更加的出色,這個兒子胸懷大志,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於是趙鞅毫不猶豫的,廢掉了正夫人所生的大兒子伯魯。改立趙無恤為趙家的接班人。

趙無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公元前497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預兆了一個偉大時代的開端,連載

TAG:小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