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為何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典型悲劇人物之一?根本原因是這個

韓信為何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典型悲劇人物之一?根本原因是這個




韓信是漢王朝的開國功勛,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可以說沒有韓信,也就沒有大漢王朝。




但韓信的結局並不好,立下大功,卻被殺身亡,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典型悲劇人物之一。










這不能只怪漢王朝的薄情寡義,與韓信本人的性格有關。他性子太直,情緒太真,城府太淺,對政治太不敏感,才是根本原因。




大眾眼裡的「另類」



韓信出身平民,家窮,長大成人後,既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連自己都養不活。他便經常到這家混一頓,明天到那一家蹭一碗飯吃,依靠他人糊口度日。當時誰家都不寬裕,這樣的吃白食者,時間長了,沒有人不討厭他的。




他開始吃大戶,認為當地的亭長是個小官,家裡應該富裕,就賴在他家吃閑飯,一吃就是幾個月。




這樣,亭長老婆不幹了。一天早上,亭長老婆做好早飯,立即就組織家人把飯吃完。等韓信來蹭飯時,就說飯吃完了。韓信看出她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而去。




你在人家這吃閑飯吃了幾個月,一頓飯不給你吃,就勃然大怒。看來,在韓信心裡,吃白食吃得心安理得、天經地義。










一次,一個老婦在河邊洗東西,見韓信餓得可憐,就給他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直到漂洗完畢。




韓信很感動,就對這位老大娘許諾:"吾必有以重報母。"我以後如果混好了,我會好好謝謝你的。




老婦是個很有見識的人,聽到這話不但不高興,反而斥責起韓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你一個堂堂大男人,卻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吃食,難道是貪圖報答嗎?




估計,韓信當時一定是個大紅臉,羞愧死了。



但是,如此食不果腹的一個人,卻在母親死後,還非要講排場。他借錢辦喪事,還專門找了一處又高又寬敞的土地作為母親的墳地,墳地的四周可安頓1萬家。可想韓信找的墳地有多大!




這樣行事的人,自然惹起大家的非議。




難怪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故意想侮辱韓信。不過他幸虧侮辱了韓信,不然他也不會作為屠戶的身份留名青史。




他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併當眾辱之道:"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




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襠下爬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後人看韓信後來成名,就定論他是「小不忍而亂大謀」「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果不成名呢,那就是貪生怕死。事實上,當時,韓信確實沒有絲毫成名的跡象。  


  


亂世成就英雄



如果沒有亂世,估計韓信永遠就是一個被鄉人看不起的「小混混」。看來,亂世也有好處,可以讓烏雞變鳳凰。




陳勝、吳廣起義後,反秦起義被點燃,四處都是起兵打仗。項梁渡過淮河北上,韓信見老是混飯吃沒啥意思,就投奔了項梁。




開始,韓信在軍隊里,默默無聞,毫無建樹。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估計計謀也不咋地兒,項羽都不予採納。韓信心灰意冷,看不到未來和希望。




劉邦入蜀後,韓信就離楚歸漢,不顯山,不露水。




有一次,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處斬,眼看就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急中生智,高聲喊道:"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



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又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一交談,很是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就讓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並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一句話救了自己一條命。韓信,算是奇人。




韓信很會投機,他見蕭何是劉邦身邊的紅人,就多次找機會接近蕭何。蕭何很有水平,發現韓信很有水平,就極力推薦給劉邦,希望劉邦委以重任。但劉邦卻沒有採納蕭何的建議。







(圖)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歷史沒有具體交代韓信的成長經歷,不知道他的能力和水平是怎麼來的,是讀書學來的,還是高師帶出來的,還是有其他途徑。反正,韓信離開家鄉,當了兵後,就有能力和水平了。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際上是項羽把劉邦排擠到漢中,有十多位將領看劉邦如此,就相約在夜裡逃亡。韓信就是其中之一。




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這就是「月下追韓信」的著名典故。




軍中有人向漢王報告"丞相何亡。"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可見,劉邦是多麼倚重蕭何。










