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萬有引力,牛頓還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除了萬有引力,牛頓還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文/木頭離

當蘋果掛在樹上,它是赤裸裸的誘惑,而樹下的人和那在葡萄架下的狐狸一樣,對它垂涎三尺,最後,忍不住摘下來,吃下去。於是,人的慾望之門由此打開。

當蘋果從樹上掉下,它是沉甸甸的啟示,這時候樹下的人,一個又一個的被砸到,卻接不住這個重擔,直到有一天,樹下來了個農家少年,蘋果砸在了他的頭上,重擔也隨之放在了他的肩頭。

是的,這個少年,這個我們從小勵志要成為的少年,就是艾薩克·牛頓。

多少年過去了,我們早已不是少年,知道這個故事沒那麼奇幻,雖然故事源於牛頓本人。我們中也沒有人真的成為牛頓,但是這個故事,卻早在我們的心中發了芽,甚至長成了參天大樹。

牛頓之於我們,還是一樣的傳奇少年,似乎他從來沒有長大,也許是我們自己心裡的少年不願長大,這誰說到准呢。

少年牛頓,生活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這時候的英國已經普及了義務教育,這也是牛頓作為一個農家子可以成為傳奇的一個環境因素。

這時候的牛頓不是典型的學霸少年,只是一個沉迷於自己世界的孩子,時常動手製作簡單機械,對於讀書沒什麼興趣。

如果劇情真這樣走下去的話,那牛頓和其他放牛娃就沒什麼區別了,就會義務教育結束後,回家當個農民,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事實上,牛頓的母親就是這樣的想法。

但人是會變得,12歲那年,牛頓上中學,上了中學的牛頓,卻是愛上了讀書(有說是受人欺負了,那時候流行欺負讀書不好的學生),這可改變了牛頓一生的劇本。

中學期間,牛頓寄宿在藥劑師克拉克家裡,得以在讀書之餘,看克拉克做實驗,本就喜歡動手的牛頓,如獲珍寶,算是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這也是他一生都在做實驗的開端。

少年人,一朝開竅,就是新的人生。

1661年,牛頓進入了劍橋大學,期間他廣泛的閱讀關於數學、光學、力學、天文學以及自然科學領域的經典著作。

最不一樣的就是,牛頓不僅在讀這些著作,他還自己動手去驗證這些著作中的說法,從不輕信書本所言。

有一次,他看到一絲光線從門縫裡射進來之後,他自言自語道:「從來沒見過這麼細的光線,如果再分成几絲,不知道會怎樣。」接下來的故事就眾說紛紜了,有認為牛頓買了個三稜鏡的,有人說他找了個的,這些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牛頓用這個三稜鏡截住了光,看到了光的顏色,同年,他發現了五色光構造理論--「不同顏色的光折射率不同」,這是1664年,牛頓22歲。

此後的牛頓,以及他的研究成果,就像是秋天豐收的蘋果樹:發明了反射望遠鏡、萬有引力定律、微積分……

這算是真正的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牛頓不僅是科學研究做到好,當官從政也是好手,自1696年擔任英國皇家造幣局總監之後,牛頓一路當上了上議院議員,並且做的還相當好,隨後還把這些管理經驗用到了學會的管理上,把英國皇家學會辦成了一個活躍的機構。

當然了,牛頓也不是一路順利,也不是一直成功的,在他死後,他留下的百萬字的研究文稿公開之後,卻是讓人大跌眼鏡,他後半生研究的竟是鍊金術和神學,兩個註定不會有結果的方面,算是不是污點的污點了,這其實也是他一生研究的寫照,活到老學到老研究到老。

有人問過他,為何會有這麼多的發現,他的回答很質樸,也發人深省:

「靠不斷地思考」

「我把課題一直保持在我面前,等待著第一個黎明到來並發出一點點的光。」

「我不知道我可以向世界奉獻什麼,但是對於我自己來說,我似乎只是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以時常找到一個比平常更光滑的卵形石子或者更美麗的貝殼來自娛自樂,而光大的真理海洋在我面前還仍然沒有發現。」

1727年4月4日,牛頓勛爵的靈柩,由一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個首席大法官扶著,在長長的送葬隊伍的護送下,下葬在了西敏寺,這裡葬著許多國王、王后以及很多先哲。

傳奇少年走了,留給我們的卻是一個高大的背影---上帝創造了世界,而牛頓發現了上帝創造世界的方法。

所以,少年啊,還請繼續保持好奇心,繼續保持獨立思考,繼續探索這個世界。

戊戌年清明

願你長有好奇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頭也能言 的精彩文章: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大腦-自然選擇的禮物

TAG:木頭也能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