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抑鬱症患者如何改變思維模式《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筆記

抑鬱症患者如何改變思維模式《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筆記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方向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

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幫助有閱讀習慣的抑鬱症、焦慮症患者,通過閱讀改變認知,獲得康復和智力提升。

本文是從小白到達人六部曲,3年讀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系統第一部分《心理學思維》內容

我在做著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就是幫助有閱讀習慣的抑鬱症、焦慮症患者,通過靜坐和常年的閱讀改變認知,獲得康復和智力提升。我每天花在讀書整理寫作的時間超過了4個小時,可是文章只有幾十個人閱讀,並且忠實的粉絲閱讀很少。我把每個人閱讀的時間加在一起,還沒有我寫作的時間來的長。心裡的挫敗感肯定是會有的。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許多年輕人都不讀書了,即使是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朋友,病急亂投醫,嘗試各種方法,收效甚微。唯獨就是不相信所有知識的源泉——前輩大師的專業書籍。

我想對那些還有自知力的抑鬱症患者說:「抑鬱症本質是因情緒而起,影響認知和身體,患病以後,你漸漸發現自己無法支配自己。靜下來讀書吧,你通過讀書改變認知,修正每一個認知的偏差,才能控制你的情緒和緩解身體的疼痛。不要等到思維已經動不了了,藥物不分好壞把你的神經元細胞大片大片殺死之後再來讀書,就太晚了,那時候恐怕你書都拿不穩了。基於閱讀和冥想的認知行為治療是真正沒有副作用的療法。不會閱讀的人,想一口吃個胖子的人,還是取消關注我吧,我幫不了你。我的自我療愈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靜坐和閱讀,很費時間,但是沒有副作用,反而有智力開發功能,貴在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

我的書單寫出去已經有3個月了,我是想按書單的順序,通過從基礎到精通的階段寫作,教會大家如何閱讀專業的心理學和哲學的書籍。這300本書的書單是每一個心理治療師、心理學家成長的必讀書目,也是我個人療愈的經驗。可是,結果呢,訪問過我自媒體的12萬人,只有不到10個人,和我討論過心理學書單,僅僅只有3個人向我索取過一些電子書。我為我自己缺乏吸引力,也為你們缺乏持之以恆的行動,感到悲哀。

今天我們聊的是書單第一部分的美國心理學本科必讀書《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本書作者應用批判性思維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舉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實例,教授人們富有理性、邏輯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斷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完整讀書筆記

全書除了前言外還有13章,我為大家找到了一篇完整版讀書筆記,大家先通讀一遍,再去圖書館借原版的書或去網上買,裡面的一些理性思維可以幫助你改變過去認知的偏差。

0.前言

我們不希望自己的行為僅僅建立在別人的評價的基礎上,不希望自己是公眾的傀儡。(所以我們應當學習掌握批判性思維)

1.提出正確問題的益處

1.1 批判性思維涉及:1)意識到一些彼此相關的批判性問題;2)能夠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和回答批判性問題;3)願意主動運用批判性問題。

1.2 思維的兩種風格:1)海綿式思維(強調知識的獲得);2)淘金式思維(強調與知識積極的互動)

1.3 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有自己的個人印記——經歷、價值觀、訓練和文化的習慣。

1.4 一個成功地、積極的學習者應該是一個願意改變自己思想的人(對那些感到怪異甚至危險的觀點保持開放性)。

1.5 弱批判性思維:用批判性思維維護自己已有的觀點;強批判性思維:用批判性思維技能來評估所有的觀點和信念,特別是評估自己的觀點和信念。

1.6 舊答案和新答案之間的相互影響是我們成長的基礎。

2.什麼是論題?什麼是結論?

2.1 描述性論題:針對有關過去、現在、未來的描述是否正確提出的問題(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是什麼?提高銷售稅的決定是誰做出的?)

2.2 說明性論題:針對我們應當怎樣做及對與錯、好與壞提出的問題(死刑應該被廢除嗎?我們必須禁止SUV嗎?)

