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曆皇帝為何28年不上朝?因為此制度,他仍掌實權,駕馭群臣

萬曆皇帝為何28年不上朝?因為此制度,他仍掌實權,駕馭群臣

都說明朝亡於崇禎,而實則亡於萬曆,明朝是一個彰顯皇帝個性的國度,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竟然會出現皇帝怠政28年的事情,而奇怪的是,萬曆數十年不上朝,國家的運行卻是如常,他仍然掌控著至高無上的皇權,沒有被架空,這不得不令人佩服他駕馭群臣的手段,當真是非同一般。萬曆皇帝為何28年不上朝?因為此制度,他仍掌實權,駕馭群臣。

萬曆與大臣主要的矛盾在於太子之爭,萬曆想讓自己最喜歡的兒子上位,而大臣堅持祖訓要讓長子為儲君。有人說萬曆皇帝不上朝就是給大臣施壓,讓大臣遵循他的意思。當萬曆皇帝躲了一段時間發現,明朝沒有他依舊運轉的很好,於是這個傲嬌的皇帝乾脆從此不上朝,一傲嬌就是二十八年。

原因在明朝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官僚體系和社會體系。在這個體系下,即使皇帝天天不上早朝,國家照樣可以按部就班的運行。當然,這種體系只適合當時的小農經濟社會。它只求社會穩定,而不求社會發展,這種穩定是以犧牲社會發展為前提的。

所以,即使明朝出了那麼多的昏君,明朝依然存在了200多年,但是,我們說過,當時是小農經濟,一旦,出現天災人禍,農民們面臨的就是生存危機,而由於官僚體系本身的弊端,在出現災難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有效的讓農民們得到救助,反而會加深災難的程度,這樣的後果就是,農民起義,通讀歷史書,就會發現,農民起義,都是在面臨災難的情況下,被動的開始。

認定張居正是偽君子之後,萬曆又認清朝那些大臣們的真面目,用萬曆自己的話說就是「訕君賣直」。以前我們是說過,明朝的官員們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那就是靠罵同仁和罵皇帝為榮,而且什麼都愛罵,從皇帝吃什麼、喜好什麼,到皇帝立妃、立嗣都會上書斥責。這些大臣們就希望自己能把皇帝罵火了,然後給自己罰俸,最好再挨幾下廷杖,這樣自己「犯顏進諫」的名聲就能千古流傳了。

萬曆皇帝不上朝,是對當時現狀的一種逃避。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

雖然都說萬曆皇帝昏庸,可是縱觀萬曆皇帝一生,在平衡和用人上都做的很好,對張居正全權放任,軍政大權被張居正一手抓,後果是帶來了明朝有名的「萬曆中興」,張居正死後,明朝的文人又開始恢複本性,只清談不做事,無人可用;這時候陳矩冒了出來,後期的陳矩權利不比早期的張居正小,但是萬曆皇帝也是悲劇,這麼一個人才,在大權在握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候,卻死了,實在是可惜,不過在陳矩的影響下,接下來的內官很長時一段時間都保持清廉為公的風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巨富沈萬三如果放在今天,會是什麼水平?你的觀點是什麼
清朝常備軍總兵力才幾十萬,只相當於明朝鼎盛時期三分之一左右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