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百年一夢,何必戀繁華

百年一夢,何必戀繁華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一起開啟美好的早晨!

只有內心清凈,才能得到幸福,見到任何繁華,不去蠅營狗苟;遇到任何逆境,自然捨得放下,這樣才可遠離煩惱,享受人生。

幸福應從內心清凈中來,世界上的種種繁華虛榮,並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因為刺激只能片刻,無法永恆,運用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感官快樂往往是暫時的,好比看一場電影或一場音樂會,曲終,場散,終有結束。

宋代汾陽有善昭禪師,得佛法奧義,修行真摯涅槃,他曾自我揶揄:「我不過是一個混日子的粥飯僧。傳佛心宗,並非我的職責。」當時許多僧眾、官員前後八請,求他出來講法開示,他都堅卧草庵,不肯出山。

那時得到僧者皆喜遊歷,四處看繁華事態,尋覓優雅風景,但善昭禪師卻很少出行,時人批評他缺少禪者的瀟洒與韻味。善昭卻嚴肅地說:「自古以來,祖師大德行腳雲遊,是因為聖心未通,道業未成,所以驅馳叢林,以求抉擇,而不是為了遊覽山水,觀風望景。」在善昭看來,風景再繁華,不過是風景,大德的禪師之所以遊歷,是因為感悟天地之道,而不是因為美景之美,才四處遊玩。出家人不睦繁華之心,如泥中青蓮,清新入脾,令人敬佩。

世間一切繁華的真相其實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離,有繁榮必然有頹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何必過於在意呢?坦然接受吧。放鬆心情,你會發現在這繁華喧囂的無常世界,你享有了一片安靜的心空。浮生且就是一夢罷了。

崛多禪師遊歷到太原定襄縣歷村,看見神秀大師的弟子結草為庵,獨自坐禪。禪師問:「你在幹什麼呢?」

僧人回答:「探尋清靜。」

禪師問:「你是什麼人?清靜又為何物呢?」

僧人起立禮拜,問:「這話是什麼意思?請你指點。」

禪師問:「何不探尋自己的內心,何不讓自己的內心清靜?否則,讓誰來給你清靜呢?」

僧人聽後,當即領悟了其中的禪理。

一個人無論處於什麼地位,過哪種生活,只要他內心清凈、安謐就可以過得幸福。

有一天,李端願太尉問曇穎禪師:「禪師!請問人們常說的地獄,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

曇穎禪師回答說:「無中說有,如同眼見幻境,似有還無;太尉現在從有中生無,實在好笑。如果人眼前看到地獄,為什麼心裡看不見天堂呢?天堂與地獄都在一念之間,太尉內心平靜無憂慮,自然就沒有疑惑了。」

太尉發問:「那麼,內心如何無憂慮呢?」曇穎禪師回答:「善惡都不思量。」太尉又問:「不思量後,那心歸何處啊?」曇穎禪師說:「心無所歸。」太尉再問:「人如果死了,歸到哪裡呢?」曇穎禪師問:「不知道生,怎麼知道死啊?」太尉說:「可是生我早已經知曉了的。」曇穎禪師又問:「那麼,你說說生從何啊?」

太尉正沉思時,曇穎禪師用手直搗其胸,說:「只在這裡思量個什麼?」太尉說:「是,只知道人生漫長,卻沒有發現歲月蹉跎。」曇穎禪師說:「百年如同一場夢。」

百年如同一場大夢,人更應該珍惜現在,減少憂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別去想著「未來一定發財」、「將來一定富貴」,誰知道將來又如何能?現在過得好,活出了真我,就已經很快樂,何必強迫自己非要把未來建設得如何輝煌呢?認真享受人生沿路的風景,這才是我們活著的證明。

「不戀繁華性自真」,什麼時候我們能放下世間繁華,什麼時候就能在污泥中舒展如水的花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境 的精彩文章:

當爭千秋風景,不圖一時風光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