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資背景存疑,惠民益貸與國泰方面能夠給投資者一個負責任的說法嗎?

國資背景存疑,惠民益貸與國泰方面能夠給投資者一個負責任的說法嗎?

雖說在互金行業,P2P平台與背後靠山互甩現象不足為奇,但被公開撇清關係之後緊抱大腿不撒手,繼續進行虛假宣傳的確實屈指可數。而現有信息顯示,惠民益貸似乎就是這樣一家企業,他的國資背景是否真實,惠民益貸與國泰方面能夠給投資者一個負責任的說法嗎?

近日,記者在關注最新p2p平台備案進展時,恰巧看到「國泰?惠民益貸」的公司備案信息內容是「備案申請中,備案完成後披露」。進而研究下此平台的股東和相關風險等情況是否符合備案相關規定,這家網貸平台的運營主體是上海惠民益貸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民益貸)。據相關數據顯示,這家p2p網貸平台曾被國資背景的股東公開表明終止代持。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惠民益貸成立於2015年2月5日,法定代表人是白冰,註冊資本金為10000萬人民幣,認繳這一欄沒有公示。公司目前顯示的是四戶股東分別為白冰、上海玉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湖投資)、上海祺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蘇州國泰睿承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睿承德)。其中,白冰個人持股比例為25%,玉湖投資持股比例為55%,上海祺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0%,國泰睿承德持股比例為10%。

惠民益貸是在2015年7月26日與國泰睿承德達成入股協議。同年9月16日,惠民益貸與國泰睿承德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並正式更名為國泰?惠民益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國泰睿承德的股東構成是浙江睿承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口鑫沃何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浙江睿承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比為38%、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比為40%、海口鑫沃何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比為22%。浙江睿承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東為自然人林爭暉和盧承洋,海口鑫沃何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東為自然人林一明和林爭暉。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沒有公開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構成,據天眼查信息,其是由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和國家電力公司等123家股東組成。而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又是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控股;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 是由 深圳市人民政府100%控股。或正因此,惠民益貸搖身一變成了「系出名門」、「國資背景」的p2p平台。

頗為尷尬的是,惠民益貸官網宣稱國泰睿承德是入股,但據相關媒體報道,國泰睿承德對外宣稱的卻是股份代持,並且在2017年3月的最新公告中已公布終止股份代持。因目前國泰睿承德官網上最新公告一欄正處於系統維護中,所以在2018年3月28日記者向國泰睿承德官網企業郵箱發了採訪函,就公告相關內容進行詢問了解,截止發稿時暫未收到回復。

如果說涉及國資背景唯一的股東國泰睿承德都已表明終止代持,那麼惠民益貸的工商信息為何遲遲沒有作出更改,即使沒有變更工商信息,持續以「國資背景」、「國企背景」進行宣傳似乎有所不妥。

2018年3月28日上午九點,記者也向惠民益貸發了一份採訪函,就此終止代持公告、國資背景宣傳等事項進行了詢問了解,截止發稿時尚未收到惠民益貸企業郵件的回復。難免讓人懷疑是否在惡意誤導投資者、混淆大眾視聽呢?

面對如此多的疑問,記者幾經周折終於在4月7日聯繫上了惠民益貸的公關代表曹經理,曹經理表示企業郵箱她是沒有許可權操作的,隨後記者把採訪函轉入她的私人郵箱,很快的,一個小時之後便收到了回答稿。對於國泰睿承德發布的終止代持的公告,她給與的回答是基本全部否定,她稱國泰睿承德確實是發過此公告,但經惠民益貸和國泰睿承德溝通之後,國泰睿承德及時撤回了公告。曹經理稱國泰睿承德官網已無此公告。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泰睿承德的官網最新公告一欄是處於維護中狀態無法查看是否真有撤回。另外,曹經理對於代持一事,稱只是子虛烏有,她表示國泰睿承德至始至終都是惠民益貸持股比例為10%的股東,曹經理還表示工商信息管理網站的查詢結果可證明一切,所以不存在已經退出和虛假宣傳。

需要注意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顯示,確實如此,國泰睿承德仍在惠民益貸的股東一欄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核准日期為2015年2月5日。也就是說2015年還是,現在可不好說,畢竟有一種可能就是工商信息沒有做出及時變更。

基於惠民益貸全盤否定的回復,確實也不能只輕信一家之言,然後記者又多次撥打了國泰睿承德官方電話,相關人員給了國泰睿承德的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林爭暉的手機號碼。在4月9日撥通了兩次電話,第一次林總稱在忙,那麼記者也不便打擾,兩個多小時後記者再次聯繫林總,林總因為在開車所以讓記者把採訪函發到他私人郵箱,他會通過簡訊把郵箱發到記者手機上。記者還特意發了一個簡訊方便林總回復,信息狀態顯示已讀但是沒有回復。在4月10號記者再次撥打林總手機,直接被拒接,之後就再也沒了下文,截止發稿日也沒有收到林總的回答。

在這日益嚴格、合規起來的網貸行業,惠民益貸還是要多重視此番負面影響,不是簡單的否定就可以堵住這悠悠之口的,不然自身的股東背景都成迷,就更不用說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資有道官微 的精彩文章:

TAG:投資有道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