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福布斯:「無所不能」的AI取代醫生為時尚早

福布斯:「無所不能」的AI取代醫生為時尚早

導讀

由於現代科技發展迅猛、迭代迅速,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給人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AI除了能夠輔助醫學診斷、獨立診斷外,還能幫助用戶戒煙。不過,儘管AI看上去「無所不能」,但其完全取代傳統醫療服務目前看來很不現實。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如果本文對您有任何啟發,歡迎點擊文末評論

醫療保健領域有諸多難點、痛點,而現代科技在該領域的滲透、應用,不僅有望破解難點、痛點,還可能給醫療保健行業帶來爆發點、增長點。

然而,由於現代科技發展迅猛、迭代迅速,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給人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近日,福布斯雜誌網站發布了一篇文章,對AI(人工智慧)、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盤點,健康點編輯了其中的精華部分。

AI與基因檢測

根據福布斯報道,由於全球人口老齡化、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日益興起,2024年基因檢測市場規模可達103億美元。

人工智慧是基因檢測市場規模不斷擴張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人工智慧與基因檢測相結合,具有驅動精準醫療發展的潛能,而且有助查明為什麼人體對不同藥物、病毒和環境會有不同的反應。美國市場研究分析公司Frost & Sullivan預測,2021年人工智慧系統將在醫療保健行業創造6.7億美元的價值。

Blueprint Genetics是一家位於芬蘭和美國舊金山的基因檢測公司,擁有100多名員工,迄今從芬蘭、德國、瑞士和舊金山的風投公司累積獲得19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公司CEO Tommi Lehtonen說:「我們正在搭建一個非常複雜的軟體平台,著力解決三個單獨的AI應用難題,以完全透明和可追溯的分析方法,提供可衡量、高質量的基因檢測,換句話說,我們正在把那些不可靠的、難以追蹤的基因檢測結果從基因檢測過程中剔除。」

Tommi Lehtonen認為,監管不會構成制約基因測試中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障礙。他說:「不同的統計分析方法,以及人工智慧方法,正在獲得如此巨大的牽引推進,我相信這一行業將會找到被監管機構接納的方法。而大規模、高質量的數據集的可及性很可能成為阻礙增長的因素。儘管在數據共享方面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但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真正純粹的高質量數據很難快速積累起來。」

當被問及如果沒有人工智慧,那麼海量數據的遺傳學新世界將何去何從?Tommi Lehtonen認為,有可能跟今天的情況差不多。他堅信,生物數據和人工智慧的聯姻將會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AI與行為改變

Kiwi是加拿大一家人工智慧初創公司,迄今從FounderFuel、IncWell Venture Capital、加拿大商業發展銀行以及Angel Investors等募得25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用於一款專門幫助戒煙的人工智慧APP研發推廣。

Kiwi公司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幫助戒煙,可稱為預測性醫療。Kiwi推出了一款名為Cue的人工智慧APP,通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自動學習掌握用戶的吸煙習慣,當用戶吸煙的時候進行自動追蹤以確定其行為模式,然後預測下一次吸煙衝動的時間。

該APP會針對每位用戶生成吸煙時間表,以逐步拉長兩次吸煙的時間間隔,幫助用戶按自己的節奏戒煙。每當用戶吸煙的時間間隔變長,就會獲得可轉換為亞馬遜積分的分數獎勵。Kiwi公司表示,計劃將來進一步擴大獎勵分數兌換的渠道和場所。

AI與醫學診斷

今年1月,Cognoa公司基於人工智慧的軟體被美國FDA認定為新型II類自閉症診斷醫療設備。

Cognoa首席執行官Brent Vaughan表示,這為改進行為問題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打開了一扇大門。

Brent Vaughan說:「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引發了熱烈討論。隨著FDA作出決定,Cognoa公司下步發展路徑已經很清晰,那就是將我們的軟體作為一種醫療設備,發揮人工智慧的威力從根本上改變行為健康病症的醫護標準,而這始於自閉症。在自閉症應對這一領域,早診斷、早治療對終身改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Vaughan指出,在當今醫療體系中,自閉症確診的平均年齡為4.1歲,而藉助Cognoa的人工智慧應用,早在患者18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臨床上識別兒童是否患有自閉症。

