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暴」中的鴻茅藥酒,貴陽賣得如何?省醫專家:它是葯不是酒

「風暴」中的鴻茅藥酒,貴陽賣得如何?省醫專家:它是葯不是酒

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

唐代「藥王」孫思邈或許想不到,當初在《千金方》中寫下的這句話,跨越1300多年後,成為中國無數藥酒企業的宣傳語。

藥店中出售的鴻茅藥酒,500毫升裝的售價298元。

在中國藥酒市場,鴻茅藥酒的地位曾經堅不可摧,直至最近爆出的一個大事件——廣東一名醫生網上發帖稱鴻茅藥酒是「毒酒」,鴻茅藥酒公司所在地內蒙古涼城縣警方跨省抓捕這名醫生。對於公眾的質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

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貴陽,還能買到鴻茅藥酒嗎,銷量如何?這個藥酒究竟能治病還是致病?非處方葯和處方葯有啥區別?帶著疑問,貴州都市報記者走訪了貴陽市場。

事件梳理:跨省抓捕醫生引發輿論抨擊

去年12月19日,廣東醫生譚秦東在網上發表了一篇帖子,稱在老年人群體中熱銷的鴻茅藥酒,實際上是酒劑類中藥,成分中含有多種毒性中藥材。這篇帖子以「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為題,從心肌變化、血管老化、動脈粥樣硬化等方面,想說明鴻茅藥酒對老年人會造成傷害。

譚秦東醫生已經走出了看守所。圖片源自網路

帖子發布後不久,這家藥酒企業以譚秦東惡意抹黑造成自身140萬元經濟損失為由報警。今年1月10日,譚秦東在自家樓下被內蒙古涼城縣警方帶走。

4月15日,涼城警方發布通報稱,對譚秦東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系因其行為「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讓鴻茅藥酒管理層和涼城警方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內蒙古警方跨省抓捕廣東醫生事件,引發了網友和媒體潮水般的抨擊。

有媒體稱,據不完全統計,鴻茅藥酒廣告曾被江蘇、遼寧、山西、湖北等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通報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暫停銷售數十次。但這並沒有影響到鴻茅藥酒的廣告投放、品牌維護及市場表現。從2009年至2017年,鴻茅藥酒不僅入選了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獲得過「中華老字號」稱號,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加入了內蒙古「國家品牌計劃」企業。

4月15日,北大醫學博士就鴻茅藥酒非處方葯資格問題寫了一封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公開信,認為鴻茅藥酒不符合非處方葯的安全性原則和「藥物療效確切」原則。

4月1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鴻茅藥酒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

4月17日,譚秦東被取保候審,走出了涼城縣看守所。

貴陽藥店:「鴻茅」仍是暢銷的藥酒品牌

「鴻茅藥酒」事件雖然吵得熱火朝天,但目前尚未影響到其在貴陽市場上的表現。

4月18日,在貴陽市文昌南路一家藥店,當貴州都市報記者提到「藥酒」二字時,店員立即推薦鴻茅藥酒。「單買的話,298元一瓶,500毫升。購買4瓶的禮盒裝,優惠價999元。」店員說,這款藥酒有國葯准字代碼,有OTC標識,是可以根據說明書放心飲用的藥酒。

鴻茅藥酒依然暢銷。

當提及鴻茅藥酒的功效時,店員說:「可以治療風濕骨痛、腎虧腰酸、活絡筋骨,脾胃不好的人也適合飲用,婦女血氣不足的,飲用後也有療效。」

「這個藥酒居然能治這麼多病啊?真的有效?」看到記者有點遲疑,店員趕緊翻出鴻茅藥酒的說明書,「你看嘛,這裡面含有67味珍貴的中藥材,所以才會有這麼好的療效。」

「這個藥酒經常在電視上打廣告,所以買的人特別多,而且很多都是回頭客。」店員說,在他們藥店,幾乎每天都會有人來買鴻茅藥酒。

在鹽務街的一家中西藥結合的藥房,一說藥酒,店員同樣推薦了鴻茅藥酒。

當記者提到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鴻茅藥酒」事件時,店員表示並不是太清楚,「反正這個藥酒銷量很好,這附近有一個老人家,每個月都要來買一盒4瓶裝的。但我感覺,雖然這個藥酒屬於藥品,但真正有病痛,還是應該去醫院看病,有針對性地治療。藥酒嘛,就是沒病的時候,保健身體時喝一點,起個預防作用,不過量就挺好的。」

鴻茅藥酒成分中含有67種中藥材。

貴州都市報記者隨機走訪了貴陽七家藥店,每家都有鴻茅藥酒出售。相比之下,中國勁酒、國公酒等其他品牌的藥酒、保健酒,從口碑到銷量都遠不如鴻茅藥酒。

除了實體藥店,鴻茅藥酒在其官方商城和各大電商平台,銷量也很火爆。

在淘寶網上的一家藥房,500毫升的鴻茅藥酒月銷量達3320次,累積評價近2萬條。在4月16日的一條評價中,一位購買者關注到最近的新聞,後悔買了這瓶藥酒,這個藥房的客服回復:「鴻茅藥酒是經過國家葯監局批准的OTC藥品,商品本身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是經過評估的。我們會時刻關注國家葯監局給出的指示,如果一旦商品存在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的。」

藥師解讀:沒有包治百病的葯

那麼,早已走進千家萬戶餐桌的鴻茅藥酒,究竟是酒還是葯呢?

「是葯。」貴州省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李黎告訴貴州都市報記者,鴻茅藥酒有OTC標識,OTC是over the counter的縮寫,即非處方葯,是指那些不需要醫生處方,消費者可直接在藥房或藥店中購買的藥物。而非處方葯是由處方葯轉變而來的,是經過長期應用、確認有療效、質量穩定、非醫療專業人員也能安全使用的藥物。「由於非處方葯可以不需要醫師的指導自行服用,所以非處方葯一般具有安全、有效、價廉、方便的特點。」李黎說。

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如果鴻茅藥酒轉化成處方葯,消費者在購買時會有哪些變化呢?

常有明星代言鴻茅藥酒廣告。 圖片源自網路

「非處方葯轉化成處方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李黎說,鴻茅藥酒如果真的變成了處方葯,那麼消費者必須要拿著醫生給的處方才能去藥店開藥。

貴州都市報記者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得知,「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等特殊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以及戒毒治療的藥品、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不得作廣告。前款規定以外的處方葯,只能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共同指定的醫學、藥學專業刊物上作廣告」。

也就是說,如果鴻茅藥酒從非處方葯變成處方葯,電視中鋪天蓋地的廣告將徹底消失。

「藥物是把雙刃劍,是葯三分毒,這個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葯。」李黎說,無論是藥酒還是保健酒,或者別的藥物,都不可以在廣告中誇大藥效,「消費者應該擦亮眼睛,謹慎選擇」。

文圖:記者 龐智

來源:貴州都市報

編輯:申凌

編審:羅瑋 江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州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看上的衣服買不起 女子心有不甘,想辦法將衣服統統騙走
貴陽18歲重病少女疼到「無法呼吸」,給老師發QQ:救救我

TAG:貴州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