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容寫作技巧

內容寫作技巧

本篇我將與你分享文章內容的寫作邏輯以及修改的幾點注意事項。

無論是文章也好,公眾號也罷,只有讓人讀完全文才是其應該達到的效果,那麼如何有邏輯、有套路的吸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呢?你可以試著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素材充足,任何讀者都不喜歡乾癟的文章,試想一下我們在上學時的課本都是高濃縮的知識點,不過我們還是偏愛地攤上買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為什麼呢?因為地攤文 學比課本更有吸引力。所以,在文章中穿插一些有趣易懂的小故事,對文章的吸引力是很有幫助的。不過我們無法像《最強大腦》選手那樣擁有超強的記憶力,所以對於素材庫的積累並不需要那麼古板,只需要腦子裡記住索引,知道我我們需要引用的知識點去哪兒找即可。

其次思路清晰,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思維奔逸,具體指的就是目標思維聯想加快。對一些詞語進行過度聯想,我們常說這類人「腦洞清奇」。其實我們在寫作中也經常會發生這種現象。不過別擔心,這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心理諮詢師進行干預,清晰地文章脈絡會讓讀者更有閱讀的慾望,所以我們寫作時請千萬注意。

最後則是文風獨特,千文千面,每個人的文章都是獨特的。在我們寫作時要讓文風符合我們自己的人設。我們無法想像一個嚴肅的老教授在公園大跳街舞,同時也沒法腦補一個嘻哈歌手在舞台上一本正經的朗誦古詩。同理,如果你在別人心目中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多血質」類型,那麼你的文章就應該盡量避免嚴肅刻板的科普文學。符合自己的人設,在文章中鞏固自己的人設,也是我們要通過文章傳達給閱讀者的一個重要意圖。至於如何構建日常的「社交戲劇模型」,則是另外的技巧了。

講完了文章內容需要注意的三點,接下來我們開始構建文章框架,在新聞報道中我們比較奉行麥肯錫金字塔模型,既一個論據可以被兩個下級論據證實。如此往複,在每一級里都要按照事實,分析,結論三個部分來寫作。另一方面要注意目標群體,適當的用他們可以接受的詞語,比如針對零零後我們可以用「洗摸杯」(我的手洗好了,可以摸摸你的獎盃么?),或者三十歲左右的男性用戶則可以嘗試用「保溫杯泡枸杞」來尋找讀者認同感。隨著我們對目標群體的深入了解,我們所用的詞語將會越來越精準,也越來越抓住讀者的「痛點」從而吸引他們繼續讀下去。

最後是進行修改,在喬治奧威爾在《我為什麼要寫作》一書中提出,每個作者在修改時都要抿心自問四個問題:我在說什麼;在用什麼詞表達;該用什麼詞語讓它更清晰;用什麼詞語可以令文章更加鮮活?在修改的過程中帶著這四個問題審視文章,將最大程度上優化我們的文章。

到此我們將正式完結《手把手教你寫作技巧》這個系列,相信屏幕前的你在閱讀完這三篇文章後會有一個新的認知,將這些技巧融會貫通,在以後的文案寫作、工作報告甚至是微博朋友圈中進行應用,讓身邊的人驚嘆的你變化吧!

《番茄私家課》期待與你一起,共同成長!

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私家課 的精彩文章:

TAG:番茄私家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