就在今年4月11日,美國FDA批准IDx-DR上市,成為在美國獲批的首款無需醫生的人工智慧診斷設備。

IDx-DR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檢測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據悉,只需將病人視網膜圖像上傳到系統中,IDx-DR就能通過演算法檢測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準確率達到87%。這一應用場景又被稱為「AI+醫學影像」,實際上就是藉助AI演算法來實現輔助診斷,提高醫療效率和質量。隨著準確性不斷提高,「AI+醫學影像」有望將醫生從大量重複繁瑣的「看片子」工作中解放出來。

近日,google大腦團隊研發人員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AACR)上公開交流了一篇名為《增強現實顯微鏡實時自動檢測癌症(正在審查)》的論文。論文介紹了一款增強現實顯微鏡(ARM)的平台原型。輔以深度學習技術,該增強現實顯微鏡觀察檢測淋巴結中的乳腺癌轉移的準確率,可以媲美一名訓練有素的病理學家。該平台由一個經過改良的光學顯微鏡組成,能夠對圖像進行實時分析並直接在用戶的視野中顯示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分析結果。研發人員認為這一平台有助加速深度學習技術在全球病理學領域的推廣應用。

患者依從性是一大挑戰

Todd Richmond是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混合現實實驗室主任,同時還是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成員,他表示,在新的醫療模式中,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VAMR)技術將在某些方面帶來助益。

Todd Richmond說:「從用藥和術後護理,到身體和心理康復,VAMR技術除可作為直接治療工具之外,在醫療和行為領域還有更廣泛的應用,包括對患者進行教育指導、降低術前壓力, 這將有助於改進患者體驗,進而改善醫療效果。」

Todd Richmond分析並指出VAMR技術用於醫療保健的優勢和長處。他說:「首先,VAMR提供了信息傳遞的新媒介。關鍵在於數據能夠向患者『講故事』,告訴人們如何運用信息,如何學習,以及如何改變行為。其次,VAMR可以成為身心健康『遊戲化』的組成部分。我們已經看到,新技術與遊戲相結合用於創傷康復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特別是中風康復。以遊戲化的理念使用VAMR技術,讓令人生畏的理療和康復變成了真正的遊戲,吸引患者參與其中,並在更長的時間內堅持治療。」

Richmond認為,現代科技在醫療保健領域普及應用,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患者的依從性。「如果患者不堅持治療方案,諸如先進成像、機器人手術和藥物干預等都會被邊緣化。」Richmond認為,VAMR技術的應用將會改變這一狀況。Richmond說,VAMR會對數字療法領域帶來最大影響。VAMR技術可用於支持治療各種心理問題,如創傷後應激障礙、恐高症、焦慮症、抑鬱症、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等。

Richmond說:「醫療型VAMR對於治療身體疾病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如華盛頓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已經嘗試使用VR來治療燒傷患者的疼痛(分心治療),結果令人鼓舞。此外,對一些傳統療法不適用的疾病,比如中風患者行動不便,治療方式選擇因此大大受限,VR技術支持的互動式、引人入勝的身體康復計劃,已經被證明可以促進患者康復。」

「就個人而言,VR令我激動興奮,並不在於對現實世界情況的複製,而是以一種人類可以探索自己心靈、並積極影響日常生活的方式,來重塑潛意識和無意識的世界。考慮到這一點,不難看出醫療型VAMR有著巨大潛力。」

不過,英國倫敦Digital Catapult數字健康部門負責人Andrew Chapman認為,上述公司需要克服兩大障礙:一個是是讓監管部門接受,另一個是讓醫療保健專業人員(HCPs)採納。NTT DATA Services健康計劃諮詢自動化負責人Deana Rhoades表示,採用上述技術的最大障礙,都同信任和忠誠度相關聯。Deana Rhoades說:「雖然千禧一代對特定醫療服務提供商忠誠度較低,他們更關注可及性和便捷度,但是上一輩人對醫生非常忠誠,更喜歡當面診療。科學技術界應努力糾正虛擬服務商要取代醫療服務提供商的看法,與之相反,虛擬服務商是對醫療服務提供商賦能,以更好為患者服務。」

本文首發於財新健康點 caixin-life;

卜艷|責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點 的精彩文章:

獲復星與搜狗數億元投資,這家公司將AI放到基層篩慢病
德勤報告:醫療機構兼并潮到來,醫療服務從「規模」向「價值」轉變

TAG:健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