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商隱 《流鶯》 賞析

李商隱 《流鶯》 賞析

《流鶯》 李商隱

「流鶯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詩名《流鶯》, 「流鶯」:「鶯」,黃鶯,即黃鸝。「流」,指它的鳴聲婉轉。(南朝 梁 沈約 《八詠詩·會圃臨東風》:「舞春雪,襍za2流鶯。」)而李商隱這裡的「流」,恐怕更突出漂流不定,無所棲居的意思。

李商隱的這首《流鶯》,以往的很多鑒賞品讀都認為是李商隱自己身世的寫照,然而有很多詞與字分析下去,就會有些生搬硬套之嫌了。因緣際會,我無意中發覺這首詩很可能是源自李商隱同代詩人「元稹」寫的傳奇小說《傳奇》,《異聞集》載此篇,還保存原題,收入《太平廣記》488卷,收錄時改作《鶯鶯傳》。這個故事講述的是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悲劇故事。而據說這其實是「元稹」自己的故事。很顯然,李商隱是看完這部小說才寫的這首詩,而不是簡單地聽說這個事,就來寫詩,所以恐怕我們不得不也先閱讀完這個短篇小說,才來品讀李商隱的《流鶯》才更有味道,就好像李商隱寫的那首《贈柳》。故事從網上摘錄如下:

【唐代貞元年間,有位張生,他性格溫和而富於感情,風度瀟洒,容貌漂亮,意志堅強,脾氣孤僻。凡是不合於禮的事情,就別想讓他去做。有時跟朋友一起出去遊覽飲宴,在那雜亂紛擾的地方,別人都吵鬧起鬨,沒完沒了,好像都怕表現不出自己,因而個個爭先恐後,而張生只表面上逢場做戲般敷衍著。他從不參與始終保持穩重。雖然已是二十三歲了,還沒有真正接近過女色。與他接近的人便去問他,他表示歉意後說:「登徒子不是好色的人,卻留下了不好的品行。我倒是喜歡美麗的女子,卻總也沒讓我碰上。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凡出眾的美女,我未嘗不留心,憑這可以知道我不是沒有感情的人。」問他的人這才了解張生。

過了不久,張生到蒲州遊覽。蒲州的東面十多里處,有個廟宇名叫普救寺,張生就寄住在裡面。當時正好有個崔家寡婦,將要回長安,路過蒲州,也暫住在這個寺廟中。崔家寡婦是鄭家的女兒,張生的母親也姓鄭,論起親戚,算是另一支派的姨母。這一年,「渾瑊jian1」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會帶兵,軍人趁著辦喪事進行騷擾,大肆搶劫蒲州人。崔家財產很多,又有很多奴僕,旅途暫住此處,不免驚慌害怕,不知依靠誰。

在此以前張生跟蒲州將領那些人有交情,就托他們求官吏保護崔家,因此崔家沒遭到兵災。過了十幾天,廉使「杜確」奉皇帝之命來主持軍務,向軍隊下了命令,軍隊從此才安定下來。鄭姨母非常感激張生的恩德,於是大擺酒席款待張生。在堂屋的正中舉行宴飲,又對張生說:「我是個寡婦,帶著孩子,不幸正趕上軍隊大亂,實在是無法保住生命,弱小的兒子年幼的女兒,都是虧你給了他們再次生命,怎麼可以跟平常的恩德一樣看待呢?現在讓他們以對待仁兄的禮節拜見你,希望以此報答你的恩情。」便叫她的兒子拜見。兒子叫歡郎,大約十多歲,容貌漂亮。接著叫她女兒拜見:「出來拜見你仁兄,是仁兄救了你。」過了好久未出來,推說有病。鄭姨生氣地說:「是你張兄保住了你的命,不然的話,你就被搶走,還講究什麼遠離避嫌呢?」過了好久她才出來。穿著平常的衣服,面貌豐潤,沒加新鮮的裝飾,環形的髮髻下垂到眉旁,兩腮飛紅,面色艷麗與眾不同,光彩煥發,非常動人。張生非常驚訝她的美貌急忙跟她見禮,之後她坐到了鄭姨的身旁。因為是鄭姨強迫她出見的,因而眼光斜著注視別處,顯出很不情願的樣子,身體好像支持不住似的。張生問她年齡,鄭姨說:「現在的皇上甲子那年的七月生,到貞元庚辰年,今年十七歲了。」張生慢慢地用話開導引逗,但鄭的女兒根本不回答。宴會結束了只好作罷。

