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最耐人尋味的長詩,這句道盡世態炎涼的俗語竟出自這裡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沒有什麼不能入詩,而且我們日常所用到的一些俗語,其實也都源於古詩。比如「豆蔻梢頭二月初」引申出來豆蔻年華的成語,又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都是古詩詞,其他的「為他人作嫁衣裳」、「貧賤夫妻百事哀」等等也都是經典的詩句。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很多詩歌都是反映人類社會的世態炎涼。比如杜甫的這首長詩,讀來非常耐人尋味,而且其中還有一句道盡世態炎涼的俗語。且看: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佳人》,作者杜甫寫於安史之亂時期。杜甫雖然對大唐王朝忠心耿耿,也可望扶大廈於將傾,渴望能夠建功立業。但是,他的仕途卻非常坎坷,此時更是落了一個棄官漂泊的下場。在拖家帶口漂泊的路上,杜甫寫下了這首古詩。他以佳人自喻,寫自己的高風亮節,寫自己的命運坎坷。
而其中最經典的兩句,就是這句「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朝朝暮暮只與新人調笑,那管我這箇舊人悲哭?這也是最為悲涼的詩句。在今天的社會現實當中,依然屢見不鮮,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故事還被演繹出多個版本。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這是這首古詩的第一部分。先是突出了美人的容貌之美,而後寫出女子的品行之高,但是這樣的女子卻有著悲慘的命運,有著悲慘的處境。雖然出身高貴,但是在安史之亂當中,擔任高官的弟兄們都慘遭殺戮,只剩下她自己在這塵世當中零落。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一部分主要寫主要寫的是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也最能符合我們對於人世間的感受。人在這個世界當中都是勢單力薄的,就如那風中的蠟燭。這個美人的命運也是如此,她自己年老色衰,丈夫又娶了新人。一「新」一「舊」、一「笑」一「哭」,強烈對照,被遺棄女子聲淚俱下的痛苦之狀,如在目前。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是這首古詩的最後一部分,表達了作者的自憐。雖然在現實社會當中遭遇種種不堪,但是依然要保持高潔的情操,在世外桃源當中獨善其身,也是一種選擇。
這首古詩非常耐人尋味的一點,就是作者以美人自居,極言自己的高尚情操。當時的杜甫幾乎已經喪失了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所有機會,但是他依然堅守自己的情操,堅守自己的理想。雖然仕途之路幾乎已經被全部封死,但是依然可以在詩歌當中謳歌自己的理想,表達自己的心智,展現自己的才華,抒發自己的抱負。
在今天,「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情景依然十分常見。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追求更好的東西也是人的本能,這也可以解釋幾千年來這種現象為何一直存在。不過從本質上來說,每個人都是喜新厭舊的,但是要僅限於身外之物,而不可以是人。如果是人被拋棄,自然會哀怨,自然會悲憤不平;但如果是物品,則就沒有人說話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唐詩三百首經典長詩:因為這首詩,李白才被譽為「謫仙人」
※唐詩三百首中最奇特的詩歌形式,前兩句各5個字,後兩句各6個字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