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區塊鏈應用發展緩慢?

為什麼區塊鏈應用發展緩慢?

談論「區塊鏈」是不可避免的。幾乎每天都有報紙,政治家,甚至喜劇演員都提及。儘管圍繞分散式賬本技術(DLT)的呼聲勢不可擋,機構和企業採用的基於區塊鏈的平台還並沒有達到勢不可擋的程度。

例如,IBM預計,全球頂級商業銀行中只有15%計劃在2017年推出全面的商業區塊鏈。同樣,與每個月推出的數百個代幣發行項目相比,很少有公司實際日常使用區塊鏈服務的例子。

所以問題在哪?有兩個主要的障礙:區塊鏈技術目前的局限性,以及傳統機構對分散的區塊鏈的抵制。

技術的限制

可伸縮性是區塊鏈所面臨的最著名的問題。例如,Ethereum在大量使用下產生了嚴重的交易積壓,一些公司(如Kik)放棄了使用它的計劃。在12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區塊鏈工程師Preethi Kasireddy將可伸縮性作為她解釋「使區塊鏈在今天主流應用中不現實的幾個主要技術障礙。」的第一個答案。

Kasireddy提到的主流提出的其他關鍵技術障礙還包括「不可持續的」共識機制、數據存儲問題以及缺乏正式的合同驗證協議。其中,缺乏隱私是特別重要的一個障礙。她認為,「對於個人、組織和那些關心隱私和個人主權的行業來說,隱私仍然是一個根本性的障礙。」

事實是,像比特幣和Ethereum區塊鏈這樣的流行賬本,使得每一個向公眾開放的交易都受到了金融世界的大量(負面)關注。「區塊鏈的隱私要求與目前適用於金融市場任何其他技術的規定沒有任何不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前首席數字官、愛德華?巴德(Edward Budd)去年警告稱。

意識形態

考慮到目前缺乏隱私,因而許多金融機構都避開了公共區塊鏈。他們轉向私人分散式的ledgers Corda,這是一個專門為企業設計的區塊鏈平台,由位於紐約的聯盟R3開發。然而,「意識形態」的限制仍阻礙潛在採用者。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在2017年5月(在結束區塊鏈試驗後)表示:「在它的核心,集中批發銀行間支付系統(…)和DLT內部的分權之間存在根本性的不一致。」

換句話說,僅僅因為銀行、企業和機構在分散的區塊鏈的原則下謹慎行事,就會受到阻礙,因為區塊鏈被認為威脅到他們的商業行為,對其經濟造成影響。

摩根大通(JPMorgan)在其2017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提交的年度報告中寫道:「金融機構和它們的非銀行業競爭對手都面臨著支付處理和其他服務可能會受到諸如加密貨幣等技術帶來干擾的風險,這些技術不需要任何中介。」

沒有標準化

這就是為什麼這樣的銀行會轉向更加量身定做的私人賬簿,比如Corda,可以說它甚至都不是區塊鏈。「區塊鏈」的定義是很有爭議的,這實際上也是區塊鏈應用發展相對緩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加密領域和區塊鏈空間目前是由高度的可變性和不確定性來定義的。與此同時,在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同時,也有許多組織相互競爭,從上述的R3到Ethereum企業聯盟到BM。

因為多個區塊鏈開發人員相互之間的工作是交叉的——不同分類器服務於不同需求,所以還沒有分散式分類賬應用能真正實現具有起飛的網路效應。

然而,這些有關應用的暗淡圖景並不意味著區塊鏈未來幾年不會加速發展。

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IBM調查中也提到,65%的銀行計劃在2017年起3年內啟動區塊鏈項目,而一些組織和國家政府(如中國和歐盟)已開始嘗試培養更多技術標準化應用。

互聯網從ARPANET轉移到萬維網用了30年,未來區塊鏈也或在將來有更多應用落地。

(Bianews編譯 來源crypto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ianews 的精彩文章:

QQ將從5月20日起停止為歐洲用戶提供服務
阿里「麻吉寶」內測版下線,加拿大蒙特利銀行禁止客戶購買加密貨幣,緬甸試運行基於區塊鏈的第三方項目

TAG:Bia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