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白居易寫桃花的這首小詩,堪稱唐人絕句中的珍品

白居易寫桃花的這首小詩,堪稱唐人絕句中的珍品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以高超的藝術技巧,把自然界的春天寫得如此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歷代讀者稱讚這首詩是唐人絕句中的珍品。如果沒有對自然界細膩觀察的慧眼,沒有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是難以寫出來的。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覺轉入此中來。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

芳菲:盛開的花,泛指花。

盡:指花都凋謝了。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剛剛盛放。我常常為春天的逝去,為其無處尋覓而傷感,此時重新遇到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沒想到春天反倒在這深山寺廟之中了。

這首七絕是一首紀游詩,817年作者於初夏作於江州。記述了大林寺山高谷深,時節絕晚,與山下平原地帶不同的景物節候,表現了詩人對春大的無限留戀和熱愛。

這首詩前兩句講四月春末在山寺見到桃花,後兩句再表達詩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悅心情。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們從緊跟後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帘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人說「春歸無覓處」、「轉入此中來」,多麼風趣!春天哪有腳步?怎會轉移呀?這是詩人豐富的想像,也是他驚訝、喜悅心情的自然流露。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學生時代表現堪稱完美
古詩中的櫻花,迷了眼眸,醉了心頭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