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徵向李世民進諫200多次,有1句話說得最難聽,讓李世民當場大哭

魏徵向李世民進諫200多次,有1句話說得最難聽,讓李世民當場大哭

唐太宗李世民,被後人視為千古一帝,是歷代封建皇帝的標杆人物。他之所以廣受推崇,首先是他的文才武略才幹非凡,無論用兵之道還是治國理政,都是行家裡手,他手下文武大臣少有超過他的。其次是他的胸懷博大,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這一點在歷代帝王中罕有其匹。擁有李世民相似才能的帝王不在少數,但擁有李世民這樣肚量的帝王將相,可謂鳳毛麟角。

李世民的胸襟似海,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他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有真才實學,哪怕你原先是他的生死冤家,他都照用不誤,毫無芥蒂之心。唐初名將薛萬徹,勇冠三軍屢立大功,他原來卻是太子建成的家將,玄武門之變中他帶領人馬猛攻秦王府,差點把李世民的家眷滿門抄斬,但李世民不咎既往,委以重任,讓他成為統兵大將。

第二點最廣為人知。李世民虛懷若谷,聽得進逆耳忠言。這一點看似平常,其實最難做到。即使是凡夫俗子,受到人當面指責,大部分人都會聞過則怒,與對方理論一番。而李世民身為唯我獨尊的大唐皇帝,絲毫不顧及虛榮心和面子問題,臣下的進諫和意見,只要言之有理,他都會從善如流,實在難能可貴。

在李世民的屬下大臣中,以魏徵最具代表性。魏徵為人行止端方,耿直倔強,敢於直言不諱,當面向李世民進諫,態度之強硬,言辭之激烈,論點之尖銳,說他是唐朝第一諫臣堪稱實至名歸。當然,魏徵之所以名垂千古,首先得益於李世民的成全。如果魏徵要是生在朱元璋手下或者清朝,有八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舊唐書》記載,唐太宗曾經當面誇讚魏徵:「愛卿前後陳述進諫二百多次,若非出於至誠奉國之心,又怎能做到?」李世民心中已把魏徵認定為忠心報國之人,所以他的意見再尖銳,李世民也不會怪罪。不過,這個魏徵有時得理不饒人,提起意見來有時不講分寸,實在是難聽之極,有一次甚至把李世民當場說得痛哭流涕。

李世民與接發之妻長孫皇后伉儷情深,夫妻感情那是極好不過。長孫皇后與李世民一生相伴二十餘年,她不僅姿色動人,更兼賢良淑德,是個名副其實的賢妻良母。有一件事就能說明長孫皇后的德行。歷代皇后貴妃,一旦得勢,必定大力扶植提拔自家親族勢力,長孫皇后卻一再要求李世民,不要給自己的親族過高官職,死前還說:「妾之本宗,慎勿置之權要」,堪稱心底無私。李世民對她又敬又愛。

長孫皇后死後,安葬在昭陵。李世民思念亡妻,難以割捨,幾乎鬱悶成疾。他在《答魏徵手詔》中記述了自己的悲苦心情:「自爾以來,心慮恍惚,當食忘味,中宵廢寢」。《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思念愛妻心切,在宮中築起高台樓閣,名曰「層觀」,經常站在層觀上遙望昭陵,寄託對長孫皇后的思念。

《資治通鑒》記載,有一次,李世民拉著魏徵登上層觀,讓他陪自己一起遙望昭陵。誰知可捅了馬蜂窩。魏徵眼見李世民一個大男人,整天悲悲切切想老婆,心中大不以為然,不耐煩地說:「臣雙眼昏花,啥也看不見」。李世民急得抓耳撓腮,伸長胳膊指給魏徵看,魏徵忍無可忍說了一句話:「臣以為陛下在看獻陵,原來是在看昭陵啊。昭陵臣倒是看見了。」

這句話可稱是魏徵對李世民說的最難聽的一句話。獻陵,是李世民的父母、唐高祖李淵夫妻的合葬墓,而昭陵當時是長孫皇后之墓,言外之意,是罵李世民不孝順,光知道想老婆,不知道思念父母,勞師動眾蓋起高樓,就為了看一眼老婆的墓地,父母的墓地卻不聞不問。古代帝王無不標榜自己「以孝治天下」,當面說皇帝不孝,無異於打皇帝耳光,魏徵也是真有膽子。

李世民不愧千古一帝,立即明白自己失態了,會給天下後世留下不好的榜樣,「上泣」,當場大哭,命人把樓台拆毀,再不敢當著臣下的面想老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彈奏了一段音樂,一大臣聽後馬上辭職,簡直比劉伯溫還聰明
一大臣見了皇帝,直挺挺地站著不磕頭,皇帝卻誇他是忠臣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