2.3 結論就是演講者或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沒有支持的言論僅僅是一些觀點,而非結論。

2.4 這些不屬於結論:例子、統計數據、定義、背景信息、證據。

3.理由是什麼?

3.1 理由是對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某一特定結論的解釋。它們是提供給人們並使之接受某個結論的基礎內容。

3.2 如果我們僅僅是評價作者的結論,而不分析作者的推理,我們就會傾向於固守自己已有的觀點,並迅速接受那些與自己的看法相同的結論。

3.3 論證有如下幾個特徵:目的性、質量不同、包括結論和理由兩部分。

4.哪些詞句有歧義?

4.1 閱讀一篇文章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你自己的合理判斷。

4.2 我們常常誤解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事情,因為我們認為某些詞語的含義是明顯的。

4.3 一個詞語越抽象,就越可能有多種解釋,因此也就需要作者做出更清晰的定義。(「抽象」這裡指,一個詞語與特定的事例聯繫越少,抽象程度就越高)

4.4 應當從一開始就避免與作者「心靈感應」。必須要成「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的提問習慣,而不是「我知道你是什麼意思」。

4.5 如果你不要求作者澄清有歧義的詞語就接受了他的論證,那麼你就沒有真正理解你所贊同的結論。

4.6 詞語的意思通常有三種表現方式:同義詞、事例、「根據特定標準的定義」(類似醫學辭典的詞條解釋)。

4.7 我們必須對詞語的情感衝突傾向敏感,必須對歧義詞對這種情感的促進作用敏感。

5.什麼是價值觀衝突?什麼是價值觀假設?

5.1 假設:一種沒有明確表述的信念,這種信念支持外顯的推理。

5.2 「假設」的特點:a.隱藏的或沒有清楚表述的(在多數情況下);b.作者承認的;c.影響對結論的判斷;d.具有潛在的欺騙性。

5.3 理由+價值觀假設=結論

5.4 應當把確定價值觀假設變成一種習慣。

5.5 價值觀:人們認為值得為之努力、卻沒有明確表述的觀念。這些觀念為行為設立了標準,並通過這些標準來衡量行為的質量。

5.6 價值觀假設: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價值觀假設是一種內隱的偏向,它代表著某種價值觀勝過另一種價值觀。

5.7 尋找價值觀假設的一個良好開端是檢查作者的背景。

6.什麼是描述性假設?

6.1 描述性假設:關於世界是什麼樣子,或者將來是什麼樣子的未闡明的觀念。

6.2 尋找描述性假設的線索:1)堅持思考原因和結論之間的差距;2)尋找支持原因的觀點;3)把自己當成作者或演講者;4)換一個角度;5)認識到在原因中還可能存在一些能夠獲得優勢的其他途徑;6)避免使用不完全確定的原因作為假設。7)多學一些與論題有關的知識。

7.推理中存在謬誤嗎?

7.1 謬誤是作者為了說服你接受一個結論而可能使用的一種推理「騙術」。

7.2 尋找謬誤的步驟:1)確認結論和理由。2)牢記結論並考慮可能與之相關的理由,把這些理由與作者提供的理由相比較。3)判定理由是否闡明了一個確切的、具體的優勢或者不足,如果不是,則要謹慎對待。4)如果理由是真實的,那麼要相信什麼才能在邏輯上支持結論;是否要相信理由是真實的。5)這些假設有意義嗎?6)通過能夠引起強烈情感的短語來檢查從相關理由中分離出來的可能性。

7.3 常見謬誤整理匯總:

1)人身攻擊:不直接闡明原因,而是對一個人進行攻擊或者侮辱。

2)滑坡謬誤:做出這樣一個假設:當存在一些方法能夠阻止一連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事件發生時,採取某一措施會引發這些事件。(做了A,是否意味著就必須去做B)

3)妄求完美:錯誤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種方法不能使該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就不採用這種方法。

4)移花接木:一個關鍵詞在一個論據中被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一旦意義被確定轉變了,這一論證就沒有意義了。

