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臨死前大喊4個字,曹丕表情木然,曹植則心懷愧疚

此人臨死前大喊4個字,曹丕表情木然,曹植則心懷愧疚

公元222年,魏國開國皇帝曹丕駕臨宛縣。他在城中巡視一番,突然大怒:朕以前來宛縣,總是人聲鼎沸,為什麼這一次來,人煙就這麼稀少?天子之怒,誰也不敢怠慢,宛縣縣令和南陽太守一齊下跪請罪。曹丕一指南陽太守:「將他收監,等候發落!」

此時的南陽太守不是別人,而是久負盛名,頗有官聲的楊俊。一看到是他,尚書僕射司馬懿、散騎常侍王象都連忙為他求請。

司馬懿和楊俊是老相識了,他們年紀相仿,十六七歲時就認識了。當時的楊俊,一見到司馬懿就盛讚他不是一般的人物。(此非常人也)

王象更是受過楊俊的大恩,當年王象家裡非常窮,沒有依靠,只能賣身為奴。偏偏王象喜歡讀書,在牧羊的時候仍然手不釋卷,遭到主人的毒打。楊俊聽說後,欣賞他的好學,便將王象贖出來,並安排他娶妻,蓋房給他居住。(俊嘉其才質,即贖象著家,聘娶立屋,然後與別)

楊俊的如此品行,不光是對王象一個人,他的宗族之中有六個人被賣身為奴,都是楊俊散盡家產贖回來的。

因此,王象也對楊俊感激涕零,他成為曹丕的左右後,經常在曹丕的耳邊吹風,說楊俊的道德如何高尚,說楊俊如何仁愛,說楊俊將南陽治理得如何好,百姓都競相投奔他。可是,令人奇怪的是,無論王象如何費勁唇舌,曹丕總是無動於衷。

更令人奇怪的是,就因為這麼巡查一次,發現人煙稀少,就要將太守下獄,這還是魏國頭一遭。當時戰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一時間城市之中門可羅雀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即使司馬懿和王象將頭磕出血來(叩頭流血),魏文帝曹丕仍然不鬆口。見到此情此景,楊俊不願意連累他人,他向曹丕深深行了大禮後,喊出了四個字:「吾知罪矣!」隨後,楊俊當場自殺。

曹丕只是要收監楊俊,他為何尋死?楊俊口中所說的罪是什麼,難道就是因為治理郡縣不利嗎?

這要從曹操在世前說起。楊俊很會識人,除了剛剛提到的司馬懿、王象以外,同郡人審固、陳留人衛詢等都是他發掘的人才。這兩人本來只是普通的兵卒,楊俊發現了他們的不凡之處,著力提拔,讓他們一個當上了郡守,一個當上了御史。

有鑒於此,楊俊會識人的名氣越來越大,最後連曹操也像他諮詢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出,楊俊就知道不好回答,那就是曹丕和曹植誰更優秀,誰更適合接替魏王之位的問題。

楊俊清楚,無論說誰更好,他都會被另外一個人所忌恨。因此,他並沒有直接比較,而是極盡誇獎二人的優點。曹操是何許人也,他知道楊俊在耍滑頭,便從中引導話題。一席話之後,楊俊對於曹植的優點滔滔不絕,而對曹丕則涉及很少。曹操就認為他已經表明了心跡。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還是被曹丕知道了,所以記恨楊俊。在曹昂死後,作為長子的曹丕,是最有希望繼承王位的。然而曹操一度非常喜歡曹植,曹植在詩詞歌賦上也確實讓人神往。曹丕知道,這不僅僅是王位之爭,甚至關係到自己的性命和子弟們的安全,所以他全力以赴不敢有半點馬虎。

最後,曹丕還是如願以償擊敗了曹植,坐穩了世子的位置。曹操去世後,他就繼位成為魏王,不久逼迫漢獻帝禪位,完成了篡漢的大業。

得到皇位的曹丕對於曹植還是非常防備的,他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丁儀、丁廙。對於楊俊,一方面他認為就是曹植的人,遲早是個禍害,另一方面對當年的往事,仍舊耿耿於懷。

所以,曹丕還是找了個借口,要懲處楊俊。只是他沒有想到,楊俊的性格竟然如此剛烈,以這種最為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和曹丕的恩怨。曹丕沒有什麼反應,他認為這是楊俊應該付出的代價,他對這種事情已經習以為常。然而,楊俊之死傳到曹植耳中,他對此卻是心懷愧疚,畢竟是因為幫了自己,才送掉自己的性命。

參考資料:《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國君被外敵殺害,在母親的鼓勵下,此人成功復仇
他開拓了千里疆土,臨終前的一個命令,讓國家推遲統一幾百年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