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氣穀雨:細雨隨春分——悄聲入吾宅

節氣穀雨:細雨隨春分——悄聲入吾宅

GIF

戊戌年三月初五,2018年4月20日,11:12分,穀雨。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

一候萍始生: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

二候嗚鳩拂其羽: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

三候為戴任降於桑: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穀雨期間,各地風俗,豐富多彩。「穀雨祭倉頡」成為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穀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也成為人們重要的娛樂活動。

—禁蠍咒符—

舊時,山西臨汾一帶穀雨日畫張天師符貼在門上,名曰「禁蠍」。陝西風翔一帶的禁蠍咒符,以木刻印製,可見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穀雨三月中,蠍子逞威風。神雞叼一嘴,毒蟲化為水……」畫面中央雄雞銜蟲,爪下還有一隻大蠍子。畫上印有咒符,雄雞治蠍的說法早在民間流傳。而且,古人預防毒蟲之害還要貫穿於整個高溫季節,到了夏季的陰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古人還會再來一次除害運動:「飲菖蒲酒,調以雄黃,曰辟災毒」。

—漁家祭海—

對於漁家而言,穀雨節流行祭海習俗。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因此,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這一習俗在今天膠東榮成一帶仍然流行。舊時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穀雨茶—

是穀雨時節採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鮮活,香氣怡人。穀雨茶除了嫩芽外,還有一芽一嫩葉的或一芽兩嫩葉的;一芽一嫩葉的茶葉泡在水裡像展開旌旗的古代的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的茶是三春茶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稱為雀舌;與清明茶「蓮心」同為一年之中的佳品。南方穀雨有摘茶習俗,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食香椿—

北方穀雨食香椿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七言詩》

清 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賞析:穀雨前後,大好春茶上市,詩人品嘗香茗,看看不風不雨的好天氣,院子里的亭亭翠竹,興緻來了畫幾筆山水竹枝,這才是人生的樂趣啊!

《穀雨》

明·方太古

春事闌珊酒病瘳,山家穀雨早茶收。

花前細細風雙蝶,林外時時雨一鳩。

碧海丹丘無鶴駕,綠蓑青笠有漁舟。

塵埃漫笑浮生夢,峴首於今薄試游。

賞析:細細微風,雙蝶舞於花前;簌簌小雨,布穀鳴於林外。想飛升紅塵之外,無奈沒有仙鶴可以乘駕;漁舟之上,頭戴青色斗笠,身穿綠色蓑衣,笑嘆人生如夢,而遊玩山水足以修生養性。

《芍藥》

唐·王貞白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麥秋能幾日,穀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賞析:節氣到了穀雨,時至暮春,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而在暮春之末,芍藥獨領風騷。芍藥盛開時,玉蘭凋零,牡丹謝落,百花殘敗,所以說「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頤名府。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 | 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故事20個佛家經典智慧故事,你看到第幾個會開悟?
中醫治好你的花粉症!明年我要約你看花!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