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值得跟隨的老闆是什麼樣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值得跟隨的老闆是什麼樣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GIF

順勢是商業活動的頭等考量。

本文共計2206字,閱讀需要約6分鐘

我們認為,「選擇大於勤奮」、「結構重於努力」。許多事情的輪廓,往往是被幾個關鍵選擇勾勒出來的。

這個規律同樣適用於職場。至少有兩個節點,我們能夠稱之為「關鍵選擇」。

一個是,選行業。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真是真理。進入一個快速向上的行業,對於個人事業成長,是事半功倍甚至事半功百的。

順勢是從事一切商業活動的首要因素。在趨勢面前,個人能力終歸都是渺小的。 如果當時喬布斯選擇了「膠捲」或者「CD 機」作為事業,縱使天神下凡,成功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一個是,選老闆。

這是個功利務實的時代,喧囂嘈雜,紛紛擾擾。

現在許多人,都提倡厚黑學,企圖按著英雄故事,學劉邦學朱元璋,白手起家。其實想得簡單了。能當領袖的,世上只有那麼一小撮,而其他人,無不在屋檐下。學習蕭何,要實用得多。

人終究是社會的人。少數的英雄人物,靠著逆天的能力和強硬的拳頭,能夠自立一派,屹立潮頭;除此之外,更多的天賦中庸的普羅大眾,往往要藉助一個好載體,跟對一個好老大,才能有水漲船高的身價。

某種意義上講,選老闆是個體的風險投資。每個人的黃金年華,就那麼幾年,押上自己的寶貴青春,賭一個若隱若現的錦繡前程。自然是,「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什麼樣的老闆才是值得跟隨的?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這個。

接觸不少創業公司,也見過許多老闆。成功路徑各式各樣,但有些共性是可以提煉的。羅列幾條我認為的好老闆潛質:

1.努力勤奮,有上進心

這當然是最最基本的。對員工的要求尚且如此,更何況老闆。

努力不一定能成,但不努力一定成不了。

看看你身邊的牛人,有哪個是每天只工作 5 小時的?

捫心自問一下:你12個小時的產出,是不是比8個小時更大?如果不是,那也太弱了吧,別來創業了,快去大公司養老吧。

2.人聰明,有悟性

商業競爭理性而殘酷,市場只看結果。創業不是比初中學知識——可以晃晃悠悠、不緊不慢,多交幾次學費也沒關係。

創業需要我們「快功出細活」:我們生下來就要會走,沒走幾步就要會跑,沒跑幾步就要會打,沒打幾次就要會贏。靠什麼做到這些?靠心態,靠素質,靠悟性。

3.執行力強且能快速糾錯

實際上,在我的能力體系里,執行力是 TOP 3 的品質。這是最不需要天賦的能力,也是「牛逼人士」的入門門檻。見過的好老闆們,沒有缺少它的。無一例外。

4.有性格魅力

霸氣外露也好,溫潤如玉也罷,好的領袖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點。這個很有用:獨特的性格魅力,能夠持續地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並長留。

5.性格堅毅,有很強的抗壓能力。

創業之路千難萬難,沒有渾厚的臉皮和強大的內心,往往走不到羅馬。當老闆是天下最難的職業之一,玻璃心的人做不來。

6.身體好並能長期拚命工作,也會平衡享受生活。

拚命工作當然是需要的,但至剛易折,弓滿易斷。越是責任重大,越是要學會平衡,學會休息,學會排解。

7.不靠資源、特殊關係吃飯。

靠山即火山,禍兮福所伏。不展開說了。

8.自己會做事但也會分享經驗。

9.能充分放權,給下屬足夠機會去嘗試,糾錯,實戰。

10.不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對團隊說到做到。

11.公司賺錢且會合理分享利益。

……

一是,有能力。

這個能力是廣義的,即,能夠帶領部門或者公司走向成功。

邏輯容易理解,我跟著你,是因為有前途,能成事。你當了皇帝,我才能做大將軍;你成了上市公司董事長,我才能財富自由、身家千萬。

看看建國前的黨史,你會很有啟發。長征初期,毛主席還只是個被冷落的邊緣人物,後來回歸政治舞台,接著重掌權柄,最後成為了絕對的領袖,享有廣泛擁戴和至高的權威,為什麼?原因很多,但有一樣是肯定的:逆天的個人能力。

「能力」是判斷老闆好壞的第一要素。你越崇拜老闆,你越容易跟隨走到最後。

一是,懂分享。

你要確信,如果成功,老闆會分利益給你,而不是飛鳥盡良弓藏。

人性很容易在這個環節出問題。歷史上太多這樣的事,足夠寫一本《兔死狗烹案例大全》;日光之下無新事,同樣的故事,也在職場商場中循環上演,古今無異。

劉邦讓韓信打齊國,說打下齊國封你做齊王,韓信的動力就上來了;而項羽,「到了論功行賞,把官印揣在手裡磨圓了都捨不得給部下」(「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說項羽是「婦人之仁」,高下立判。

俞敏洪拉人入伙做新東方的時候,每人負責一塊業務,各做各的,賺到錢交一部分給總部,其餘各自拿去。裂土封疆,每個人的動力就上來了,老俞也合適。

從純粹利己的角度,合理的分享,能夠凝聚人心、激勵團隊,把事情做得更大,最終受益的還是老闆。華為的任老闆深諳此道:事情做起來了,切一小塊也很牛逼;事情沒做起來,股份全是你的又有卵用?

