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太極拳的纏絲勁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太極拳的纏絲勁

中華文化,絕非一朝一夕

練好太極,則要申申世世

申申世世,為太極注入活力!

(本文約1600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在跟人講道德經的時候,曾經有人提出過道德經是聖人的學說,和普通百姓沒什麼關係。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很難再出現聖人了

面對這種問題,特別讓人感慨,但是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天生的聖人的!我們可以從生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人的大腦大約有3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原始大腦,也被稱為是爬蟲動物腦。這個是人類的基礎大腦,它是一直不休息、一直在工作的,在原始大腦的指揮下,人的思維和蛇、蜥蜴這些爬行動物沒什麼區別,呆板、多疑、一成不變。

第二部分叫做邊緣系統,這是大腦的主體,它控制著我們的情緒、慾望等情感。在它的控制下,我們和高等脊椎動物,比如猩猩一樣,看見漂亮的顏色就高興,看見食物就想吃,看見漂亮的衣服首飾就想買,這個大腦在每年的雙11剁手節應該是最活躍的。

只靠這兩個大腦,是不能把人和動物區別開的,還有最重要的一部分,大腦皮層。以前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都是大腦越大越聰明,但是人類的大腦容量在所有的動物中並不是最大的,為什麼人類就脫穎而出成為最高級的呢?就是因為這個大腦皮層的出現。大腦皮層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協調,協調我們的情緒,協調我們的慾望,控制我們邊緣系統的衝動。比如我們餓了的時候看到食物,邊緣系統就要衝上去一頓狼吞虎咽,但是大腦皮層就會抑制這種衝動,告訴我們要先看看身邊的長輩們吃飯了沒有。每個人生下來都有強大的邊緣系統,也就擁有強大的衝動或者自私的能力,都有慾望,所以從生理學上看是沒有天生的聖人的

我們所說的聖人,就是在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私慾上比平常人做的好,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所以我們都是有機會成為聖人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們要結合前面的『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來理解這句話。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的大意是:無與有這兩者是『道』的一體兩面,來源相同,只是名稱不一樣,但都是很玄妙深奧的。那麼『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意思是: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奧又深奧,是宇宙天地萬物奧妙變化的宗門

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於玄和秒這兩個字。妙,在這裡並不是美好美妙的意思,而是形容一種精微玄奧的狀態。古代的妙還有一種寫法是左邊一個玄右邊一個少,這更能說明妙代表的是精微玄奧、微妙的狀態

玄,在《說文解字》中是安靜、幽遠,是黑中帶赤的顏色。玄之又玄,就是黑暗之暗,篤靜之靜,這個狀態就是生髮萬有的眾妙之門。

玄字來源於古人的結繩記事,就是搓草繩。拈兩小搓稻草,先夾在兩個膝蓋之間,然後開始搓起來,等有一定長度了,再取兩小搓稻草接上,想搓多長就能多長。玄字上面的那個點,就是新加的稻草。

玄在古代還有螺旋的意思,我們看玄的古體字,上下螺旋或者是上下都是圓,可以引申為『天左旋,地右轉』。所以玄之又玄也揭示了天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螺旋運動的。比如DNA的雙螺旋結構,太陽系中的行星都是圍繞太陽螺旋運轉,行星本身也在自轉,這也是雙螺旋。和太陽系類似,微觀世界的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轉。

這種『螺旋』的概念在陳氏太極拳中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陳氏太極拳的靈魂就是『纏絲勁』。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運動過程中內纏外繞的總稱。纏繞這個詞,是由陳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在《拳經總歌》中首次提到的:縱放屈伸人莫知,諸般纏繞我皆依

在練拳發力或者推手的時候,手部梢節和周身整體都是在做螺旋纏繞。太極拳發力力從腳蹬地而起,腳蹬地時旋轉腳踝和腿,是螺旋蹬地。力量傳導至中盤後,旋轉腰部甚至脊背,將力量傳出。再通過肩膀和手臂的旋轉傳導達到手上。每次一發力都是在經過數次纏繞之後才向外發出。所以我們說想要練好發力,一定要先學會放鬆。如果不放鬆,則周身不能節節貫穿,則力量就被截停了。

GIF

後來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提到: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既不明拳。中氣,就是平日練習拳架套路而鍛鍊出來的內氣。動,則內氣從丹田經肢體螺旋纏繞到梢節;靜,則內氣再返回丹田。通過纏絲勁的內纏外繞,體內氣息與肢體上起到了相應的變化,身體內部氣機潛轉與運聚能力增強,練拳就會給人松沉軟彈的感覺。

這也是一個最容易區分太極拳水平高低的一個表象之一。有的人練拳,不明纏絲之理,動作雖不僵硬,但給人乾巴、斷斷續續的感覺。高手練拳,不僅外視安逸內固精神,看著很松,而且還很黏,很沉,有連綿不斷的感覺。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狀態。

在道德經的第一章中,老子提出了道,告訴我們道的偉大之處:生養萬物,是天地間的法則。又告訴了我們通過『無欲』和『有欲』兩種狀態去感知道,去和天之道的力量溝通。用天道來影響人道,告訴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下次我們一起來學習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之美之為美,斯惡矣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部分理念來源於《老子主義》

蘋果用戶讚賞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隨言隨語說太極:黏勁
紙上太極 三月主題書桌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