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鯤雲AI開發平台發布,助力物聯網應用終端自動實現人工智慧化

鯤雲AI開發平台發布,助力物聯網應用終端自動實現人工智慧化

摘要:2018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峰會在深舉行,鯤雲AI應用創新研究院揭牌,世界首款擁有自主產權的底層數據流晶元架構到頂層應用開發平台核心技術,提供從數據到完整解決方案的AI開發平台發布。

4月18日,備受矚目的2018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峰會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行。這場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深圳市鯤雲人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院、深圳市源創力離岸創新中心、深圳市高層次人才聯誼會、深圳市創新總裁俱樂部承辦,鯤雲科技協辦的AI開年盛會上,深圳市、福田區、工信部兩化融合聯盟領導和人工領域國際權威共同為深圳鯤雲人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院揭牌,鯤雲AI開發平台發布,填補了國際人工智慧領域面向前端設備晶元級的開發平台空白,促進了人工智慧晶元領域的技術革新和發展。

2018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峰會順利舉行

鯤雲AI應用創新研究院揭牌,國內人工智慧晶元產學研邁入新台階

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平台性技術的支持,只有通過構建開放性技術平台,降低技術的准入門檻,才能讓更多的企業和開發者參與進來,培育更加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鏈,從而更好的應用到各領域和行業中。

目前,人工智慧領域陸續發布了一些特定應用領域的開放平台,但還沒有搭建完整的底層晶元基礎設施。眾所周知,晶元作為人工智慧產業鏈的最上游,是所有頂層應用的生長土壤,其核心技術對於人工智慧產業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在本次峰會上,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深圳市科協主席蔣宇揚,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優,深圳市福田區委常委、副區長黃偉,兩化融合服務聯盟秘書長、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周劍,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院長、深圳市源創力離岸創新中心總裁周路明先生和鯤雲AI應用創新研究院發起人、定製計算領域國際權威陸永青院士共同為深圳市鯤雲人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院揭牌,成功填補了人工智慧領域這一空白。兩化聯盟金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中歐4.0研究院院長郭昕,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巡視員孫楠,深圳市科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林肇武,市經信委、發改委、科創委以及福田區區委區府辦、政法委(智慧辦)、發改局、經促局、科創局、企服中心、投資推廣署、福田引導基金等單位負責同志和人工智慧領域國際權威、投資人、媒體人、各行業專家和現場觀眾共同見證了此次揭牌儀式。

深圳市鯤雲人工智慧應用創新研究院由鯤雲科技聯合創始人陸永青院士發起,旨在通過自主晶元研發,建立全球第一所基於中英國際合作,以人工智慧晶元領域最新技術為基礎,降低人工智慧晶元在應用領域落地門檻的開放平台。研究院定位於建立人工智慧產業化技術平台,支持人工智慧最新技術在各垂直領域快速實際落地,填補平台底層硬體支撐空缺。其技術平台將與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能語音等應用層開放平台形成協同作用,提供基礎計算資源,加速培育國內自主產權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融合全球頂級高校、人工智慧行業領域龍頭資源、產業基金,建立研、產、融相結合的一體化人工智慧生態平台。

鯤雲AI應用創新研究院在深圳揭牌

鯤雲AI開發平台發布,為物聯網應用終端裝上智能大腦

作為研究院先行的鯤雲科技,在峰會上發布了一款AI平台級產品——鯤雲AI開發平台。這款以自主研發晶元架構為底層,以開放應用平台為依託,為人工智慧的頂層應用開發提供計算資源的人工智慧生態平台,可以為如毛細血管般的物聯網應用終端自動生成人工智慧演算法的DFG、配置人工智慧晶元板卡所需的比特流文件,真正讓終端應用成為擁有「智能大腦」,為頂層應用源源不斷提供生長土壤的核心環節,讓晶元實現人工智慧化。

鯤雲科技發布全球首款,擁有底層數據流晶元架構到頂層應用開發平台核心技術,提供從數據至解決方案的AI開發平台

隨著深度學習領域的一系列進展,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利用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解決實際問題,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順應這一潮流,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也推出了自己的深度學習開發平台。目前主流的AI平台多聚焦在雲端或服務端的解決方案,對於前端設備的平台支持還處於空白階段。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對面向前端設備的晶元級開發平台的需求迫在眉睫,鯤雲AI應用開發平台應運而生。

鯤雲AI開發平台聚焦於人工智慧晶元領域,能夠做到從數據標註、模型訓練、DFG優化、硬體編譯到板卡測試的全自動化支持。該平台僅需用戶提供數據標註就可以自動化、定製化的提供針對特定領域的AI前端產品及解決方案,整個過程無需底層硬體專業知識,無需任何代碼編寫,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這讓有人工智慧開發需求的領域和行業可以輕鬆在鯤雲AI開發平台上定製自己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快速高效的利用AI技術賦能終端,賦能行業。