張生從此念念不忘,心情再也不能平靜,想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卻沒有機會。崔氏女的丫環叫紅娘,張生私下裡多次向她叩頭作揖,趁機說出了自己的心事。丫環果然嚇壞了,很害羞地跑了,張生很後悔。第二天,丫環又來了,張生羞愧地道歉,不再說相求的事。丫環於是對張生說:「你的話,我不敢轉達,也不敢泄露,然而崔家的內外親戚你是了解的,為什麼不憑著你對她家的恩情向他們求婚呢?」張生說:「我從孩童時候起,性情就不隨便附合。有時和婦女們在一起,也不曾看過誰。當年不肯做的事,如今到底還是在習慣上做不來。昨天在宴會上,我幾乎不控制自己。這幾天來,走路忘了到什麼地方去,吃飯也感覺不出飽還是沒飽。恐怕過不了早晚,我就會因相思而死了。如果通過媒人去娶親,又要『納采』,又要『問名』,手續多得很,少說也得三四個月,那時恐我也就不會在人世了。你說我該怎麼辦呢?」丫環說:「崔小姐正派謹慎很注意保護自己,即使所尊敬的人也不能用不正經的話去觸犯她。奴婢的主意,就更難使她接受。然而她很會寫文章,常常思考推敲文章寫法,怨恨沒有思慕之人的情形常持續很久。您可以試探地做些情詩來打動她,否則,是沒有別的門路了。」張生非常高興,馬上做了兩首詩交給了紅娘。當天晚上,紅娘又來了,拿著彩信紙交給張生說:「這是崔小姐讓我交給你的。」看那篇詩的題目是《明月三五夜》,那詩寫道:「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也微微地明白了詩的含義。當天晚上,是二月十四日。崔鶯鶯住房的東面有一棵杏花樹,攀上它可以越過牆。陰曆十五的晚上,張生於是把那棵樹當作梯子爬過牆去。到了西廂房,一看,門果然半開著,紅娘躺在床上,張生很吃驚。紅娘十分害怕,說:「你怎麼來了?」張生對她說:「崔小姐的信中召我來的,你替我通報一下。」不一會兒,紅娘又來了,連聲說:「來了!來了!」張生又高興又害怕,以為一定會成功。等到崔小姐到了,就看她穿戴整齊,表情嚴肅,大聲數落張生說:「哥哥恩德,救了我們全家,這是夠大的恩了,因此我的母親把幼弱的子女託付給你,為什麼叫不懂事的丫環,送來了淫亂放蕩詞?開始是保護別人免受兵亂,這是義,最終乘危要挾來索取,這是以亂換亂,二者相差無幾。假如不說破,就是保護別人的欺騙虛偽行為,是不義;向母親說明這件事呢,就辜負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讓婢女轉告又怕不能表達我的真實的心意。因此借用短小的詩章,願意自己說明,又怕哥哥有顧慮,所以使用了旁敲側擊的語言,以便使你一定來到。如果不合乎禮的舉動,能不心裡有愧嗎?只希望用禮約束自己,不要陷入淫亂的泥潭。」說完,馬上就走了。張生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樣才好,只好又翻過牆回去了,於是徹底絕望。

一連幾個晚上,張生都靠近窗戶睡覺,忽然有人叫醒了他。張生驚恐地坐了起來,原來是紅娘抱著被子帶著枕頭來了,安慰張生說:「來了!來了!還睡覺幹什麼?」把枕頭並排起來,把被子搭在一起,然後就走了。張生擦了擦眼睛,端正地坐著等了半天,疑心是在做夢,但是還是打扮得整整齊齊,恭恭敬敬地等待著。不長時間紅娘就扶著崔鶯鶯來了。來了後崔鶯鶯顯得妖美羞澀,和順美麗,力氣好像支持不了肢體,跟從前的端莊完全不一樣。那晚上是十八日,斜掛在天上的月亮非常皎潔,靜靜的月光照亮了半床。張生不禁飄飄然,簡直疑心是神仙下凡,不認為是從人間來的。過了一段時間,寺里的鐘響了,天要亮了。紅娘催促快走,崔小姐嬌滴滴地哭泣,聲音委婉。紅娘又扶著走了。整個晚上鶯鶯沒說一句話。張生在天蒙蒙亮時就起床了,自己懷疑地說:「難道這是做夢嗎?」等到天亮了,看到化妝品的痕迹還留在臂上,香氣還留在衣服上,在床褥上的淚痕還微微發亮、晶瑩。這以後十幾天,關於鶯鶯的消息一點也沒有。張生就作《會真詩》三十韻,還沒作完,紅娘來了,於是交給了她,讓送給崔鶯鶯。從此鶯鶯又允許了,早上偷偷地出去,晚上偷偷地進來,一塊兒安寢在以前所說的「西廂」那地方,幾乎一個月。張生常問鄭姨的態度,鶯鶯就說:「我沒有辦法告訴她。」張生便想去跟她當面談談,促成這件事。不久,張生將去長安,先把情況告訴崔鶯鶯。崔鶯鶯彷彿沒有為難的話,然而憂愁埋怨的表情令人動心。將要走的第二天晚上,鶯鶯沒有來。張生於是向西走了。

