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告訴所有學書法的朋友們,臨帖一定要臨經典作者的經典作品

告訴所有學書法的朋友們,臨帖一定要臨經典作者的經典作品

臨帖是書法家終生的必修課。 一個人一旦有了一點名聲,或者自認為形成了風格以後就不臨帖了,那就說明他開始遊離於書法家園之外,他的書法之路已走到了盡頭,迎接他的將是停滯甚至倒退。 我從小習書法以來,到今天已經有40年了,臨帖還是一直堅持著,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成績,但自己感到經常能有新的體會和收穫。

書法空談創新是創不出新的,歷代的書法經典中包含著許多新的信息,中國的藝術只有好與壞之分,文與野之分,精與粗之分,這與新舊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比如我們今天看王羲之的作品,誰也不會覺得這是舊的不好的。 只有樹立了這樣一種觀念,我們才會經常性地不斷地去與歷代的書法經典打交道,也只有在經常性地與經典打交道並虛心向它學習,我們才會理解這些書法經典的價值。 關於臨帖,我下面談幾點看法,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一定全都是對的。

現在有一部分人臨帖選的全都是不值得去臨的作品,比如一些近現代的不成熟的作品,或者是古代的非經典的作品,臨帖要找准目標這是第一位的,要抓住經典。 古人有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 所以學習的對象、學習的榜樣要越高、越完美越好,一入手就要臨最好的帖,一開始取法就要取好,這是學書法避免走彎路的很重要的前提。

我的幾位老師,現在都已過世,他們的青年時代正處在清末所謂的碑學大盛時期,受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的影響,特別是康有為,他提倡學書要學魏碑,他認為碑比帖好,魏碑比唐碑好,尊魏卑唐。 康有為的觀點,使中國書法在進入一個說起來應該應該振作,應該上一層樓的時候走錯了方向。 我把康有為比喻為一個醫術並不高明的醫生,他看出了晚清書法發展中存在的毛病,但卻開錯了方,下錯了葯。 又把「館閣體」作為對立面來批判,這也毫無道理,「館閣體」是抄寫文件用的,說起來應該就同書法風馬牛不相及,批判它是無的放矢,不僅無益書法的健康發展,還把近現代的書法學術思想搞得一團亂麻。

我在這裡並不是說魏碑不好,魏碑中有好的,但大量的是不好的,特別是康有為說最好的那部分,其實多數是最差的。 差的魏碑也並不是一無可取,譬如那中間稚拙率真、天真爛漫的意趣,但這些意趣不能作為學習的對象,而應是欣賞、感覺的對象,假如把這些意趣當作一種方法來學習,作為入門的嚮導,是不應該的,事實證明也害了幾代人。

我的幾位老師晚年都談到過這方面的體會,因此轉回頭去臨《蘭亭序》、學趙孟睢 所以現在我們臨帖的對象、學習的對象一定要找好,要是經典作者的經典作品。 比如學晉人,在《萬歲通天帖》中有好的可以取法,但也有部分寫得一塌胡塗,是不能學的,這是臨帖一定要注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現代人的書法作品,遠看不好看,走近一看還不如遠看了
謝雲VS熊伯齊,兩人的書法作品都沒什麼新意,基本上屬於外行

TAG:書畫品評 |