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皮膚上出現這些,小心皮膚癌
很多人發現皮膚上出現腫物,會想這個腫物是什麼呢?會不會是腫瘤?一想到腫瘤,繼而就會緊張。其實,絕大部分人身上都有皮膚腫瘤,而這些腫瘤大多數是良性不需要處理的。
皮膚腫瘤是發生在皮膚細胞內的增生性疾病,臨床上分為良性和惡性以及易演變為惡性者的癌前期皮膚病。
一、良性皮膚腫瘤
(1)色痣
易發年齡:嬰幼兒到年長者都可發生。
易發部位:任何部位。
根據痣細胞的分布部位分為交界痣、混合痣、皮內痣。若痣出現疼痛、瘙癢、灼熱、刺痛、破潰、出血,或者突然增大,顏色加深,邊緣出現衛星小點,應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2)脂溢性角化(又稱老年斑)
易發年齡:30~40歲以後。
易發部位:面部、頭皮、軀幹、上肢。
皮損特點: 早期表現為斑片,以後漸漸增大,底呈圓、橢圓形,表面粗糙呈乳頭瘤樣,有油脂性鱗屑性痂。
二、癌前期皮膚病——日光性角化
易發年齡:中老年人。
易發部位: 面部、耳、手背、前臂。
皮損特點: 境界不清的紅斑、色素斑或毛細血管擴張,表面疣狀增殖,覆黏著性鱗屑。
三、惡性皮膚腫瘤
(1)基底細胞瘤
易發年齡:50歲以上。
易發部位:暴露部位特別是面部。
皮損特點:通常分為結節潰瘍型、色素型、硬斑病樣或纖維化型、淺表型。以結節型最多見,其次為色素型。
(2)鱗狀細胞癌
易發年齡:50~60歲。
易發部位:頭皮、面、頸和手背。
皮損特點:最早表現為浸潤性硬斑,以後可為斑塊、結節或疣狀增生,表面菜花狀增生,或中央破潰形成潰瘍。
(3)惡性黑素瘤
易發年齡:30歲以上的成年和老年人。
易發部位:亞洲人易發四肢末端,特別是足底、足趾及手指。
皮損特點:早期表現是在正常皮膚上出現黑色損害,或原有的黑色細胞痣於近期內擴大,色素加深,隨著增大,損害隆起呈斑塊或結節狀,也可呈菜花狀,表面破潰、出血。


※干皮的她用了啥?不長痘不過敏皮膚還超健康!
※皮膚瘙癢,用這一味葯洗洗就好了!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