5)訴諸公眾:試圖通過偏愛多數人一致贊成的觀點使某個觀點合理化,錯誤地認為多數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6)訴諸權威:通過引入一個在問題上缺少第一手專業知識的權威來支持結論。

7)稻草人:歪曲對方的觀點,使之易於攻擊,因而,我們攻擊的是一種事實上並不存在的觀點。

8)虛假的兩難困境:當可能存在不止兩個選擇時,就假定僅存在兩個選擇。

9)一廂情願:做出錯誤的假設,即因為我們希望X是真實的或者錯誤的,那麼X就是真實的或錯誤的。

10)命名解釋:錯誤地假定因為你已經給某個事件或行為提供了一個名稱,就認為你已經充分地解釋了此事。(爸爸的「中年危機」)

11)暈輪效應:使用模糊的、情緒化的美德辭彙來迫使我們沒有仔細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種觀點。

12)偷梁換柱:提出一個不相關的主題使讀者的注意離開原來的論題,讀者的注意離開當前的論證而轉移到另一個論題上,有助於「贏得」辯論。這個謬誤的過程如下:i)A是正在討論的主題。ii)主題B被引入進討論中,儘管它與A相關,但不是要討論的。iii)主題A被放棄。

13)竊取論點:在論證中,結論在推理中是一個假設。

14)概括草率:僅僅根據群體中少數幾個人的經歷,就得出關於整個群體的結論。

15)錯誤類比:當進行類比的兩個事物存在重要的、與論題有關的差異時,會出現此類謬誤。

16)因果關係過度單純化:根據一些不夠充分的因素來解釋某事件,過分強調某一個或某幾個因素對事件的作用。

17)混淆原因和結果:將原因與結果混淆在一起或沒有認識到兩件事可能是相互影響的。

18)對共同原因的疏忽:沒有認識到兩件事可能因為另一個共同因素的影響而相互聯繫。

19)在此之後、由此引起的錯誤:僅僅因為事件B在時間上晚於事件A發生,就認為事件B是由事件A引起的。

8.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

8.1 支持一項聲明的證據數量越多、質量越好,我們就越相信這項聲明。

8.2 我們遇到的事實性聲明有:1)描述性結論。2)支持描述性結論或說明性結論的理由。3)描述性假設。

8.3 在以下三種情況中,我們就傾向於認同一項聲明:1)聲明是眾人一致認同的常識,如「舉重能練出肌肉」。2)聲明是某一個有充分理由支持的論證。3)傳達信息的人為其聲明提供了可靠證據,或我們知道的其他證據能支持該項聲明。

8.4 證據的主要類型:直覺、個人的經驗、他人的證詞、權威的意見、個人的觀察、案例、科學研究、類比

8.5 判斷他人的證詞需注意:1)選擇性。2)個人的興趣。3)被遺漏的信息。4)人為因素。

9.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

9.1 人們傾向於看到或聽到合乎自己意願的東西,傾向於選擇並記住某一事件中與自己的經歷和背景最一致的部分。

9.2 科學方法,即其他合乎條件的人能夠進行相似的觀察並考察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結果,在這種條件下得到的數據就是能別公眾證實的數據,也就是能被重複驗證的數據。

9.3 研究結果存在的問題:1)研究的質量有天壤之別。2)研究結果常常是相互矛盾的。3)研究結果並不能證明結論,最多只能說研究結果支持結論。4)研究者的期望、態度、價值觀和需要等,使他們的提問、操作研究的方法以及解釋研究結果的方式存在偏差。5)演講者和作者經常歪曲或簡化研究結論。6)研究所得的「事實」會隨時間發生變化,尤其是關於人類行為的研究。7)不同研究的人為性不同。8)研究者在經濟收益、地位、安全及其他方面的需要會影響其研究結果。

9.4 評價科學研究的線索:1)該科研報告的來源質量如何?2)還有沒有其他線索能證明研究做得很好?3)該研究得到其他人的驗證了嗎?4)傳達信息的人如何選擇他們需要的研究呢?5)已有的證據是否具有較強的批判性思維?6)某些人是否有歪曲該研究的理由呢?7)該研究的條件是不是人為的?有沒有被歪曲呢?8)可以推廣到多大的範圍?9)測量手段是否存在偏差或失真?

