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文秒懂硬碟選購 機械硬碟、固態硬碟

一文秒懂硬碟選購 機械硬碟、固態硬碟

硬碟向來有以顏色區分產品線的傳統,最近東芝也發布了藍標的視頻記錄盤V300和綠標的監控硬碟S300。面對滿目琳琅的硬碟型號該如何選?存儲極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信息,希望對大家選購硬碟有所幫助。首先從機械硬碟開始,然後是固態硬碟。

機械硬碟:普通桌面系列

桌面硬碟就是台式機上普遍使用的3.5寸SATA介面機械硬碟。P300和X300都是東芝7200轉桌面硬碟,二者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容量上,X300覆蓋4TB及更高容量,均使用紅標。與它對應的是西部數據的藍盤(藍標)以及希捷酷魚系列(綠標),看來各家對顏色的喜好也是不盡相同。由於西數綠盤質量口碑不佳,西數放棄了綠盤產品線,選擇的藍盤中包含了大量5400轉型號,就是由原來的綠盤換標而來。

對比來看,東芝桌面硬碟全部使用7200轉性能滿血,而且全系沒有使用會影響性能的SMR疊瓦磁記錄技術。選擇希捷和西部數據的話就需要動點心思了,很多大容量型號使用5400轉速,名義上是節能,其實就是為了降低成本,但性能會同時受到影響,原本就不如固態硬碟快,轉速再降下去就真的只能當備份盤用了。

機械硬碟:NAS系列

桌面硬碟是通常是按照每周5天、每天工作8小時的負荷設計,而近幾年快速發展的NAS網路附加存儲給注重數據安全的朋友帶來了更多存儲新玩法,同時也對硬碟7*24小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NAS硬碟應運而生。

除了能夠7*24小時連續工作之外,NAS硬碟普遍會增加一些針對RAID磁碟陣列優化的設計,比如在讀寫故障時快速跳過避免陣列降級、多盤同時運行時避免共振干擾等,因此NAS硬碟相比普通桌面硬碟相對貴上一些。從轉速來說東芝>希捷>西部數據,雖然NAS的持續讀寫性能受千兆網路制約,但轉速更高的硬碟隨機讀寫能力更高,最終依然會影響使用性能。

機械硬碟:監控系列

顧名思義,監控硬碟就是應用在視頻監控系統中的硬碟,能應對7*24小時不間斷寫入。由於監控都是視頻內容持續覆蓋寫入,對數據誤碼率要求略低於桌面硬碟。監控盤和普通桌面硬碟定位沒有高下之分,只有針對應用的不同優化。

固態硬碟:家用系列

東芝家用固態硬碟曾經的三駕馬車:Q300Pro金盤、Q300銀盤和A100紅盤已經逐步停產退市,成為歷史。不過與Q300Pro基本一樣,價格卻實惠很多的Q200依然活躍在市場上。

目前東芝依靠Q200藍盤和TR200黑綠盤打市場,NVMe介面的RC100也即將問世。

固態硬碟當前的型號比機械盤還要多,不過從快閃記憶體來源來說無非只有三星、東芝/西數、Intel/美光三大陣營。不管主控怎麼搭配,同等價格肯定是快閃記憶體原廠的更穩定,副廠產品通常會以略低的價格做競爭。

以當前最常見的240GB甜點容量來說,知名品牌的固態硬碟主要集中在399-449和500-599兩個區間內,前者主要以大廠入門SATA型號為主,後者既有大廠SATA,也有一部分小廠牌的NVMe固態硬碟可供選擇。

一個簡單的選擇原則:MLC永遠比TLC強,即便是最新的3D TLC快閃記憶體,耐久度或許可以比肩2D MLC,但寫入性能穩定性上依然是無法與MLC抗衡的。

在同樣是TLC快閃記憶體的情況下,有3D TLC就不要選2D TLC,3D帶來的不僅僅是名字上的變化,更是性能與耐久度的全面提升,原廠的優質3D TLC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已經追平普通的MLC顆粒,能夠在沒有機械硬碟做倉庫盤的情況下,勝任電腦中唯一硬碟的全部寫入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 的精彩文章:

數據大爆炸,硬碟不夠用!超大容量機械硬碟才是最經濟的選擇
機械控的最愛,一組令人窒息的朋克風插畫!

TAG: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