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干擾?故障?敘利亞軍隊發現兩枚未爆炸巡航導彈

干擾?故障?敘利亞軍隊發現兩枚未爆炸巡航導彈

美英法三國於4月14日對敘利亞發動了一場外科手術式聯合空襲,從地中海、紅海和阿拉伯海等不同方向,發射了105枚巡航導彈。正當美英法高調宣揚其巡航導彈避開俄制防空系統,精準命中目標時,4月19日敘利亞軍方爆出了一條驚人的消息:空襲後敘利亞軍方發現了兩枚未爆炸的巡航導彈,並將其交給了俄羅斯。

兩枚未爆炸巡航導彈?要知道,這次美英法空襲使用的全都是具有多種制導體制的先進巡航導彈,除了「戰斧」這種人盡皆知的典型巡航導彈代表外,另幾款(AGM-158、「風暴陰影」和MdCN巡航導彈)可都是清一色的隱身巡航導彈,而且都是新研製的。按理說,這麼先進的導彈,怎麼會出現未爆炸的現象呢?於是乎,網友們爭論一片,有認為是被俄羅斯的電子戰設備干擾了,有認為是導彈本身出理故障,成為了啞彈。

下面,我們就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兩枚巡航導彈未爆炸的原因。

想干擾巡航導彈,有哪些方法

「戰斧」巡航導彈

目前的先進巡航導彈,一般都採用了多種制導體制,中段一般有慣導、GPS、地形匹配等,末段有紅外熱成像、景像數字匹配等。那要想干擾,就得針對這些制導體製做文章。

慣性制導沒法干擾,但是它隨著時間積累的誤差比較大。至於GPS制導,是很容易被干擾的,君不見伊朗就曾捕獲美國幾架無人機嗎?俄羅斯《獨立報》4月18日援引俄軍事專家的話稱,在對抗導彈打擊時,敘利亞專家可能使用了俄羅斯電子戰系統。該電子戰系統一個重要用途就是干擾GPS信號。有消息稱,4月13日左右,在靠近大馬士革的黎巴嫩境內,GPS接收設備無法鎖定衛星信號。

AGM-158巡航導彈

除了慣性制導和GPS,其他幾種制導方式都與成像裝置有關。比如地形匹配就有成像裝置,用實時記錄的景象和儲存資料庫的景象進行匹配。而成像裝置是可以被干擾的。如果用雷達成像的話,可以用電磁波干擾;光電成像裝置的話,可以用地面偽裝,或者激光致盲;紅外製導裝置的話,也可以用熱煙幕,或者是一些熱源干擾裝置。而且,如果俄羅斯有足夠好的激光致盲武器的話,也可以直接燒毀成像器件,激光致盲武器並不只是對光電探測措施有效,對紅外裝置一樣有效。


巡航導彈為什麼會出現自身故障

「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上面分析了干擾巡航導彈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但是問題來了,被干擾後難道引信就不起作用了,不會自毀嗎?要知道讓敵方撿到後果會很嚴重呀。

所以,除非引信被激光致盲裝置燒壞了,否則肯定會自毀的。或者,導彈的中央處理計算機被燒毀了,不過這需要常規電磁脈衝炸彈,這次空襲中沒見到有報道說俄敘使用了電磁脈衝炸彈進行攔截。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俄羅斯利用數據鏈,嚮導彈輸入了錯誤數據,讓導彈沒有自毀,也沒有擊中目標,直接墜落地面。不過,這個對技術要求比較高,俄羅斯是否具備這種能力,值得懷疑。

這麼說來,兩枚巡航導彈未爆炸很可能與自身故障有關。其實,我們沒必要盲目相信西方產品的可靠性就一定很高。大家難道忘記了,當年炸咱駐南大使館不也有炸彈沒有爆炸嗎?

MdCN巡航導彈

要知道,一枚巡航導彈有那麼多的零件,總會有失效的可能啊!只要幾個電子元器件失效的話,導彈就有可能失控。如果是命中目標而沒有爆炸,那很可能是引信器件的問題。如果連目標都沒有命中的話,那有可能是制導系統或者是導航系統出了故障。其實,這種發射後未爆炸的導彈,我們通常稱其為啞彈。啞彈現象是很普遍的,至今我們仍經常聽說在某工地發現了二戰中的炸彈,這就是啞彈。


川普的話應驗了

大家還記得川普曾在推特上吹噓的一句話嗎:「準備好吧俄羅斯,因為它(導彈)會來的,又好又新又『智能』的!」

如今真應驗了,兩枚又新又智能的巡航導彈落到了俄羅斯人的手裡,川普該做惡夢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新觀察 的精彩文章:

向英雄致敬,向烈士默哀: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記
轟-20將亮相珠海航展,值得期待!

TAG:東方新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