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想不負如來不負卿,不料當時只道是尋常

原想不負如來不負卿,不料當時只道是尋常

突然想起納蘭性德來。

你也可以叫他納蘭容若,如果你還不知道他是誰?那你一定聽說過這樣的句子,「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的,這句詩就是他寫的。清初著名的詞人,並且是一個滿人。

納蘭性德

憑著他那文弱的身軀。也不知道說他文弱的身軀對還是不對?我也僅僅是從現存的畫像上得到的結論。他的父親是納蘭明珠,可以說是清朝的開國元勛。像這樣一個以武力征服中國的游牧民族,並且父祖輩都是馬上打天下的人,照說是不應該出現文弱的書生的。可納蘭性德不一樣,他給我的感覺恰恰是文弱。也許是因為他在我眼裡並不是一個滿清貴族子弟,而只是一個詞人。

就詞而言,自宋亡以後,詞似乎也已經窮途末路了,可沒想到的是,卻在一個滿人統治下的清朝赫然復興起來,其中納蘭性德可以算得上是清詞中的翹楚。他上承雲間派,下啟整個的清詞詞壇。但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的是,他那滿族貴族的身份。

在清詞裡面,我最欣賞的詞人,應該就是納蘭性德了。

從前我也多次在一些文章中提到他,提到他的詞對我的影響。記得最早接觸到納蘭性德這個名字的時候,感覺特別的陌生,甚至要以為這是一個日本人,現在想想完全是因為自己對文史知識的淺薄。

2003年的中秋前,從江西九江的琵琶亭遊玩回來,經南昌火車站轉車的時候,在候車室的報刊亭看到了兩冊納蘭詞。初是被它簡樸的封面所吸引,然後翻開來略微看時,才發現有點愛不釋手。於是掏出身上所有的錢,將書買了下來。從此這兩冊書就一直伴隨在我的身邊,無論我身在何處。

今天我卻只是想著他是一個特別痴情的人。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蘇軾寫的那首著名的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暗自傷。...」。可是誰又知道,納蘭也同樣是一個至情至愛的人,在他的妻子死後,他反覆的沉浸在對亡妻的思念當中,每到亡妻的忌日、生日,或者清明,或者節慶。他都特別的傷感,傷感妻子不能與他一同度過這美好的每一天。看這首《沁園春-代悼亡》,可見一斑。

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綉,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鸞膠縱續琵琶。問可及、當年萼綠華。但無端摧折,惡經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最憶相看,嬌訛道字,手剪銀燈自潑茶。今已矣,便帳中重見,那似伊家。

好一個「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這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啊?讓納蘭如此的撕心裂肺?

嚴迪昌《清詞史》中說:「納蘭的悼亡詞不僅擴開了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誠淳厚,情真意摯,幾乎將一顆哀慟追懷,無盡依戀的心活潑潑地吐露到紙上。所以是繼蘇軾之後在詞的領域內這一題材作品最稱卓特的一家。」

說到這,又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人——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一個轉世靈童,出生即成活佛,被授予六世達賴喇嘛,本該一生尊榮,卻尋覓著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為愛執著,為愛憂鬱,為情所困,為情所傷。

他們都是生活在清初,主要是康熙年間,在倉央嘉措出生後兩年,納蘭性德去世,年僅31歲。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採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其中最著名的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但各位知道他的詩,恐怕並不是這首,而是那首《見或者不見》,因為《非誠勿擾》的關係。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你若問我最喜歡的是哪一首?那一定是這首。

從那東方山頂

升起皎潔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

時時浮現我心上

這亦是一種初見,與納蘭性德的初見一樣。不同的是,倉央嘉措是沉浸再初見的美好里,而納蘭性德雖然寫的是初見,卻更多的是再感慨,人生並不能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2008年舊文

2018年修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禾田八文 的精彩文章:

傻傻分不清,一起來認一認這些撞臉的漢字!

TAG:禾田八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