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川匯聚,博大精深

百川匯聚,博大精深

翻開羅傑斯的《傳播學史》時,彷彿在看一個個的人物傳記。從人物的生平經歷到其思想理論,將傳播學的內容蘊含於人物故事的講述中,讓人閱讀起來不覺枯燥生澀,反而多了幾分趣味。

縱觀全書,譜寫了幾個世紀,百年之間,傳播學一步一步不斷發展。多少學者名家用畢生心血為傳播學點綴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思想理論、研究著作好比一條條大江川流,在歷史的長河裡奔騰,共同匯聚於傳播學這博大精深的汪洋大海。

羅傑斯把傳播學的歷史發展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介紹了傳播學的歐洲起源。羅傑斯從19世紀的三個歐洲大師入手寫:「19世紀的三大智者都是歐洲人,分別生於英國,奧地利和德國。達爾文、弗洛伊德和馬克思,他們每一個人都以其關於人類行為和人類社會的革命性思想改變了這個世界的精神。」這為傳播學的誕生髮展提供了一個先決條件。

第二階段主要闡述了傳播學在美國的發展。羅傑斯認為傳播學從1900年以後在美國的崛起,相當程度上受到進化論、精神分析理論和馬克思主義這些歐洲理論的影響。「1930年左右,由於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大批的歐洲學者移居美國,學術思想開始跨越大西洋來到一片新鮮的土地上。」這一部分介紹了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以及香農、麥克盧漢等傳播學學者對傳播學做出的貢獻。

第三階段主要講述了傳播學的集大成者威爾伯·施拉姆和傳播學領域的建立。在對施拉姆生平的研究過程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傳播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美國最終艱難建立的事實。羅傑斯更偉大的貢獻是提出了傳播學今後發展的方向,他指出了美國主流傳播學對於媒體效果研究的狹隘偏向,與此同時,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新課題。

01

一、什麼是傳播學?

傳播學是關於傳播的一種視角,通過彙集各種觀點和方法論來研究各種傳播活動;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即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

傳播學研究的重點和立足點是:人與人之間如何借傳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關係。

用拉斯韋爾的話說:"傳播學是一門探索和揭示人類傳播本質和規律的科學,也是傳播研究者在最近幾十年對人類傳播現象和傳播研究成果進行系統分析和有機整合發展成的知識體系。"

02

二、為什麼要傳播?

每個獨立的個體都與這個世界緊密相連,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生存,共呼吸,息息相關。我們無法脫離聯繫獨自存活,而彼此間的聯繫就需要傳播來維持。

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開始了傳播活動。於北京周口店就發現的山頂洞人使用過的經加工的海蚶殼。人們通過傳播,來分享信息、思想等,讓彼此有了相同的認識以更好地進一步交往。蕭伯納曾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一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人就有兩個思想。」思想的交換才能更好地了解彼此,了解這個世界,才能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

正如書中寫道:「為什麼要研究人類行為?按照馬克思的觀點,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更準確地說,是為了發展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我想傳播亦是如此。通過傳播分享,更好地影響身邊的人和環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03

三、傳播學如何發展?

(一)歐洲起源

歐洲的傳播學起源於19世紀。三位智者——達爾文、弗洛伊德和馬克思在傳播學的萌芽階段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們每一個人都以其關於人類行為和人類社會的革命思想改變了這個世界的精神。在某種精神意義上,這三人都是創造性的叛逆者,都反抗他們所處的歐洲社會規範,並都為他們的理智激進主義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二)三大學派

1、帕洛阿爾托學派

帕洛阿爾托學派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又稱為交往傳播學派。是由貝特森領導的帕洛阿爾托小組,以個體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為中心。其與弗洛伊德的觀點不同,在傳播思想中表現出了系統理論,將個體之間的關係網路作為它的分析單位。帕洛阿爾托學派本質上將傳播等同於人類行為——「人不能不傳播」。

2、卡爾·馬克思和批判學派

以法蘭克福學派和社會研究所著稱的批判學派是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理論的一種理智結合。「批判學派」不僅包括了最初作為法蘭克福學派成員的那些重要知識分子,也適用於幾百個當代學者,他們認為自己是早先的法蘭克福學派的精神後裔。

3、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對於實證主義的批判,聲稱社會科學是一種虛假意識。對於馬克思主義的批判,他認為沒有完全擺脫實證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法蘭克福派主要批判資本主義,因為戰後資本主義利用大眾媒體廣告操縱著人們的精神。其認為這樣會讓人們渴望消費產品,會喪失他們的批判和抗爭性的思想路線。

