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美數百年黑歷史:人類動物園

歐美數百年黑歷史:人類動物園

圖片說明:1958年,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上「貴婦餵食黑人小女孩」。

【環球網綜合報道】去動物園參觀動物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項目之一。但如果觀賞的是人類動物園呢?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人類怎麼會被關進動物園供觀賞呢?然而這並非天方夜譚。英國《衛報》4月17日刊文揭露了西方的這段不光彩歷史,直到60年前的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比利時還在現場展示關在圍欄里的剛果人。而這只是歷史上人類動物園的一個縮影。

始作俑者是哥倫布

自從首次在亞洲和新世界(美洲)遇到令人驚嘆的動物群以來,歐洲人開始炫耀性修建動物園,展示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動物。但自以為「文明」的歐洲人很快就在這些動物園展出來自全球各地的「土著野蠻人」。這些「土著」被關入柵欄,當做動物一樣供歐洲人參觀甚至投喂。

這段黑暗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15世紀,著名探險家哥倫布在旅途中綁架了遭遇的土著人並將其帶回歐洲,供那些「吃驚、睜大眼睛」的觀眾觀賞。據估計,數以百計遭綁架的土著人死於運輸途中或在抵達歐洲數月內死亡。儘管如此,展覽土著人在當時的歐洲仍大受歡迎,歐洲人被這些來自遙遠地方的「原始野蠻人」迷住了。沒過多久,美洲土著人被遊街展示或被迫劃著特製的獨木舟在河上表演成了司空見慣的事。

最早的人類動物園由義大利紅衣主教伊波利托·德·美第奇創辦。他在梵蒂岡建了一個特殊的動物園,園裡關押著不同種族的一大群人,他稱這些人為「野蠻人」,並把「野蠻人」同外來野生動物放在一起展出。據說,梵蒂岡動物園裡的「野蠻人」包括摩爾人、韃靼人、印第安人、土耳其人和非洲人,這些人所說的語言加起來超過20種。同時期的其他歐洲國家也在這樣做,1664年,4名格陵蘭人被帶到丹麥宮廷展出。

不過,雖然不同身體特徵、種族和文化的人自從15世紀起就被展出,但直至19世紀人類動物園才在西方世界變得更為大眾化。1808年,馬戲團老闆約翰·理查森已經以展出「不常見的土著人」為業,尤其是患有白化病的非洲「土著人」最受歡迎。

「霍屯督維納斯」的悲慘故事

在長達數百年的歷史中,被歐洲人當做動物「參觀」的「土著人」不計其數,其中只有極少數留下了他們的名字。19世紀初,一個年輕的科伊桑人女奴隸從南非被運至歐洲,悲慘命運從此開始,她的名字叫莎拉·巴爾特曼。

1789年,莎拉出生於加姆圖斯河流域(位於現今南非東開普省),她屬於牧牛的科伊桑人族群。在莎拉16歲那年,她的丈夫被荷蘭殖民者殺害,不久,她被當做奴隸賣給商人。1810年10月,莎拉在被欺騙情況下同英國人威廉·鄧洛普簽署合同,她以為是前往英國和愛爾蘭當家庭傭工,但結果卻是被當做「稀有動物」進行展出。

莎拉被帶到英國首都倫敦,先是在皮卡迪利街一幢建築物內被公開展出。這條街上有很多像莎拉這樣的「怪人」,英國人付費觀看被裝在約1.5米高籠子里的莎拉。莎拉引人注目之處不僅在於她作為南非神秘的科伊科伊部落女人的背景,更在於獨特的身體特徵——她的臀部特別肥突。莎拉甚至被取了個藝名叫「霍屯督維納斯」,通常裸體展出,以便成群的觀眾能看清她身體的各個部位。其中一名觀眾這樣形容展出現場:「在離地面3英尺高的舞台上,這個『霍屯督人』被裝在籠子里,聽從飼養員指令行事。她就像野獸一樣,被命令前後移動,不停走進走出籠子,更像是鏈子鎖著的熊而非一個人。」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當時歐洲人自以為是高等種族,根本不把莎拉當人看。

