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BC紀錄片造假?還好它沒有

BBC紀錄片造假?還好它沒有

上個星期BBC紀錄片爆出造假門,BBC承認多出震撼場景實際上是擺拍,包括《人類星球》、《冰凍星球》、《我在部落的一年》,以及去年大熱的《藍色星球》。BBC紀錄片一向口碑不俗,一直被認為是紀錄片界的標杆,這次爆出這樣的新聞,再讓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很讓人好奇,BBC紀錄片要怎麼贏回觀眾的信任。

今天要推薦的紀錄片也是BBC出品,不過這次爆出的造假名單中並沒有它,以BBC一貫的專業水準來看,還是值得一刷的。就是下面這部。

《大堡礁》,豆瓣評分9.1,IMDB評分8.4

關於《大堡礁》,IMAX、國家地理都有不少片子,但BBC出品的三集紀錄片《大堡礁》,是BBC首次詳細記錄大堡礁的作品,通過BBC成熟的記錄片拍攝手法,向全世界觀眾展示了大堡礁的神奇壯麗,也向人們介紹大自然中一個很少為人所知的領域:珊瑚礁。

世界七大自然奇蹟之一的大堡礁,形成不過萬年。兩萬年前,在現在綿延了兩千多公里的海岸線的地方,坐落著桉樹和千層木樹林,澳大利亞平原動物和土著人在樹林里共同生活,土著人就在現在已是深海水域的草原樹林上狩獵。最後一個冰河世紀末期,兩極冰川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地勢低洼的淺灘,珊瑚開始在大陸架邊緣生長,上升的海平面同時切斷了高低地區,在環礁湖形成了六百多個島嶼。所謂滄海桑田,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從最簡單的生物形式到複雜的大型海洋動物,這裡擁有世界上最為複雜的生物結構。這裡的一切都開始於一種叫做珊瑚蟲的微小生物,這是生命最奇妙美好的地方。大堡礁的面積之大,在太空也能看得見,可這綿延兩千多公里的海岸線邊的珊瑚礁,都來源於一種簡單微小的生命體,這是自然的哲學:用最微小的生命形成錯綜複雜的結構,為成千上萬種海洋生物提供棲息的場所。

大堡礁最負盛名的,還是他的海洋世界,這裡的每一種動物都探索出自己生存的法門,藍鰭鰺、銀魚集體覓食,統一行動,以此來對抗大型動物,小瀨魚靠吃掉自己體型是自己幾千倍的石斑魚口中的寄生蟲生存。陸地和海洋,動物們的生存法則似乎毫不相同,其中卻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說由最微小的生命建立最複雜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的哲學,那麼在複雜的生態系統中摸索自己生存的手段,就是生命的哲學。

小瀨魚以石斑魚嘴裡的寄生蟲為食

BBC的紀錄片久負盛名,該篇沿用了BBC紀錄片慣用的主持人式講述手法,超過600小時的水下拍攝,憑藉遠距離攝像機和先進的水下數字延時攝像技術,為觀眾呈現出大堡礁最旖旎絢爛的風光。感受一下隨手截壁紙的BBC紀錄片尊嚴。

我們所生活的星球廣袤無垠,宏偉壯麗的景色遍布每個角落,所幸科技的發達和紀錄片團隊的執著努力,讓我們不會錯過每一份美麗。

ps:想看的各位,騰訊視頻就有資源哦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生產隊 的精彩文章:

TAG:知識生產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