(三)七個先驅者

1、哈羅德·拉斯韋爾

拉斯韋爾領導了宣傳研究,並且實際上創建了內容分析的傳播研究方法——《世界歷史中的宣傳與傳播》。他對傳播學做出了巨大貢獻:①5W模式導致了傳播學對於確定效果的重視 ②開創了內容分析方法 ③關於政治宣傳和戰爭時期的研究 ④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引入美國社會科學等。拉斯韋爾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學者,對於各種各樣的課題都有學術興趣,他的學術興趣主要包括宣傳研究、輿論信息、政治領袖的作用和大眾傳媒的內容分析。

2、沃爾特·李普曼

拉斯韋爾和李普曼共同開創了以成設置的早期思想,特別是李普曼。議程設置研究始於李普曼的《輿論學》,他論證了大眾媒體是現實世界的某個事件和我們頭腦中對這個事件的想像之間的主要連接物。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議程設置的學者們在媒體議程和公共議程的關係問題上,開始打破內容分析和手中調查的死板模式,各種由創見的研究方案和概念開始被使用。

3、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

拉扎斯菲爾德是優秀的方法論者,他領導了「廣播研究室」,該室依附於哥倫比亞大學。在形成現代傳播研究方面,拉扎斯菲爾德無疑具有最重要的思想影響。他認為自己不僅是一個傳播學學者,有時他稱自己為數學家,有時是社會心理學家。他的興趣不是獨立的範圍,而是廣泛的多學科研究者。

4、庫爾特·勒溫

勒溫是柏林大學的一位著名的實驗心理學家,德國猶太人,後成為美國的一位社會心理學家,並開創了群體傳播中的經典模式。勒溫以開創群體動力學的研究與教育,並創建參與性組織管理的模式而知名。勒溫最大的學術影響是通過他所培養的那些出色的學生而體現出來的。勒溫在柏林時期,主要研究個體的精神過程,後來轉向群體傳播對於個體行為的效果研究,也轉向了更加應用型的研究。

5、卡爾·霍蘭夫

霍蘭夫在美國開創了有關個人態度變化的微觀層次研究的學術傳統。他在四五十年代的理論方法激勵了人際傳播的分支領域。霍夫蘭的說服實驗也使傳播研究朝著效果問題的研究方向發展。他既將說服研究引入傳播學,又將試驗方法引入傳播學。

6、諾伯特·維納

維納的控制論是關於自我控制系統的理論,他以「反饋」概念為依據,其定義是通過關於一個系統以往運行情況的信息來控制這個系統未來的行為。維納與香農一起發明了有關係信息的嫡度量法的思想,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香農開創的資訊理論的工作。

7、克勞德·香農

香農對傳播學最主要的貢獻是其研究的資訊理論。在今天,資訊理論仍然是傳播學的中心,他形成了人類傳播領域所採納的方面,確定了他的許多主要概念,有助於對這個具有各種多學科根源的領域進行更縝密的理論整合。資訊理論是我們今天對傳播的主要理解的基礎,特別是新的傳播技術的設計基礎。作為信息的普遍測度標準的比特,以及從香農工作中衍生出來的傳播模式,使得我們能夠以一種在香農戰不可能存在的方式分析傳播系統。

(四)集大成者施拉姆

施拉姆在傳播學史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他是這個領域的奠基人,是第一個將自己認作是一個傳播學學者的人。最早在大學裡建立以「傳播」命名的博士課程,培養了第一批傳播學學者,撰寫第一批傳播學課程的教科書,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傳播學教授」的人。

在伊利諾伊大學傳播研究所,施拉姆幾乎每年寫作或編輯一本大眾傳播方面的著作,如《報刊的四種理論》《大眾傳播》《傳播過程和效果》等,對於傳播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開創了新的研究專業,諸如國際傳播學、發展傳播學以及研究電視對兒童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施拉姆先是在伊利諾伊,後來在斯坦福船艦了第一個被稱為「傳播學」的學術單位,是傳播學領域的集大成者。

傳播學這條氣勢恢宏的大江流還在不斷地向前湧進著……其所涉及的領域眾多,影響廣泛,在時代的演變和人類智慧地推進下,將會更為波瀾壯闊,博大精深。

作者:陳舒涵

責編:王雪玉

出品:十六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六頁 的精彩文章:

TAG:十六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