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孤獨300年的小詩,一夜爆紅,億萬觀眾為之落淚

孤獨300年的小詩,一夜爆紅,億萬觀眾為之落淚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今日推薦:《苔》袁枚(清)

【背後的故事】更精彩,歡迎閱讀

再卑微的植物,也有花開的絢爛。再卑微的人生,也有陽光的生活。無論高貴還是卑賤,花落花開,都是一樣的。

《苔》

袁枚(清)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詩意解析】

春天明亮的陽光照不到的背陰處,生命照常在萌動,照常在蓬蓬勃勃地生長,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一點也不自暴自棄,一點也不自慚形穢,依然像那美麗高貴的牡丹一樣,自豪地盛開。

這是一首人生勵志的小詩。

苔蘚是一種低級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濕之處,又非常渺小,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活的勇氣。當春天來臨時,它一樣會盡情地生長,執著地綻放,像牡丹花開一樣,認真地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綻放給這個世界。

在逆境中毫不自慚形穢,毫不膽怯懦弱,勇敢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也是我們生活中值得學習的一種態度。

【背後的故事】

《苔》是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的作品,但300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直到2018年大年初一,支教老師梁俊和一群貧困山區的孩子將它唱起。

2013年,梁俊和妻子一起來到貴州省石門坎支教。石門坎在貴州最接近川滇邊緣的西北角,是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兩人坐了16個小時的火車、2個小時的大巴、轉了趟麵包車,又步行了一段山路,才到了目的地石門坎新中小學

石門坎沒有城市裡的繁華,沒有網路,甚至沒有潔凈的水,一年有一半的時間被大霧籠罩,被子時常散發著一股霉臭味。最惱火的要數跳蚤,一年至少有四個月的時間「光顧」。

但最讓梁俊頭疼的這裡的孩子們。剛到的時候,這裡的孩子都不敢和他說話,有的甚至嚇哭了。這些孩子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酗酒的父親、外出的母親、疾病纏身的爺爺奶奶……時間留下的不僅僅是貧窮,更將怯懦、膽小、自卑刻在了孩子們的心中。

那一刻,梁俊心裡是滿滿的心疼。他想以自己的方式,給孩子們帶來一點改變。

孩子們大多是苗族人,苗族人生性愛唱歌,骨子裡流淌著詩性。正好梁俊又會唱歌彈吉他,於是,梁俊開始嘗試著教孩子們將詩記下來,唱出來。

在兩年的支教生涯中,梁俊為孩子們帶來了100多首詩詞。其中50首譜成曲,在大山裡迴響 。

2018年春節,梁俊帶著這群烏蒙山裡的孩子,和著旋律,唱起了這首300年前的小詩——《苔》。舞台上,孩子們的眼睛忽閃忽閃,一雙雙小手緊緊地握著,彼此加油鼓勁。唱完,梁俊和孩子們抱成一團,大家都哭了。

梁俊說教孩子們唱這首詩,來自他內心的感慨:

「因為我跟這群孩子是一樣的,從山裡出來,不是最帥的那一個,也不是成績最好的那一個,就像潮濕角落的那些苔,人們看不見,但是它們如果被顯微鏡放大出來,他們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就是這首詩歌的意義。找到一些生命的價值,我覺得這個比我們的外表重要。」

(配圖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之末知末 的精彩文章:

在大街上當場號啕大哭的男人,他背後又經歷了些什麼
大難臨頭時,男人第一反應是逃?夫妻間這樣的選擇,讓人一聲嘆息

TAG:之末知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