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聖旨以七色最貴,一農民藏一道五彩聖旨,專家讓上交,他堅決不交

聖旨以七色最貴,一農民藏一道五彩聖旨,專家讓上交,他堅決不交

如果研究歷史,歷代聖旨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聖旨代表一種皇權文化,既是皇室威儀的象徵,體現中國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文化,另外不同年代聖旨上面的書法略有差異,也是極具歷史研究價值的。

聖旨根據官員級別不同,用料也不同,古代很講究等級,尊卑分明,對每一個階層的尊重態度也略有不同,體現在聖旨上就是用料、花色的區別。

甚至連聖旨軸柄材質都不一樣。不管怎麼說,聖旨也是皇家威儀的體現,所以製作聖旨都用上等的蠶絲製品,用料也是十分奢華。

一般聖旨上都有寓意吉祥的圖畫,比如祥雲瑞鶴等,如果宣旨的對象是一品大員,那麼聖旨的顏色就十分豐富,是多種色彩的,像彩虹一樣,如果是二級,用料略差,但也是彩色的……慢慢的顏色越來越少,用料越來越差,顏色也變成黑白的了。

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可配享彩色聖旨, 有三色的、五色的,還有七色的,最多七種顏色。但如果品階不夠的官員,就是一尺白綾……

由於聖旨也屬於文物,所以誰家藏有聖旨,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而且相當值錢的,色彩越豐富越值錢,能賣個幾十萬。具體能賣多少錢,還要結合年代和藝術價值來評估。

不同時代的聖旨價值也不同,比如明朝只用漢文來書寫,而清朝是滿漢合璧,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但因為明朝年代久遠,所以究竟哪個賣價更高,專家才能鑒寶。

聖旨上的漢文書法大都是小楷,字跡秀雅端莊,雍容內斂,顯得十分有涵養。草書太飄了,用在聖旨上不合適。聖旨的字跡筆畫比較突兀,看起來像浮雕。

清代書寫聖旨的人都是大書法家嗎?差不多,都是一些飽讀詩書的人,一般由內閣大學士擬定內容,然後由皇帝千挑萬選的,讓寫字最好的「庶吉士」擔任。

也就是說聖旨從擬定到撰寫「一條龍」服務,都是由皇宮頂尖的文化高手來寫,皇宮還藏著這麼多文案高手,那麼之前說朱元璋的聖旨沒文化是假的了?反正我是不太信了,他應該有文案高手幫他寫,應該是寫手編出來搞笑的。

聖旨是朝廷的尊嚴,更是皇帝的臉面,皇帝要求文化高手要逐字檢查,不能有錯別字,也不能有多餘的話,多一字不可,減一字也不可。總之大臣沒點文化,他根本就聽不懂。

聖旨簡直就是皇家私人的文字擂台,拿出去就得讓大家懾服,估計朝廷得多有幾個岑文本這樣的人,皇帝要寫什麼旨意就高枕無憂了。

河北省一戶農民家藏著一件聖旨,五色聖旨,具有極高的價值,這道聖旨是三百六十年前,還是在康熙皇帝登基的時候,頒發的一道聖旨。

清朝的聖旨都是滿漢合璧的,所以這道聖旨的價值更不可估量。聖旨用的是五彩提花錦緞,顏色十分考究。

這道聖旨長三米多,寬三十厘米,低襯是五彩雲層,左邊漢文,右邊滿文,搭配完美。

這道聖旨是康熙頒發給孫維統的,孫維統是河北人,他是一名將才,十分優秀,在歷次戰鬥中屢立戰功。

原本是山東的守將,後來調任河南撫標都司僉書,以其戰功顯赫,被誥封懷遠將軍。

專家說,這道聖旨非常值錢,因為有三百多年歷史,而且沒有褪色,依然色彩鮮明,製作也非常精緻,簡直是國寶中的戰鬥機型國寶,最好上交國家。

專家對老農說:「你家條件不好,聖旨保管不好容易風化,現在已經有點風化了,不如交給國家,文物機構代你保管,國家也不會虧待你。」

老農想想說:「還是我自己保管吧,這畢竟是祖上的寶物。」

祖傳的寶貝是他們的榮譽,要世代流傳,怎麼能隨意上交呢?專家沒辦法,只能對著五彩聖旨各方位都拍照一遍,然後惋惜離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慈禧陪葬時價值10億的夜明珠,現在卻流出國境,成「私人藏品」
玄武門兵變,李淵可以阻攔,然而他卻默認了,原因跟一個人有關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