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時期的三位球迷皇帝:最後一位把北宋給玩垮了

北宋時期的三位球迷皇帝:最後一位把北宋給玩垮了

原標題:北宋時期的三位球迷皇帝:最後一位把北宋給玩垮了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


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北宋時期,踢球運動在京城開封非常流行,不僅老百姓喜歡踢球,連平時威風八面的皇帝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球迷」。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徽宗趙佶就是北宋歷史上著名的「球迷」皇帝,他們踢球的故事也很有趣。


北宋時期,京城開封流行的球類運動主要有兩種,一種叫「蹴鞠」,和現在的足球基本一樣,「蹴」就是踢的意思,「鞠」是一種以皮革為外殼、裡面裝滿毛髮的實心球;另一種叫「擊鞠」,或叫「擊球」,是騎在馬身上用球杖打的球。當時,在京城開封,蹴鞠這種踢球活動最受人們的喜愛,趙匡胤、趙光義和趙佶喜歡的就是蹴鞠。


趙匡胤和趙光義都是軍人出身,喜歡體育運動,他們都將踢球作為工作之餘最主要的體育娛樂活動。趙匡胤做了皇帝後,還帶著趙光義和趙普、石守信等幾個人一起踢球,他們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後來,有一位畫家就把他們踢球的情景畫了下來,畫的名字叫《宋太祖蹴鞠圖》。


值得一提的「球迷皇帝」宋徽宗趙佶並不喜歡親自踢球,但他特別愛看球賽,因此在皇宮裡成立了一支拿工資的國家球隊。趙佶規定,每年在他過生日的這一天,文武百官祝壽之後,皇宮裡的球隊都要進行踢球比賽。

和趙佶政治上昏庸無能一樣,對於球場上的運動員,趙佶也是胡亂髮號施令。


趙佶規定,球隊在比賽時,贏球的一隊有獎,而輸球一隊的隊長(當時叫「球頭」)則要挨鞭子抽和用黃白粉塗臉。這種蠻不講理的懲罰方法,據說並不是趙佶的創造發明,而是當時的殿前都指揮使高俅出的餿主意。


趙匡胤和趙光義只是把玩球當成一種業餘愛好,並沒有因此耽誤工作。趙佶卻是玩物喪志,他玩球和他玩書畫玩女人一樣,沉湎其中,把正經工作給耽誤了,於是,北宋王朝就在趙佶的玩樂中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禪為什麼被稱之為阿斗?
歷史上最強學霸:文武狀元中「連中三元」僅有19人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