1814年9月,莎拉像動物一樣在倫敦生活4年之後,被賣給法國馴獸師雷奧,她和一頭小犀牛一起在巴黎周邊展出,像馬戲團動物那樣被命令站起或坐下。法國動物學家喬治·居維葉甚至還組織一批專家研究莎拉,結論是「莎拉屬於動物和人類之間的物種,通過她可以證明非洲人性慾過剩以及劣等」。1816年莎拉在巴黎去世,居維葉又對她的遺體進行「解剖研究」。直至2002年,莎拉的遺體才被運回南非安葬。

與猩猩同住的俾格米人

到19世紀中期,人類動物園在歐美大多數大城市普及,包括巴黎、倫敦、安特衛普、巴塞羅那、米蘭和紐約。

19世紀70年代,德國野生動物商人卡爾·哈根貝克專門派人去世界各地捕捉努比亞人等人種,把他們關到動物園內供遊人觀賞。1906年的一個周末,數百名白人遊客圍在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觀看一個小個子非洲人,邊看邊發出鬨笑。一些人故意辱罵他,想看看他的反應,還有人甚至向他扔東西。被圍觀的小個子沒辦法,只能拍著胸脯喊叫「我是個人!我是個人!」伴隨著他的吶喊,圍觀的白人發出陣陣笑聲。動物園的介紹牌上寫著,「非洲俾格米人奧塔·邦加,年齡23歲,身高4英尺11英寸,體重103磅,由塞繆爾·弗納博士從非洲中南部剛果自由邦開賽河流域購入,每天下午展覽。」

邦加約出生於1883年,1904年被美國商人買下,帶回美國展覽。1906年,他被關進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園方認為他是介於猩猩和人類之間的動物,把他關在養猩猩的籠子里,不久又把他跟猩猩關在一起。雖然非洲裔美國牧師詹姆斯·戈登對動物園提出抗議,但美國《紐約時報》卻為展出邦加的行為狡辯,聲稱「俾格米人非常低等,那些建議邦加應該進學校而不是關在籠子里的人忽略了基本事實」。後來,動物園終於同意釋放邦加,但一戰爆發導致他返回故鄉的希望破滅,於是邦加用一把偷來的手槍自殺了。

最後的人類動物園

人類動物園不僅長期存在於歐美國家,世界博覽會也曾大規模展示世界各地的土著人種。1878年和1889年兩屆巴黎世界博覽會都展出過黑人村莊,其中1889年博覽會還用一個籬笆圍住的場地展出400個半裸土著人,共有2800萬人次觀看。法國馬賽(1906年和1922年)和巴黎(1907年和1931年)舉行的殖民地展覽,也展示過關在籠子里的「殖民地人種」,這些人通常全裸或半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是首個禁止人類動物園的歐洲領導人,有些學者認為,希特勒不想在德國土地上堂而皇之展示有色人種。

二戰結束後,出於對種族大屠殺的反思,土著人種展覽漸漸消失。然而,1958年比利時竟冒天下之大不韙,舉辦了最後一場人類動物園展覽。當時比利時政府借口「在比利時的集體記憶中保留一個重要位置」,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展出所謂的「剛果村莊」:在3公頃的熱帶花園中,來自183個剛果家庭的273名男子、128名婦女和197名兒童日復一日被展出長達數月。一名記者寫道:「如果圍欄里沒有反應,遊覽者還會把錢或香蕉投到圍欄里。」還有一張「現代貴婦餵食黑人小女孩」的照片廣為流傳,引起世界各地的批評。很多正義人士不敢相信,在1958年,竟然還有人類動物園存在!值得慶幸的是,此後隨著1960年6月剛果獨立,比利時無法再隨意將剛果人當動物運去展覽了。

人類動物園是歷史上黑暗的一頁。比利時中非皇家博物館館長紀多·格萊西爾斯表示,只有同種族偏見作鬥爭才能防止人類動物園再度出現。(候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俄媒:美防長稱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不是本次軍事打擊目標
德國西部一輛貨車衝撞人群 致逾20人傷亡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