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湘潭一男子棄百萬年薪 返鄉做「綠色種養」

湘潭一男子棄百萬年薪 返鄉做「綠色種養」

原標題:帶領鄉鄰脫貧致富 湘潭縣分水村來了「新農民」

如果是兩年前,湘潭縣分水鄉分水村的鄉親們怎麼也不會相信,年收入近百萬元的左鐵根竟然會回到家鄉當農民。然而,現在只要一談起左鐵根,湘潭縣睿達種養專業合作社的成員無不豎起大拇指誇他:「左總一心想著怎麼帶領我們發家致富,我們要跟著他干到底!」

左鐵根現為湘潭縣睿達種養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2016年,40歲的左鐵根毅然放棄了城市安逸的生活和高薪管理工作,回到家鄉創辦了種養專業合作社,推動分水村發展綠色生態種、養殖業。只用了兩年時間,左鐵根不僅成為了綠色種養殖規模戶,他還領著20多名貧困鄉親走上了「綠色種養」的致富路。2017年,該合作社實現年收入400餘萬元。

致富不忘鄉親 毅然返鄉創業

左鐵根曾擔任湘潭市恆宇混凝土公司銷售部部長和運輸隊隊長,手下管理著30多台運輸車,業務開展的有聲有色,年收入近百萬元。2016年春節,左鐵根回到老家過年,當他看到村裡尚未硬化的砂石路以及大批背井離鄉務工的鄉親,心裡一酸。「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左鐵根心想。過年期間,左鐵根參加了鄉政府組織的同鄉會,他被分水鄉黨委、政府「鼓勵鄉籍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帶領鄉鄰脫貧致富」的號召深深觸動,返鄉創業的念頭開始在他腦海里萌芽。

「我這些年在外打拚有了一定的積蓄,可鄉親們還在為生活不斷奮鬥。鄉親們要奔小康,需要有人帶頭髮展好產業,我願意成為這樣的帶頭人!」當懷揣著滿腔熱情的左鐵根把返鄉創業的想法告訴家人時,沒想到被重重的潑了一盆冷水,家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支持他。左鐵根的妻子說:「好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現在又要回去,白費這麼多年在外面打下的生活基礎,我堅決不同意!」

左鐵根當然知道作這個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但他成竹在胸,並不在意。左鐵根非常看好綠色種養殖業的發展前途,為了鄉親們能早日實現小康,他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毅然回到了生養他的故土,成立了睿達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的征程。左鐵根帶領鄉鄰創業致富的熱情和決心很快感染了身邊所有人,妻子與他一同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前行。

要致富,先修路。左鐵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分水村村民修通了1公里長的連組水泥硬化路。起初,左鐵根提出要修路的想法時,沿線的住戶基本不願意,一是考慮資金缺口大,二是需要佔用一些村民的自留地。為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左鐵根和鄉村幹部一同上戶做解釋工作,跟村民宣講修路的利好,最多的一戶去了6次。經過各方的不懈努力,2017年初,一條4米寬的水泥路終於修通。

堅持生態發展 推動綠色種養

儘管現在有很多先進的種養技術,但是要找到適合分水村走的種養發展之路,還得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摸索。混凝土工程和綠色種養,是毫不相干的兩個行業。左鐵根不僅要解決經驗不足的問題,更要解決對發展綠色種養業有認知盲點的問題。

經鄉、村兩級舉薦,左鐵根獲得了一個去湖南農業大學培訓學習的名額。通過20天的系統培訓,他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專業知識,順利拿到了新型農民結業證書,並被評為優秀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左鐵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確定了綠色種養的發展方向。

兩年來,睿達種養專業合作社先後投入100餘萬資金,綠色無公害種養殖規模逐步擴大,從一兩畝魚塘試養發展為30餘畝;從100餘羽雞鴨鵝試養,發展到1000餘羽雞鴨鵝規模養殖;開荒種植油茶100餘畝。按照這種養殖方法,雖然魚類和禽類的生長速度不快,但味道和口感特別好,深受消費者喜愛,形成了口碑,也打開了市場。

2017年,左鐵根種植了30多畝湘研辣椒。他每天跑到田間地頭觀察辣椒苗子長勢,經常向有經驗的老農學習培育方法。他積極聯繫鄉農技推廣中心諮詢病蟲防治方法,學到了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蟲害。當季,他種植的辣椒獲得了畝產5000斤的好收成。辣椒採收的季節,左鐵根一天能摘400多斤,採摘回來後還要進行分類整箱,經常一干就是晚上12點左右。妻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老是埋怨左鐵根不注意休息。左鐵根笑著說,事業還在摸索階段,必須扎紮實實抓好每一個環節。只有認認真真搞好管理,才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才能帶領鄉親們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當年,在左鐵根的帶動下,分水村發展了200多畝的規模辣椒種植,帶來經濟收入400餘萬元。

分享創業成果 共同脫貧致富

合作社發展起來後,自然需要增加人手。左鐵根定下的規矩是優先考慮貧困戶,這也是他回鄉創業的初衷。2018年,左鐵根以每畝200元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種植經濟作物。這一舉措不僅盤活了當地的土地流轉,切實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而且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目前,合作社已種植「三益」葡萄50畝,桃李等其他經濟林10畝,花卉10餘畝,計劃種植湘研辣椒300畝。按照藍圖規劃,合作社將實現600餘萬元收入,創造就業崗位100餘個。

回到家鄉的懷抱二次創業,讓左鐵根覺得充實和踏實。左鐵根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農民和致富帶頭人,就應當憑著自己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和對鄉親們的赤誠之心,以綠色種養產業為更多村民搭起致富的「金橋」,讓農民成為一份體面的職業。左鐵根表示,雖然,要建設好美麗鄉村還任重道遠,但他會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乘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股東風,不忘初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共同走上全面小康的幸福路。(文圖 記者 焦炬 通訊員 謝敏 朱江山)

(紅網 焦炬 謝敏 朱江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