過了幾個月,張生又來到蒲州,跟崔鶯鶯又聚會了幾個月。崔鶯鶯字寫得很好,還善於寫文章,張生再三向她索要,但始終沒見到她的字和文章。張生常常自己用文章挑逗,崔鶯鶯也不大看。大體上講崔鶯鶯超過眾人,技藝達到極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談敏捷雄辯,卻很少應酬;對張生情意深厚,然而卻未用話表達出來;經常憂愁羨慕隱微深邃,卻常像無知無識的樣子;喜怒的表情,很少顯現於外表。有一天夜晚,崔鶯鶯獨自彈琴,心情憂愁,彈奏的曲子很傷感。張生偷偷地聽到了,請求她再彈奏一次,卻始終沒彈奏,因此張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不久張生考試的日子到了,又該到西邊去。臨走的晚上,張生不再訴說自己的心情,而在崔鶯鶯面前憂愁嘆息。崔鶯鶯已暗暗知道將要分別了,因而態度恭敬,聲音柔和,慢慢地對張生說:「你先是亂我心志,最後是拋棄我,你當然是合適的,我不敢怨恨。現在你的心也亂了,你娶我,那是你的恩德。山盟海誓也有到頭的時候,你又何必對這次的離去有這麼多感觸呢?然而你既然不高興,我也沒有什麼安慰你的。你常說我擅長彈琴,我從前害羞,所以沒給你彈。現在你要走了,就滿足您的這個心愿吧。」於是她開始彈琴,彈的是《霓裳羽衣曲》序,還沒彈幾聲,發出的悲哀的聲音又怨又亂,不再知道彈的是什麼曲子,身邊的人聽了哭了起來,崔鶯鶯也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淚流滿面;急步回到了母親處,再沒有來。第二天早上張生出發了。

第二年,考試不中,張生便留在京城。於是寄信給崔鶯鶯,以安慰她的心。崔鶯鶯的回信,大致記在這裡,信上說:

捧讀來信,愛撫之意極為深厚。兒女之情,悲喜交集!還送我一盒花粉,一支口紅,送我這些裝飾品,但我又為誰打扮呢?看到這些東西更增添了思念,只是增加了悲嘆而已。從信中得知您就在京城,溫習學業里進修的要點本在求得安寧。只恨我這個粗陋的人,永遠被拋開了。命中如此,知道了還有什麼好說呢?從去年秋天以來,經常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在熱鬧場合,有時強顏歡笑,更深夜靜獨自一人時,無時無刻不珠淚成串。甚至睡夢中,也常常由於離別憂思而抽咽。纏綿恩愛,一時如同平常一樣,幽會還沒有結束,驚魂已隨夢斷。雖然半邊被窩還是暖和的,但想起您來已非常遙遠。前些日子分別後,轉眼已過一年。長安是行樂的地方,到處都會觸動情思。好在您沒有忘記我這微不足道的人,眷戀之情從未倦怠。我淺薄的心意,無法用來酬報您。至於生死相守的盟約,卻永遠不變。我從前因為您是中表之親,有時同在一起吃飯。我經不住誘惑,便獻出了一片痴情。少女情不能自禁。您像「司馬相如」用彈琴挑逗「卓文君」那樣來挑逗我,我卻未能像「高氏之女」用投梭拒絕「謝鯤」那樣拒絕您。等到我們同衾共枕時,情深意長。我一片痴情,以為可以有所寄託,怎能想到見您之後,卻不能締結良緣,而我卻以自己獻身為羞恥,不能公開侍奉您。畢生長恨,除了悲嘆還有什麼好說的!假如仁人的心,能成就我卑微的心愿,那麼我就是死了,也像活著一樣。如果曠達的人不屑私情,忽略小節追求大業,把先前的情分看成醜行,把誘迫的誓盟認為是可以不用遵守,那我將骨毀形銷,赤誠之心永不改變,如同墜落的花朵和枯葉依風隨露,仍然託身在您腳下的塵土之中。生死至誠,盡言於此。對著信紙嗚咽流淚,感情無法表達。千萬保重,千萬保重,玉環一枚,是我小時玩的東西,寄給您佩帶在腰上。玉表示堅韌不變,環表示周而復始永不斷絕。附帶寄上亂絲一縷,斑竹茶碾子一個。這幾樣東西不值得珍重,用意是希望您像玉一樣堅貞,我的志向像環一樣永不改變。淚痕留在竹上,愁思縈繞如絲如縷。用這些東西表達感情,作為相愛的見證。心靠得近,身子卻離得遠,相見無期。幽恨凝聚!神馳千里和您相會。千萬保重!春風吹著常易得病,努力加餐為好。自己多保重,不要以我為念。

