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術畫派—剝離陳朽後與新世紀為伍的「青年風格思潮」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並發展的一次影響面相當大的「裝飾藝術」的運動,是一次內容廣泛的、設計上的形式主義運動。新藝術的出現經過了很長的醞釀階段,許多著名的設計家都認為英國文化為新藝術運動鋪平了道路。但是,對於新藝術發展影響最深的還是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
拋棄了被動地依附於已有結構的傳統裝飾紋樣,而極力主張採用自然主題的裝飾,開創了從自然形式、流暢的線型花紋和植物形態中進行提煉的過程,新藝術的設計師們則把這一過程推向了極端。新藝術運動活躍於1880年代到1910年代,是這場變革中最富有創造力的先行者,它一方面繼承了古典藝術中高貴典雅的審美品味,一方面勇敢地迎接了工業製造的新材料,還將觀察的眼睛投向了最廣袤的自然界,用科學的眼光汲取其中的養分。

Full Metal
Notes Of The Righteous Outlaw
Lroneous
00:00/03:26
GIF
Via.Alphonse Mucha
出生於摩洛維亞(Moravia)小鎮Ivancice的新藝術運動代表畫家Alphonse Mucha出生於一個虔誠的宗教家庭,每次穆夏進入教堂,都會被這些美妙的藝術深深感染。在完成高中學業後,穆夏決心要成為一個畫家,而沒有按照他父親的意願在本地的法庭工作。
穆夏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對外形和輪廓線優雅的刻畫,拜占庭藝術華美的色彩和幾何裝飾效果,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細緻而富於肉感的描繪。他用感性化的裝飾性線條、簡潔的輪廓線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創造了被稱為「穆夏風格」的人物形象。經過他的加工,所有的女性形象都顯得甜美優雅,身材玲瓏曲致,富有青春的活力,有時還有一頭飄逸柔美的秀髮。他的畫面常常由青春美貌的女性和富有裝飾性的曲線流暢的花草組成。
Via.Aubrey Beardsley
奧布雷?比爾茲利(Aubrey Beardsley,1872.8.21-1898.3.16),英國插圖畫家,繼王爾德之後唯美主義運動的突出人物。1894年為王爾德的劇本《莎樂美》所作的插圖,使其聞名遐邇,畫風深受新藝術的曲線風格和日本木刻的粗獷感影響,畫作中明顯的性感和情慾讓批評家及公眾吃驚。有天才的插圖畫家之譽。26歲在法國去世。
比亞茲萊作品創新前衛,唯美卻怪誕、華麗且頹廢的氣氛,簡潔流暢的線條與強烈對比的黑白色塊,為當時的新藝術運動帶來震撼性的衝擊,持續影響當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藝術創作。他一貫不畫同時代等人所志向的美;相反地喜歡畫邪惡的東西,具備出奇的戲劇效果,傾向臉小發多、近乎完美比例的變形手法,符合大眾喜好,並極力挑戰當代世俗。


※視覺體驗 | 靜謐畫中,沉默也是一種共同語言
※名畫中的那些「社會人」們
TAG:插畫視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