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案!港人失身份證失家當 被轉走570萬買黃金

奇案!港人失身份證失家當 被轉走570萬買黃金

失去一張身份證,不單令自己身份被盜,更遭人冒認盜取家財!

一名61歲男子疑不知被人偷去身份證,「騙徒四人組」其中一人假扮事主到銀行先後提款19.5萬元,再轉賬570萬元到油麻地一間金行購買17公斤金條。消息稱,由於騙徒貌似事主且年齡相若,加上簽名幾可亂真,警方不排除主腦是熟人,但追查大半年無果,昨日發布4名騙徒的閉路電視相片,呼籲市民協助緝捕。

遭騙徒盜用身份證且偷去589.5萬元存款的男事主61歲,他看過騙徒相片後,聲稱不認識疑犯。4名騙徒其中假扮事主的疑犯年約50至55歲,操本地話,案發時戴眼鏡,身穿白色外套、深色長褲,並攜有一個黑色背包。

4名涉案疑人特徵:

涉案疑人一:年約50至55歲的華裔男子,身高約1.7至1.75米,瘦身材,蓄黑色和白色短髮,操本地話,案發時戴眼鏡,身穿白色外套、深色長褲,並攜有一個黑色背包;

涉案疑人二:華裔男子,身高約1.7米,瘦身材,蓄短髮,案發時身穿黑色短袖上衣、短褲,並攜有一個斜孭袋及一把雨傘;

涉案疑人三:華裔男子,身高約1.7米,中等身材,案發時戴帽,身穿灰色短袖上衣、深色長褲,並攜有一個斜孭袋;

涉案疑人四:華裔男子,身高約1.7米,肥身材,禿頭,案發時身穿黑色短袖上衣、藍色長褲,並攜有一把雨傘。

事主6日後才發現

消息稱,估計事主去年中遺失身份證,但意外丟失抑或被人蓄意偷去仍待查,但從騙徒知悉事主的銀行戶口號碼及知其簽名樣式,相信騙徒早有預謀,且對事主有一定認識。事主失去身份證後一直沒有察覺,直至去年6月20日,他發現銀行戶口少了近600萬元,向銀行查詢始知6日前有人用其身份證及冒其簽名,從一間銀行的兩間分行提款及轉賬盜走巨款,這時他才發現自己遺失身份證,於是立即報警。

男主犯扮事主提款買金

警方接報追查後,案件細節及犯案經過曝光。據了解,案中主犯身穿運動外套,戴著眼鏡,他先於6月13日下午,跟另一名疑犯到中環皇后大道中一間銀行,冒充事主提取6萬元。

老千小試牛刀得手後,其後於6月14日上午,主犯先到油麻地一間金行訂金,再到彌敦道另一間銀行提取13.5萬元,並轉帳570萬到金行戶口;下午疑犯再回金行取走17條各重1公斤的金條。四名被警方發相追緝的賊人中,主要為一名50至55歲的華裔男主犯,負責扮成事主到銀行及金行辨理手續,另外三人則分別從旁照應及於街上協助主犯交收。據了解,涉案的銀行為一間中資銀行。

消息稱,騙徒要求轉賬巨款時,銀行職員曾向對方了解轉賬用途,並比對簽名。警方將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使用他人身份證」,由中區警區重案組跟進。

探員追查10個月無進展,昨日發出騙徒相片,呼籲市民如有資料提供,致電36601181或55425142與警方聯絡。據悉涉案是一間中資銀行。

銀行只靠睇樣對簽名被轟落後

銀行用戶被盜巨款事件一再發生,但銀行保安措施現仍沿用「對證件、對簽名」的做法,職員一旦「睇漏眼」,客戶隨時會受巨大損失。有網路保安專家批評措施過時,建議銀行引入指模及面容辨識系統,以及歐美銀行正使用的簽名辨識技術,以保障客戶利益。

前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幹事陳勇華指,銀行櫃位職員於處理客戶交易時,會小心核對其證件及簽名,若遇上大額交易,更會交主管核實,職員會詢問客戶個人資料,以確保其真實身份。今次事件,陳勇華不排除騙徒曾竄改身份證相片瞞騙職員,提醒客戶切忌將個人資料外泄,亦不應於所有戶口使用同一簽名。

促引入指模及面容辨識系統

中銀香港早前推出「指靜脈認證服務」,首階段全港各區將會有160部自動櫃員機(ATM),以及所有分行可使用服務。

華爾基利信息安全研究組織電腦保安研究員賴灼東則指,不少市民安全意識不足,習慣於信用卡、銀行戶口及各類賬戶,皆使用同一個簽名,一旦被拾獲信用卡簽賬收據,便容易被不法之徒有機可乘,騙徒若盜得事主身份證及模仿簽名,銀行職員一般難以分辨真假。

另外,由於本港銀行目前仍使用核對證件及簽名便可進交易,賴灼東認為此保安措施已不合時宜。他指出,目前不少歐美銀行已使用指模及面容辨識系統,只需約20秒,即可確認客戶身份。而為了進一步加強保安,銀行亦可以安裝「動態簽名辨識」技術,電子板會分辨提款者簽名時筆順次序、簽名速度,簽名力度等,以確認對方是否冒認簽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薈 的精彩文章:

港人「上車夢」不能成真 內地日泰成最受歡迎移居地
外國人眼中的香港十勝

TAG:香港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