張生把她的信拿給朋友看,因此當時很多人都知道這事。他的好友「楊巨源」喜歡寫詩,為此寫了題為《崔娘》的一首絕句:

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銷初。

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河南「元稹」也續張生的《會真詩》寫了三十韻,詩中寫道:

【注釋】「會真」意為遇仙。

「微微月光透簾櫳,閃閃螢光穿碧空。

遠方天色始縹緲,低處樹影已蔥蘢。

風吹庭竹龍吟起,鳥鳴井桐鸞聲同。

羅綃飄拂垂薄霧,環佩叮咚響輕風。

仙人儀仗隨王母,雲靄迷漫擁仙童。

夜深歡會靜悄悄,清晨晤別爾蒙蒙。

鞋面刺縝珠光閃,褲上印花紋樣隆。

瓊玉寶釵似彩鳳,綾羅披肩若彩虹。

說是來自瑤華浦,將要朝拜碧玉官。

因游東都洛城北,偶往宋玉鄰家東。

戲弄初時微拒絕,溫柔情意已暗通。

低頭鬢髮蟬翼動,回身輕步玉慶蒙。

轉側顏面花雪貌,登床抱入綺羅叢。

鴛鴦交頸翩翩舞,翡翠交歡在一籠。

眉黛含羞局凝聚,唇紅暖意更沖融。

氣息清香花蕊發,皮膚溫潤玉肌豐。

無力卷將臂腕動,多嬌愛把柔軀躬。

汗流如珠點點滴,發亂蓬山綠蔥蔥。

方喜迎得千年會,忽聽已打五更鐘。

留連時刻心有恨,繾綣情深意難終。

慵懶臉色含愁態,芬芳詞語誓心衷。

贈環比喻命運共,留結表示心事同。

淚流妝粉宵對鏡,殘燈遠處飛暗蟲。

蠟燭光搖仍苒苒,旭日東升漸瞳朧。

乘鶩回到洛水去,吹簫飛登中嶽嵩。

衣香猶如染香麝,枕膩尚留胭脂紅。

妾心愁如塘中草,君身飄流類轉蓬。

素琴彈奏別鶴操。仰首天漢盼歸鴻。

大海遼闊實難渡,青天高遠不易沖。

行雲歡會無處所,空留簫史在樓中。

張生的朋友聽到這事,都覺得很訝異,然而張生的情意已斷絕。元稹和張生非常友好,便問他為什麼要斷絕跟鶯鶯的關係。張生說:「大凡上天所造就的絕代佳人,不危害她自身,就一定為害他人。如果崔鶯鶯婚配富貴人家,憑藉著嬌寵,不成雲不成雨,就成為蛟成為螭,我不知道她會變成什麼。從前殷商的紂王,西周的幽王,擁有百萬人口的國家,力量很雄厚,然而一個女子就可以破壞它,潰散他的民眾,宰割他的軀體,至今仍被天下人恥笑。我的德行不足以戰勝妖孽,因此只好克制感情。」這時在座的人全都非常感嘆。

後來,崔鶯鶯又嫁給別人,張生也另外娶妻。有次他剛巧經過崔鶯鶯住處,便透過她的丈夫告訴崔鶯鶯,請求以表兄的身份見面。丈夫告訴她,崔鶯鶯卻始終不肯出來。張生哀怨的心情流露到臉上。崔鶯鶯知道後偷偷寫一首詩,詩說:

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終於沒有見他。幾天以後,張生要走,她又寫一首詩來謝絕:

棄我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從此再也沒有消息。當時的人大都稱讚張生是善於補過的人。我常在朋友聚會之時,談到這件事。要使聰明的人不再做這種件事,而做了這種事的人不要再被迷惑。

