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沉魚之美,君心系之

沉魚之美,君心系之

●●●

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哈嘍,大家好!又到小編向大家普及非遺小知識的時間啦!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位眾所周知的傳奇人物--西施美人。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 」,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們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計的主角。但是大家並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時還是歷史上著名的舞蹈家。

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著名的宮廷舞蹈家。吳王首先為西施的美貌所傾倒,當知道西施擅長舞蹈時,命人將御花園的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後放進大缸(如同現代的共鳴箱),上面再鋪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邊綴滿了小巧的鈴鐺,穿上木屐,每當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時,腳下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叮叮塔塔」的回聲,裙邊的小鈴鐺也會跟著響起「叮叮鐺鐺」的清脆悅耳聲音,加上她的美貌和優美的舞姿,迷倒了吳王。

吳王擁著美人,把西施跳的舞蹈稱為「響屐舞」,並把這個長廊命為「響屐廊」。

說起她的愛情,終其一生,西施只與兩個男人有了關係。其中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但令人非議的是:真的是范蠡將西施送給越王勾踐的嗎?這是我們無法肯定的,因為在歷史文獻中卻找不兩人在一起的證據。專記越史的《國語·越語》、《越絕書》、《史記·越世家》以及《吳越春秋》、《史記·貨西施殖列傳》均不見范蠡與西施的戀愛關係。從史實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國三戶(河南南陽境內),西施家住越國諸暨苧羅村,年輕時范蠡與西施都沒離開過家鄉,不可能有見面的機會,更不能成為情侶。范蠡入越後,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諸暨去見浣沙女西施。勾踐為了腐化吳王夫差獻美女西施、鄭旦於吳,此時范蠡有見到西施的機會,但范蠡也不會從中插上一腳,去和西施談戀愛。

可是據史書記載范蠡確實有一位夫人,生了三個男孩,但這位夫人絕不是西施,儘管我們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於同樣感情,希望戲劇中范蠡與西施的情侶關係,永遠演下去,小說中的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永遠傳下去。

對於西施的結局,歷來也有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她隨范蠡歸隱於五湖。西施和范蠡本來是情侶,後來西施為了救國,兩人只能為國犧牲自己的愛情。待到西施功成歸國後,范蠡認為勾踐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安樂,再待下去會有危險,建議西施隨他一起逃走,歸隱江湖,不知所終。因為有范蠡泛於江湖的傳說,或許是後人不忍這位絕代佳人遭到悲慘的結局,就流傳出西施和范蠡歸隱五湖的美滿姻緣的故事,以寄託對他們的同情。

第二種說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這種說法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墨子?親士》記載說:「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把西施被沉於水中解釋為是因為她的美麗。《修文御覽》轉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有關西施的記載說:「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這句話的意思是,吳國滅亡後,越王把西施裝到皮囊里沉到江里去了。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施沉水是勾踐吃醋而為。《吳越春秋》記載,越王「乃使相者國中得薴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榖,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服而獻於吳」,西施在宮中三年學習期間,與范蠡之間深深埋下了愛情的種子。越王勾踐顯然也被西施的美貌打動,但他為了成就自己的偉業,只能將西施獻於吳王。為了使西施死心的替他完成使命,勾踐和范蠡約定:滅吳之後,將西施賜於范蠡,不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戀,同時也穩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吳宮,心存越國。但是滅吳之後,陰險的勾踐變了卦。他不會讓自己心愛的女人落到別人的手中,於是下令將西施鴟夷沉江

責編 | 牛國雲

圖片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渡人 的精彩文章:

獨孤天下:一門三後的女權傳奇
十歲女孩服毒自殺 「我要去天堂了」

TAG:拾文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