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西廷:邁瑞醫療將重啟IPO

李西廷:邁瑞醫療將重啟IPO

本報實習記者 齊金釗

今年2月,因主動撤回IPO審查材料,邁瑞醫療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作為營收百億的國內醫療設備龍頭,私有化回歸後的邁瑞醫療下一步落腳何處?邁瑞醫療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獨家專訪時表示,「無論是12年前的出海,還是如今的回歸,都是基於公司發展的戰略考量。」今年3月底,邁瑞醫療將重啟A股上市計劃。

擬回歸A股

2016年3月,邁瑞醫療完成價值33億美元的私有化交易,正式從紐交所摘牌。「海外上市10年,邁瑞醫療的國際化品牌形象和地位已經被業界認可,海外上市的使命已經達成。」李西廷告訴記者,邁瑞醫療2006年9月選擇在美國上市,最大的動力就是希望提高公司的國際化品牌形象,拓展美國和歐洲市場。

李西廷回憶,在啟動美國上市之前,邁瑞醫療已經完成在國內市場的戰略布局和原始積累,面臨「走出去」的發展瓶頸。相對於邁瑞已經拿下的東南亞和拉美市場,美國及西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此時對國內醫療器械廠商而言仍是空白。在海外上市,成為公司的突破口。

2006年登陸紐交所,到2016年私有化回歸,邁瑞醫療的國際化地位逐漸得到認可。根據標準普爾旗下資料庫統計的2015年全球醫療器械百強排行,邁瑞醫療位列世界醫療器械企業第43名,成為前50名中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邁瑞醫療透露,十年深耕海外高端醫療市場,邁瑞擁有海外經銷商超過2200家,產品遍布亞洲、歐洲、北美地區以及拉美等主要區域。在北美,公司與近萬家終端醫療機構合作,包括全美TOP10的綜合性醫院、頂級高校教學醫院、著名的專科醫療機構等。在歐洲,公司產品持續進入歐洲高端醫療集團、綜合醫院以及專科醫院。

通過在海外上市,邁瑞醫療雖然贏得了客戶認可,但在資本市場沒有獲得同樣的待遇。「個別機構頻繁惡意做空中概股,讓公司價值受到負面影響。」李西廷稱,與面對此類行為,公司不得不額外付出人力和時間成本進行應付。

「現在我們不需要再依靠美國上市公司這塊牌子來打品牌,而是靠產品質量、研發及創新來贏得市場。同時,回歸上市有利於公司真實價值的發現,讓國內投資者共享公司快速發展紅利。」李西廷表示。

仍處於成長期

邁瑞醫療回歸A股,除了現有的體量規模及品牌地位外,投資者更關注公司後續如何發展。財報顯示,2006年度,邁瑞醫療總營收為15.15億元,凈利潤為3.62億元;到了2016年,其營收已經超過90億元,凈利潤超過17億元。上市十年,邁瑞醫療的營收和凈利潤規模增長接近5倍。

對於邁瑞醫療如何延續過往的發展步伐的問題,「我們依然處於成長期,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巨大,增長空間仍十分寬鬆。」李西廷介紹,以邁瑞醫療市場佔有率最高的醫療監護儀為例,公司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超過飛利浦,在海外市場則排名第三位。從目前情況看,隨著國內醫療器械進口替代持續推進,邁瑞自主研發水平逐漸提高,公司將在該領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李西廷指出,除了醫療監護儀等優勢產品,邁瑞在影像設備、體外診斷設備和外科手術設備等領域進行了相關布局,搭建了完備的研發平台、質量平台以及IT技術平台。未來公司在底層技術和研發水平方面的「護城河」將更寬更深,新的業績增長點將不斷釋放。

近年來,邁瑞醫療「慷慨」投入研發。邁瑞醫療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研發費用分別達9.44億元、9.88億元和9.90億元。自公司創立以來,公司堅持將約10%的年銷售額投入研發,每年推出10餘款新產品。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A股申萬醫療器械行業37家上市公司2016年共投入研發費用18.30億元,平均研發費用為4945.95萬元。37家上市公司總體研發費用佔總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62%。

李西廷認為,與「GPS」(GE、飛利浦、西門子)等醫療器械「航母」級的國際巨頭相比,國內醫療設備研發製造企業的無序競爭仍沒有結束,尤其是在技術難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高端醫療設備領域亟待突破。未來邁瑞醫療將堅持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增強技術、資源整合實力。

技術創新推動發展

從1991年參與創立邁瑞醫療,到如今帶領公司完成27年的跨越發展,在李西廷看來,專註主業經營,實現技術報國,是支撐邁瑞醫療發展的推動力。

「在高端醫療器械設備領域,國內廠商仍缺少話語權,進口依賴度過高,導致醫療成本高企。」李西廷認為,作為關乎人們生命健康的陽光產業,必須堅持走自主研發的創新發展路徑。

2016年歐盟醫療器械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歐盟、日本共佔據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超過八成的份額,進口醫療設備憑藉技術難度大、科技含量高等優勢,基本佔領了醫療設備「金字塔」頂端。

李西廷將邁瑞醫療的創新發展路徑總結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跟隨國外技術步伐,功能性能向國際巨頭靠攏,在工程技術上創新,以低價格贏得市場;第二階段,與國外廠商並跑,圍繞全球客戶需求,在局部臨床功能方面進行微創新,實現局部技術的引領;第三階段,圍繞臨床診療場景,在多個業務領域開始領跑,產學研醫深入合作,創造性地給出解決方案,進入領跑階段。

摸著石頭過河試水自主創新的同時,邁瑞醫療沒有掩飾其與國際巨頭搶跑的「野心」。隨著對底層技術整合能力的成熟,邁瑞醫療通過併購吹響了「彎道超車」衝鋒號。2013年6月,邁瑞醫療以1.05億美元全資收購ZONARE。該公司屬於高端放射領域致力於超聲技術開發的領軍企業。通過此次收購,邁瑞希望加強在高端超聲方面的研發能力,進一步拓展美國市場,並向全球高品質影像產品領導者的目標邁進。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2014年,邁瑞醫療先後收購了12家公司。其中,11家為核心技術領先的研髮型公司。

「自己沒有核心技術,人家根本不會和你談收購。只有自己首先掌握底層技術,才有能力整合那些中小型技術創新企業。」李西廷告訴記者,公司近年來頻頻進行併購整合,背後離不開研發技術的積累。為了保持底層研發實力與公司發展速度的匹配,公司在全球建立了輻射全球的八大研發中心,擁有近1800名研發工程師,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矽谷、美國新澤西和美國西雅圖等地。

談到未來的發展目標,李西廷表示,中國在多個領域已經培育了全球領先的偉大企業。例如,互聯網領域的BAT、手機通信領域的華為以及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對於仍具有巨大需求缺口的醫療健康產業,中國同樣需要能與GPS等巨頭比肩抗衡的偉大企業,邁瑞醫療將以此為目標前進。

(中國證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證券報 的精彩文章:

封殺中興!在牽強的理由背後,美國打的什麼算盤?
中國經濟出版社轉讓兩家子公司100%股權

TAG: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