貞元年間的一個九月,友人李公垂住在我靖安里的家中,我同他談到這事。李公垂極稱奇異,便寫了《鶯鶯歌》以傳播這件事。崔氏小名鶯鶯,李公垂以她的名字作為篇名。】

好,關於「張生」與「崔鶯鶯」的這個故事看完了,張生和崔鶯鶯會是這樣一個結局,怎麼說呢,我想多數人是非常惋惜他們的這段愛情故事的。想來李商隱也是如此,才寫了這首《流鶯》,這「流鶯」是第一句詩的前兩個字,可是我們似乎又不能當做無題詩來處理,無題詩很多都是即興的。而這首詩明顯是為「崔鶯鶯」所寫,所以這詩名還是有些意義的。我們先看原詩:

「流鶯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

字詞典故「參cen1差」:不平,生活不平坦,很蹉跎。「陌」:阡陌,田間小路的意思。「臨流」:面臨著水流。(李白的《紫騮liu2馬》「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賞析李商隱說,隨著寡母流浪的崔鶯鶯,生活本就處於漂泊動蕩之中。不想又遇到了兵災這樣的蹉跎不平之事。借著張生的幫忙,她一家度過了陌生的窄路,然而在張生如流水般的風流面前,她無法自持了。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字詞典故「囀zhuan4」:(鳥婉轉地鳴叫。)在本詩中,恐怕還和「傳」有諧音的意味。「良辰」:美好的時光。(三國 魏阮籍《詠懷》之九:「良辰在何許,凝霜沾衣襟。」)「佳期」:指男女約會的日期。(

《楚辭·九歌·湘夫人》:「登白薠fan2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王逸 註:「佳謂 湘夫人 也……與夫人期歆xin1饗xiang3之也。」)

賞析李商隱說,崔鶯鶯巧妙地傳達了自己即巧妙又美妙的鳴叫,豈能沒有自己的本意呢?只是她與張生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卻無法總是有固定的日期。

也就是說他們因為沒有結婚就私下幽會,所以沒能固定。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字詞典故「風朝」:風流過的清晨。「露夜」:帶著露水的深夜。「陰晴」:陰在前,晴在後,應該是黑夜白天顛倒的意思。

賞析李商隱說,他們只能夠在風流過後的清晨分開,在露水深重的夜晚相會,如此的黑夜白天顛倒里,過著自己幽會的美好時光。總是在等待千家萬戶的開門和閉門的時間,避開以便去過自己的兩人世界。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賞析李商隱說,崔鶯鶯也曾經痛苦表達自己的傷春之情,那些文字都讓我們不忍心聽到。張生去的那個有著許多鳳凰的長安城,何處可有一枝帶著花的樹枝,能夠讓我這隻「流鶯」在那裡安家,在你的身旁陪著你。

好像李商隱一講到男女之事,長安城,他就喜歡用鳳城來描述,呵呵。像《為有》「鳳城寒盡怕春宵」。再來講這個「花枝」,杜甫《宿府》里有一句「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伶ling2俜ping1:孤單的意思。所以李商隱這裡就有這樣的意味,如此孤單,只求在長安城也能夠給我一根花枝讓我這隻「流鶯」可以呆就行了。

最後我們回到詩名,這個不能輕易定性為無題詩的詩名「流鶯」,應該如何解釋呢?我以為皆而有之,首先崔鶯鶯必然是一隻鳴叫婉轉的美麗黃鶯,這我們從張生對她之前的說法就可以得知。可是她就是一隻非常不幸的黃鶯,一開始是父親過世,隨著母親漂泊。後來有了張生這個心上人,卻又為社會觀念所遺棄。所以她又是一隻流浪漂泊的黃鶯。

最後,我們來講一講故事的原型「元稹」和「崔鶯鶯」,根據近代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的考證:(元稹年輕時曾和崔鶯鶯相愛,私定終身,但他為了政治前途,遺棄了崔鶯鶯,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韋叢」,在歷史上留下了薄情的定論。其實這是同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係的,寅恪先生說得非常清楚:「唐朝社會承南北朝之舊俗,通以二事評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與仕而不由清望官,俱為社會所不齒。」所以,「捨棄寒女而別婚高門,當日社會所公認之正當行為也。」

也就是說,當時如果婚姻不娶名家女,做官不做清望的官,都是為社會所不齒的。然而,在對於有情有義的文人來說,卻是同情「崔鶯鶯」的,所以李商隱寫下了這首《流鶯》。我們之前品過李商隱寫的《贈柳》,就能夠看出李商隱更看重情感。

據說眾所周知的元代《西廂記》就是源自這個《傳奇》,或者叫《會真記》,或者叫《鶯鶯傳》。

《流鶯》 李商隱

「流鶯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本文圖片為網上搜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路川漫遊詩境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 《安定城樓》 賞析
李商隱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賞析

TAG:路路川漫遊詩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