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司還不如我呢,他憑什麼對我指手畫腳
今日適合
認
.
清楚
Know
停止抱怨、合理比較
R
035
G
142
B
177
「這事我已經忍很久了,真不是我不講道理,論業績,他身為我們上司還每月排名都墊底;看工作態度,這不用我說了吧,大家都看在眼裡;講能力吧...我真不明白他為什麼是我們上司,幹活比我們少,工資還拿的比我們多..."
「我也覺得,我們老闆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這麼一個人,什麼都不懂,還每天對我們指手畫腳的,真煩。」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甚至我們自己也這樣感嘆過?
上司工作能力明顯不如你,卻總是對你的工作指手畫腳,甚至還經常拿錯誤的思想去指導你。
內容講述不清,要點把握不當,不僅對你的工作毫無幫助,有時反而拖了工作進度。身為上司,專業能力一點都沒,怎麼會當上你的領導呢?
首先,什麼是領導?
斯托格狄爾(R.M.Stodill)認為:「領導是對一個組織起來的團體為確立目標和實現目標所進行的活動施加影響的過程。」
其中,帶領施加影響的人則被稱為領導者,他起著關鍵的指引作用。
也就是說,能否成為領導的關鍵在於這個人是否具有將團體推往實現目標路線的能力,而其中並不包括他是否需要具備專業性的業務能力。
往簡單的說,比如部門要進行一個新的項目,該部門領導只要在項目的整體大方向上判斷正確,提出可實施的規劃路徑,並能說服大家執行,那麼他的領導就沒有問題,不管之後在實施過程中該領導是否能準確把握某些專業上的東西。
其次,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領導?
成為領導的人往往是有遠見,管理與協調能力很強的人。
有遠見,包括對事物的洞察力,全面分析能力以及決策能力。站得高,看得遠,有大局觀,能夠為大家指明前進的方向,提出正確的目標和思路。
管理與協調能力,通過對人員的管理與協作,更具推動性地去影響他們。不僅要挖掘和發揮他們的潛力,同時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最終以實現團隊的高績效成果。
最後,為什麼他可以當領導你卻不可以
或許你專業能力是很強,當你的領導在指導你寫一些專業性的方案時,也確實思路錯誤,給你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所以你覺得自己很厲害,你的領導不配當你的領導。於是開始自大,抱怨各種偏激。
但,當你抱怨領導不行,自己比領導出色時,想想除了專業能力以外,其他方面是否真的比他出色?
比如說人際關係、大局觀、還有決策能力等等,這些你平心而論,自己是否真的能做的比你的領導好?如果不是,就不要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要比較也要客觀一點。
而且,步入社會久的人心裡都有數,領導層的人,很多都不是專業水平很高的。
領導不懂業務很正常,他如果都懂要你做什麼呢?他如果都懂了,你連發揮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還有時間在那邊抱怨了。
只有新人菜鳥才會整天吵著這不公平,那不服的。
因此,綜合起來,能成為一個領導看的並不是專業能力,最主要的是其他方面的軟實力。
他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大局觀和大方向把握好,細節自然有下面的人去處理。
所以,不是說你專業、業務能力強,你就可以當領導了。
大老闆又不是傻子
存在就必然是有理由的。大老闆選誰當領導,都是存在邏輯的。
而當你在那邊懷疑的時候,就證明你的思維太過狹窄,也沒有端正自己的態度。
你別忘了,公司的大老闆可不是傻子,他們是不可能跟自己的錢還有自己的事業過不去的。既然他選了你的領導,肯定是有他的邏輯在的。
這個邏輯就是,無關對方的專業技術能力,只看他具有較好的洞察力以及團隊領導與掌控力,能讓團隊在他的指揮下,切實地完成目標。
一個合格的領導,只要他有遠見,有管理能力,能力差一些也無妨。
畢竟大老闆請的是管理人才,而不是基層人才。千軍易得,良將難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除了抱怨還有其他解決方式
第一種,不要老把目光盯在上司不足的方面,而是像上面說的那樣去全面地認識你的上司。
除非你的上司真的能力也不行,人際、管理也不行,不然你就應該盡最大的能力去輔佐你的上司。
這樣你既能慢慢從中發現上司的過人之處,自己也能以更好的心態去工作。
第二種,或許你仍然不甘現在這個職位,覺得自己能力強是優勢,是有機會可以取代上司的情況下。
那麼你可以從正面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其他能力,比如組織能力、決策能力之類的,抓住一切機會展露自己的才華,為自己爭取公司同事和大老闆的認可。
第三種,假設上司和你的能力都很強,都能夠獨當一面,同時現有公司有很難取代上司的情況下
則可以把眼光看得更遠一些,畢竟優秀人才總是稀缺的,在公司外面還有廣闊的天空。
不過不管哪一種情況,把事做好,進一步提高能力都是關鍵的。
如果因為總是心懷不満,而事情做不好,導致個人價值貶損,那就不太值得了。
GIF
C
R
A
ER
?MONEY?
E
O
B
J
「
胡言不亂宇
給你殘酷世界的制勝法寶
」


TAG:胡言不亂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