9.5 取樣研究的推廣:1)樣本必須足夠大才能證明結論或研究具有普遍意義。2)抽出的樣本在廣度或多樣性上必須與得出結論的事件一致。3)抽樣越隨機,樣本就越理想。

9.6 不能假設口頭報告準確反映了真實態度。

9.7 千萬要注意把動人的案例作為證據的情況。

9.8 評價類比的好壞:1)從多個方面比較兩種事物的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2)相似性與差異性之間的關聯。[當被比較的兩種事物之間存在與論題有關的相似之處,但沒有與論題有關的差異時,這樣的類比才是強有力的。]

10.你發現干擾性原因了嗎?

10.1 干擾性原因:一個看似合理、與作者的解釋不通,但能說明一個已知的結果如何發生的解釋。[對於同樣的證據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

10.2 大多數表述者只想你提供他們自己喜歡的解釋。

10.3 許多因素的組合導致了事件的發生。

10.4 因果關係的四種可能性:1)X是引起Y的原因。2)Y是引起X的原因。3)由於第三個因素Z,X與Y相互聯繫。4)X與Y相互影響。

10.5 我們的傾向是簡化世界,但是世界往往需要複雜的解釋。

10.6 評估干擾性原因:1)邏輯合理性。2)與其他知識的一致性。3)是否曾經成功地解釋或預測了某些事件。

11.統計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11.1 定義一個平均數有三種不同的方法:1)算術平均數。2)中位數。3)眾數。

11.2 警惕結論與證據不相符合、藉助遺漏的信息撒謊。

12.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

12.1 你遇到的信息幾乎都帶有某種目的。這些信息是被作者有選擇地組織在一起的,組織這些信息的人希望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你的思維。因此,你的任務就是要決定,你是否願意成為實現這個目的的工具。

12.2 不完整的推理是必然存在的:1)時間和空間所造成的局限性。2)多數人的注意範圍是非常有限的;冗長的信息會使我們覺得厭煩。3)提出論證的人所具備的知識往往是不完整的。4)純粹為了欺騙。5)每個人視角不同。

13.什麼結論可能是合理的?

13.1 警惕二元思維(對與錯、非黑即白)。

13.2 產生多個解決方法會極大提高我們思維的靈活性。

13.3 通過鑒別幾個合理的結論,你可以確定是否有一個你認可的結論。如果可能的話,嘗試自己替換作者給出的結論。這是決定你接受還是反對作者結論的最後一步。

《300本心理學入門必讀書單》

這是一本十三年來暢銷不衰的書,是學習《認知行為療法》自我治療之前必讀的啟蒙書籍。尤其是改變你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在問題面前放棄使用抑鬱症患者常使用的感性直覺,嘗試學習書中的「理性思考」。思維方式的改變,思維模式的提升,不僅有益於自我心理治療,對你整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完善、事業學業的提高,都有潛移默化的幫助。

最後,送各位抑鬱症患者一句話:「書籍是最好的良藥。」心無雜念,坐著讀書,和作者思想融為一體,注意力高度集中,你就能產生類似催眠的感覺,也能起到靜坐、冥想、瑜伽的相同的放鬆療愈作用。書籍也能帶你進入你的潛意識。在潛意識層次修復你的認知,是治療人格障礙,治療抑鬱症最健康的方式。如果你能將你讀過的書,像我這樣,用自己的話再總結提煉,輸出一次,又是一個層次的升華,一本好書,往往會影響你的一生。在我的文章空間里找到書單,開始我們的心理學學習之旅吧。我放慢腳步等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一個自信的抑鬱症患者
得了抑鬱症,為什麼想自殺?這些癥狀太嚇人了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