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敘利亞被轟炸,這些圖令世界唏噓:手無寸鐵的平民,這才是你的戰爭

敘利亞被轟炸,這些圖令世界唏噓:手無寸鐵的平民,這才是你的戰爭

點擊藍色字體即可關注



文 / 木舒  圖 / 網路

來源:辣筆小尖椒(ID:lbxjj818)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今天的鯉伴電台






希望世界和平,永無戰爭。










近幾年,國內的影壇上,戰爭片無疑成為了最出彩的一項。




《湄公河行動》《戰狼》《紅海行動》,每一部都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感。




我們會為擁有著尖端武器的大國而驕傲,為那些拚命救人的戰士們而感動,為戰爭的殘酷而感慨。可是,在我們心中,那畢竟是電影,充滿著戲劇性,雖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戰爭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好像只能從那些英雄電影中知道。心中堅信著總有人來救你,總能逃出苦難。




可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那些遭受過真實戰爭的平民們,過得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或許看看這7年的敘利亞就知道。




4月13日,美英法又突然對敘利亞進行了精準打擊。






7年,在敘利亞,大大小小的戰爭打了7年了,各方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爭奪戰鬥著。

可是這場曠日持久的連綿戰火,給這個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是什麼?




敘利亞最大的城市阿勒頗,曾經擁有190萬人口,比首都大馬士革的人口還多,

是世界最古老的人類定居點之一,1988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可是從2011年戰爭開始後,在無數的轟炸中,阿勒頗之戰在市內造成嚴重破壞 。現在更是恍若「鬼城」。




家園被毀,文明倒退,那些擁有著悠久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就這樣在炮火中毀於一旦。










家園毀滅還能重來,可是在戰爭中,有人眼中看到的是權力,有人眼中看到的是財富,可是對於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們來說,戰爭意味是什麼?




是逃亡,是死亡,是冷漠,是無家可歸,是絕望......



自從2011年戰爭爆發以來,敘利亞已有400多萬人逃離家鄉。




而在這其中,有多少的孩子,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里,面對著的不是玩具卻是殘酷的炮火。沒了家沒了父母,渾身是傷,滿身是血,早早的感受到殘酷的現實,人情的冷漠...




2016年8月17日,敘利亞阿勒頗遭遇空襲後,一名渾身沾滿血污的小男孩奧姆蘭,從瓦礫中救出來時,已成了一個土人。左臉血污一片,左眼瞼已充血腫脹睜不開了,呆坐在救護車前。







敘利亞內戰中父母雙亡的孩子,睡在自己父母的墳墓旁。






難民營中4歲小姑娘,看到記者手中的相機,以為是槍,立刻舉起雙手投降。







大馬士革附近的杜馬鎮的臨時醫院,在空襲中滿身是血的小女孩。






在杜馬鎮,受傷的少年正等待治療。







在空襲中倖存下來的孩子,滿身塵土,緊握著雙手。







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塊饢的難民爸爸,哭著餵給他的孩子。







戰爭讓他們失去了家園,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他們只得簇擁在城市的殘骸中,排隊領取食物,等待援助的食物和藥物。







為了逃離苦難,他們只得舉家逃亡。







用盡各種方法逃去另外的國家。可在這個過程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在了逃亡路上...









2015年9月前往希臘科斯島的移民船沉沒。3歲的敘利亞難民艾蘭·庫爾迪的遺體被衝上海岸。







一艘西班牙非政府組織救援船從地中海利比亞海岸附近救起難民。敘利亞難民女孩 Housaida 獨自一人躺在救援船中。







然而因為難民太多,別的國家並不能完全接受。身後是戰火是死亡,面前是冷冰冰的鐵絲網,沒有回頭路的他們只能冒著生命危險非法的衝過鐵絲網。







祈求、哭泣、強闖......原本他們也生活幸福,可卻因為戰爭不得不變成了被人「驅趕」的難民。









在雨中乞求邊境士兵允許進入馬其頓境內。







乞求這馬其頓士兵允許自己的親人跨過界限和自己站在一起。







可是縱使逃了出來又怎麼樣?




在生死之後,他們所要面對的就是貧窮和無望的未來。




黎巴嫩貝魯特街頭,一位逃出的難民父親,抱著孩子賣圓珠筆。他的表情讓人心酸。







7歲的Ahmad在匈牙利和奧地利邊境上的路旁休息,他的家被炸毀,弟弟也喪命。如今,他和其他家人來到歐洲,睡在公交車站、路邊甚至森林裡。







從敘利亞逃到黎巴嫩的貝魯特,13歲的Ralia和Rahaf一直與父親睡在街邊,用硬紙板當床墊。







塞爾維亞的霍爾戈什,年僅6歲的Ahmed在父親因戰爭喪生後,由他的叔叔帶領其向歐洲逃難。小Ahmed獨自拿著重重的行李,每天要走非常遠的路。







曾經的家變成了帳篷,難民營里,物資短缺,有時候只能靠著喝水充饑。








即使是終逃出了苦難,接受了救助。可是對於這些經歷過戰爭和逃難的人來說,留存在心中的傷痕卻很難消除。




絕望的雙眼,閉上眼睛就出現的噩夢,永遠都在折磨著他們......











在一些人的心中,戰爭可能是,手握著槍炮,開著飛機坦克,用著各種現代化的武器殺紅了眼,場面火爆讓人熱血激昂。







所以經常在網路上會見到這樣一批人,總是大呼著「打」「殺」。




在他們口中,一次次的外交談判就變成了「慫」,非要斗個你死我活殺個片甲不留那才能如他們所願。




可是上面那些圖片才是現實!




戰爭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死亡=倒退。




那些戰士們也是普通人,可就是因為他們身上扛上了「軍人」這兩個字,也就註定了在危難時刻,他們必須要想著危險「逆行」。




他們害怕嗎?怕!他們會死嗎?會!可他們還是得服從命令。




可是在殘酷的戰爭中,在各種現代化武器面前,人算得了什麼?




縱使接受過訓練又怎麼樣?進了戰場炮彈不長眼,軍人救人,最後說到底,不就是以命換命?





而對於那些沒有接受訓練,手無寸鐵的平民們來說呢?




沒有馬賽克來遮擋那些血腥的現實,殘酷的場景也無法刪減。




死亡、逃亡、被驅趕、一無所有......這才是你最終的歸宿。




所以可能也只有那些經歷過戰爭的人,才能真正的體會和平的可貴吧?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一片廢墟中,10歲盲童Ansam和40名小夥伴唱起一首《心跳》。這些孩子,全部來自附近避難所,他們因戰爭逃離家鄉,有的人甚至7次舉家搬遷......




希望這首歌,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能喚醒一些人的良知。






這個世界根本沒什麼和平年代,只不過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而已。




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




希望世界和平,永無戰爭。




- END -




*作者:木舒,辣筆小尖椒(ID:lbxjj818)主筆。做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喜歡的字,愛自己喜歡的人。私人微信:sunne777。微博:木舒sunne 。歡迎來撩。




鯉伴


文藝生活微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鯉伴 的精彩文章:

串串店老闆月入20萬:我憑本事賺的錢,輪不到你嫌low
「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TAG:鯉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