誰知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進見,劉邦且怒且喜,罵蕭何為何逃跑,蕭何說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韓信。




劉邦罵:"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蕭何答:"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




劉邦見蕭何如此看好韓信,就同意韓信為將。但蕭何堅持要再加以重用,劉邦表示可以讓他做大將。











蕭何又說:"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劉邦同意了蕭何的要求。




諸將聽說後,都很高興,人人覺得有機會被選拜大將了。等到拜大將時,竟是韓信,全軍皆感到驚訝。




韓信就是這樣讓人出乎不意。




真性情一覽無餘




韓信當上大將後,到了楚國故里領兵,立即就做了兩件事,有恩報恩,以德報怨。




一是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召見亭長時,只賞他一百錢,並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




二是召見曾經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屠戶,封他為中尉。並且告訴諸將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從中可以看出韓信的性格,愛憎分明,是個直腸子。




韓信不負眾望,一連滅掉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後,他派人向劉邦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




竟然公然向劉邦要官,直接得要命,赤裸裸得不能再赤裸裸了,換誰聽了也不舒服。











劉邦果然大怒,大罵韓信竟想自立為王。幸虧張良、陳平識大局,為劉邦點明其中的利害關係,劉邦才立韓信為齊王。




韓信雖然成功要得了王位,但畢竟是伸手要的,劉邦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給的,彼此心裡大概都不順暢,在劉邦這肯定留下很深的芥蒂。




領導對你有了想法,你還能有好日子過?




在韓信的帶領下,漢軍最終消滅項羽,劉邦也不得不嘆服韓信的本事說:「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




但是,韓信在劉邦心裡,永遠不是個讓人放心和踏實的人物,總是讓劉邦顧忌。




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後面的副車上。韓信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在生死關頭,韓信非常直接指出皇帝的通病,為自己公然叫屈,也算是大膽至極。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看透就說透,沒法做朋友。


 


劉邦還是在乎韓信的叫屈的,就赦免了韓信,貶其為淮陰侯。




命保住了,就夠幸運了,還不感恩戴德,夾著尾巴做人。韓信不,他有了想法,鬧起了情緒,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在家中悶悶不樂。




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







(圖)樊噲(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漢開國元勛,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






人家對你這麼客氣,你應該感到有面子,誰知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看不起同僚,自視甚高,怎能不引起嫉妒和怨恨?


             


不甘人下鋌而走險




被貶後,韓信鬱鬱寡歡,心裡老是調節不過來,決定找事,再干一番事業。




當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向韓信辭行,韓信開始鼓動他造反。




韓信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蒼天嘆息說:「您可以聽聽我的知心話嗎?有些心裡話想跟您談談。」




陳豨說:「一切聽任將軍吩咐!」




韓信說:「您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您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陳豨堅信韓信有雄才大略,深信不疑地立即表態:「我一定聽從您的指教!」




公元前197年,陳豨果然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平叛,讓韓信一起去,但韓信託病拒絕,還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您。」




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髮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裡應外合,共舉大事。











誰知,就在生死存亡之際,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就上書告發了韓信反叛的消息。




真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很多大事都是壞在小人物身上。看來,做大事,不能忽略任何細節,不能小瞧任何一個人。




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抓起來,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和蕭何謀劃,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召集列侯群臣都來祝賀。




韓信還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毫無準備地進宮了。一進去,蕭何就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並誅殺了韓信的三族。




司馬遷說:「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太史公的評論,可謂一語中的。一個人的性情太真,太直,不能受屈,太強硬,就很容易被折斷。




不但韓信如此,歷史上很多英雄也是如此,概莫能外。




作者:

王子皿,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特此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文中圖片來源網路,為影視劇作品《鴻門宴》劇照,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命喪荒野,他借個肉身回家看老娘,卻想要娶了人家的新娘
《紅樓夢》里的男性,為什麼都那麼不堪?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