同時,該平台融合了鯤雲專門針對深度學習演算法的硬體優化,實現了對絕大多數現有深度學習網路的支持和加速,相信鯤雲AI開發平台能夠很好的促進和支持基於人工智慧晶元的前端解決方案在智能監控,智能生產,物聯網等領域的更加快速落地和推廣,加速前端AI技術的蓬勃發展。

目前,基於鯤雲AI開發平台,鯤雲一代「星空」和二代「雨人」人工智慧晶元架構及開發平台已經完成了原型開發,其定值計算架構支持Tensorflow平台的所有深度學習演算法,支持大規模深度學習網路在低功耗環境下高速運行,定製計算架構提供極致的性能,運行時可適應工具鏈具備極強的通用性,高層編譯演算法也保證了極快的定製到應用落地速度,已在航空航天、工業監控、智能城市、教育研發等不同領域實現了落地,並獲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金和歐盟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項目支持。

2018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峰會,國際AI領域權威分享前沿領域突破

此次峰會匯聚了政府領導、全球人工智慧領域頂尖學術大師、世界頂級科技企業、互聯網巨頭,產業界、投資界行業領袖,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實戰落地和產學研發展方向。整個峰會由政府致辭、主題演講和產業論壇三個環節組成。會上,幾位人工領域的國際權威分享了各自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應用方向。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周劍博士分享了世界正處於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的加速轉型中,產業的集成,融合與創新也在同步進行。這種前提下,人和機器智能是核心,其發展有助於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業資源開放合作和協同發展,形成人工智慧產業生態。

定製計算國際權威陸永青院士分享了如何從最底層的晶元技術打造了人工智慧應用自動化的開發平台,再由自動化平台到完整的生態系統的全過程,並給出了智能製造和智慧金融等領域的實際路線和實際案例。

類腦晶元領域國際權威、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teve Furber院士介紹了類腦計算的起源與最新進展,類腦計算的想法起始於200年前,從60多年前的第一台機器發展到現在的超大規模並行計算晶元,性能有了顯著地提升。隨後著重介紹了他們實驗室的人腦項目以及研發的SpiNNaker類腦計算機器,該機器容納了500,000個計算核心,相比現在的傳統神經網路實現,在性能以及能耗方面優勢突出,是非常理想的類腦計算平台。

晶元驗證領域國際權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rvind院士主要介紹了如何使用快速快閃記憶體技術和硬體加速器來搭建大數據圖計算系統。快閃記憶體相比傳統硬碟的優勢是價格便宜且功耗低。他們搭建的GraFBoost圖計算系統基於外部存儲,通過對演算法的改進,以及在存儲系統中嵌入FPGA硬體加速器,只需一台普通PC,可以達到伺服器級別的性能,從而為大規模圖計算技術提供了一個極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解決方案。

來自微軟的Derek Chiou做了題為《微軟的可配置雲: 在同一硬體上支持加速基礎架構和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的主題報告。 Derek Chiou分享了微軟如何在其雲系統中集成FPGA加速器用於基礎架構及深度神經網路的加速,重點介紹了用於加速軟體定義網路的AccelNet,以及用於Bing中DNN 加速的BrainWave堆棧,通過發揮FPGA低延遲以及高靈活的特性,實現更高性能的網路和深度學習加速,在效率和成本的約束條件下,充分滿足網路及搜索的不同需求。

用摩爾定律擴展機器學習性能 - 在他的演講中,多核計算晶元領域國際權威、斯坦福大學的Kunle Olukotun教授介紹了DAWN(數據分析的下一步)項目。 其中包括一系列用於開發機器學習加速器的演算法,方法和工具。這些加速器可由具有特定領域知識但沒有硬體或機器學習背景的人員開發。通過忽略鎖定計算; 低精度算術; 並行編程語言和設計空間探索,該項目幫助提供高性能,高生產力和高效率的機器學習實施。

超級計算領域國際權威楊廣文教授介紹了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系統架構及應用,深入分享神威計算系統的深度學習平台及其優化進展,最後介紹了一下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系統的長期規劃,其中包含會引入AI的計算加速晶元,這也將與鯤雲科技正在推動的AI晶元方向不謀而合,雙方將深入探討合作的機會。

除以上學術權威以外,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騰訊雲人工智慧總監王磊等也分享了資本領域和騰訊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和規劃,並在圓桌論壇就平台級AI技術在AI生態構建中的作用進行了專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克世界 的精彩文章:

Google發布最新語音命令數據集,可有效提高關鍵詞識別系統性能
文本嵌入模型包含偏差?Google詳解為什麼這是機器學習的重要問題

TAG:雷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