有情懷是好事,但情懷不能當飯吃。利益驅動才是做事業的基石,合理的責權利才能把事情做得穩定長久。

至於老闆可能出現的摳門、刻薄、無情、粗魯、狂妄、爆脾氣甚至私生活……這些很重要,但卻不是本題的關鍵:

若單論人品,喬布斯並不值得稱道,但誰能說他不是個值得跟隨的老闆呢?

GIF

老闆自己有想法、有戰略,但團隊就是無法落地;藉助外力引入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但仍然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效率還不如從前。問題根源到底出在哪裡?

本文共計2082字,閱讀需要約6分鐘。

第一步:進行組織協同診斷

要改善企業的組織協同,就得先要明白組織的協同狀況,也就是說,我們得先來一次系統的診斷,來全面了解組織協同上存在的問題。

協同診斷主要是先弄清楚,哪些人不協同、哪些方面不協同、哪些指標不協同以及不協同的程度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在後期改善時做到有針對性。

構建協同診斷系統,這項工作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邀請外部顧問幫助你去做, 但無論怎樣,企業家對內部的協同情況做到實時掌握,是做好組織管理的前提。

進行核心團隊的協同診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設計診斷框架、構建指標、確定數據採集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把採集的數據按照一定邏輯進行處理、分析,形成診斷結果。

診斷的目的是為了測試組織內部核心成員之間,以及核心成員與公司需要之間,在認知和能力上的協同程度,所以我們要始終圍繞認知和能力兩個方面去構建診斷框架。

我們一般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把企業經營活動中,從願景到戰略、從營銷到生產、採購、管理、財務活動等等,拆解成多個板塊,每個板塊繼續分解,直到分解到最小的職能活動(例如:招聘、面談或戰略定位、戰略執行等)。

我們把這些最小的職能活動稱為「職能板塊」,圍繞這些職能板塊我們來設計問題,向診斷對象(基本為核心管理人員)收集信息。針對每個職能板塊我們設計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採用封閉式答題(0-5分選項),用以了解診斷對象對這個板塊的認識與重視程度、運營體系完善程度以及他個人對本板塊的工作成效的評價三個方面。然後, 將所有診斷對象的答題數據進行收集,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形成分析圖形。

不過,實際的診斷過程要比上文描述的複雜得多,限於篇幅的原因,只能把過程羅列出來,在實際執行中,需要構建一個題目繁多的答題系統和數據整理、分析系統。

但無論怎樣,通過這個診斷過程,你能直觀地看到每位高管對「組織的狀態」和某件事務的認識是多麼的不一樣,這種認知差異與他們的職業和認知水平有關,而且這樣的「不一致」就是造成你公司內部溝通不暢、理解分歧、團隊內耗的直接原因。

經過這個診斷過程,你能直觀地看到以下十個方面的不協調:

所有核心成員之間在整體認知上的差異;

核心成員之間在單個問題(職能板塊)上的認知差異;

老闆與所有核心成員在整體認知上的差異;

老闆與所有核心成員在單個問題(職能板塊)上的認知差異;

老闆與某個核心成員在所有問題或單個問題上的認知差異;

單個核心成員與平均認知水平之間的差異。

通過成員對每個板塊工作成效的評價,你還可以了解到:

核心成員之間能力上的差異;

核心成員能力與公司需要之間的差異;

老闆得分與標準(滿分)之間的差異(代表老闆能力的缺陷);

老闆對企業管理短板和問題的深度了解(你之前看不到的問題)。

以上這些差異和不協調,就是企業內部大部分問題的根源,只有盡量地去消除這些差異,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第二步:改善組織協同狀況

改善組織協同的目標是盡量追求協同最大化,因為任何事物都不會達到完美狀態,100%意味著「停滯」。那麼,在了解組織協同狀況後,如何進行協同改善呢?

1

人事調整

當通過診斷髮現個別成員的協同性較差時,企業可以考慮進行相應的人事調整,把適合的人納入到核心團隊中,把不適合的人員剝離出核心團隊,這包括核心團隊中的任何角色。人事調整是最為直接有效的協同改善方法,但大部分時候,由於客觀原因或企業家格局及手段、力度不夠強,人事調整不好實施。在解決組織協同問題時,大部分的情況是不需要進行極端人事調整的,對個體進行認知的塑造與能力的打造也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2

認知的塑造與能力的打造

通過診斷,我們已經非常明晰各個成員在協同上的問題,包括哪方面不協同(認知、能力),哪些指標不協同(各個板塊),不協同的程度等等。

在此基礎上,認知的短板我們可以通過進行認知再教育加以改善。

認知方面的教育包括:理念、理論、資訊等

方式包括:企業文化活動、外培、內訓、沙龍、會議等方式。

另外,企業要針對教育過程設計好機制(涉及培訓管理工作),以促進個體主動參與培訓。

首先,能力的改善要依靠認知的提高,更需要工具、方法的學習、崗位訓練、項目經歷與經驗的積累。

所以,做到能力的提升與改善,就得在提升個體的「格局」和「層次」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素質能力的打造,包括工具、方法、技術的培訓學習。

其次,除了培訓和學習,能力的改善還要依賴於組織對個體的不斷訓練,就是要給其創造實操的機會,這就涉及到崗位調換、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

再次,一個人能力的提升還涉及到內部機制和管理體系是否健全、科學,一個內部機制健全、流程完善、激勵措施科學的管理環境,對於個人績效、個人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能力的改善要比認知的改善更複雜,它不只依賴於教育學習,還要依靠崗位訓練和內部管理的提升兩個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未來派 的精彩文章:

只要做到這三點,員工對老闆心服口服
任正非:我喜歡這些人

TAG:互聯網未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